第33章 不必要的私人接触(2/2)
这一次,电话那头的沉默更长了。
陈助理大概完全没料到,许昊不仅没被吓住,反而如此直接地提出了“收购”方案,试图用商业规则来破解权力的围剿。
许久,陈助理的声音才重新响起,已经完全没有了之前的“礼貌”,只剩下冰冷的警告:
“许先生,我想您可能没听懂。这件事,不是钱能解决的。王总的‘意思’,就是唯一的条件。言尽于此,希望您好自为之。”
“咔哒”一声,电话被挂断,只剩下一串忙音。
许昊放下手机,掌心冰凉。
他知道,对方拒绝谈判。这不是商业博弈,而是一场纯粹的、实力悬殊的对抗。
但他刚才那句“开个条件”,已经明确传递了他的态度——他绝不会放手,并且,不惜一战。房间里的空气,仿佛都因这通电话而凝固了。
真正的风暴,即将来临。
“小昊,是谁啊?”
赵丽蓉有点担心的问,
“星光传媒王总助理,没事,小姨,我会处理好的。我们还是继续看我们的报表吧!”
“小昊,我们翻身了!你看这里,”
她的指尖落在 【五月净收入】 那一栏,后面跟着一个清晰的数字:5,127,843.67 元。
“上两个月(三、四月),我们每个月收入勉强覆盖掉运营成本,推广费一算进去就是赤字。但这个五月,彻底扭亏为盈,净利超过了五百万!”
许昊深吸一口气,尽管有心理准备,但这个数字还是让他心跳加速。
他凑近细看。
“收入爆发点在这里,”
赵丽蓉翻到收入明细页,语速加快,
“最大头是无线增值业务,也就是彩铃! 光是《夜空中最亮的星》和《一次就好》两首歌,五月来自移动和联通的彩铃下载分成收入就达到了 278万!央视的效应太恐怖了,几乎是指数级增长。”
“《会呼吸的痛》和《小小》也有不小的提升,彩铃分成收入也有20多万。”
她接着往下指:
“其次是商业演出,你五月参加了一场音乐节,税后入账 16万。还有其他一些授权和平台播放收益,加起来也有 30多万。”
“成本方面呢?”
许昊更关心这个。
“成本控制得很好。”
赵丽蓉翻页,
“最大的支出是团队扩建和薪资(新增了宣传、商务、助理),五月支出 25万;音乐制作和版权维护费用 28万;日常运营和推广 25万左右。总成本控制在 100万 以内。所以,这五百多万,是实实在在的净利润!”
她放下报表,目光灼灼地看着许昊:
“小昊,这意味着,我们不仅活下来了,而且还有了不错的盈利能力。”
更重要的是,
”她语气加重,
“这只是一个开始。六月份,只要我们的专辑发行顺利…”
她拿出另一份预测文件:
“这是我和张老师、还有市场部做的 《起风了》专辑六月收入预估。”
实体唱片预售: 基于目前的粉丝基础和市场期待,首批铺货10万张,预计能完成 70%-80% 的销售,按单价35元计算,毛利约 245万-280万(需与渠道分成)。
数字专辑销售: 在各大音乐网站上线,预计首月销量可达 50万-80万张(按每张5元计算),收入 250万-400万。
衍生彩铃收入: 专辑中至少有三首(《起风了》《孤勇者》《追梦赤子心》)具备爆款彩铃潜力,预计六月能带来新增分成 150万-300万。
“保守估计,”
赵丽蓉总结道,
“六月份,仅专辑相关业务,就能为我们带来至少600万到800万的新增收入! 我们的月收入规模,很可能会稳定在千万级别。”
许昊看着报表上那个清晰的五百多万,又听着小姨对六月千万级别的预估,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力量感油然而生。
这不仅仅是钱,这是话语权,是底气,是实现更大梦想的基石。
他抬起头,眼神明亮而坚定:
“小姨,辛苦你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