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甄嬛传:妙青借东风 > 第56章 宫墙内外皆是局

第56章 宫墙内外皆是局(1/2)

目录

初九,天光微亮。

孙妙青身着一身藕荷色绣玉兰的宫装,抱着暖炉,施施然踏入殿内。

她刚诞下六皇子,正是风头无两的时候。

一进门,殿内所有妃嫔的目光便齐刷刷地黏了过来。

有羡慕,有嫉妒,更多的,是暗藏锋芒的审视。

皇后端坐于凤位之上,笑得一团和气,“慧嫔来了,身子可好全了?塔斯哈乖不乖?”

孙妙青屈膝行礼,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与温婉,“谢皇后娘娘挂心,臣妾一切都好,塔斯哈也康健,就是有些爱闹。”

几句家常话刚说完,坐在下首的富察贵人忽然面色一白。

她拿着帕子捂住了嘴,发出一声压抑的干呕。

殿内瞬间一静。

皇后关切地望过去,“富察贵人,这是怎么了?”

富察贵人的宫女连忙跪下,喜不自胜地回话,“回禀皇后娘娘,小主不是吃坏了东西,是……是有喜了!”

“不许浑说!”富察贵人嗔了宫女一句,脸上却已是藏不住的得意。

她抚着小腹,对着皇后和众人道:“是真的,两位太医都来瞧过了。臣妾可不是那种为了争宠,没影儿的事也敢拿出来说嘴的人。”

说到这,她话锋一转,眼风似有若无地扫过甄嬛。

“这皇嗣之事,岂能作假?有了一个沈答应做例子,还不够叫人警醒的吗?”

甄嬛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,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停了停,随即若无其事地垂下眼帘。

仿佛那话语只是拂过耳畔的一阵风。

她身侧的安陵容,则不动声色地朝孙妙青这边靠了靠,眼神里带着一丝请示。

孙妙青心中冷笑。

又来一个。

还是个没脑子的。

富察贵人犹嫌不够,竟将目光投向了孙妙青,语气里带着几分攀附的意味,“慧嫔娘娘,您说是不是?想来六皇子也盼着有个弟弟一同玩耍呢。”

这是想拿自己刚出生的皇子,去抬她的身价。

孙妙青放下茶盏,盖子与杯沿碰撞,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。

殿内的议论声戛然而止。

“生儿生女,都是皇上的血脉,是天家的福气。”

孙妙青慢条斯理地开口,目光转向富察贵人,笑容温和得像淬了毒的蜜。

“富察妹妹好不容易才盼来了这桩喜事,往后的日子,可要万事当心。”

她一字一顿,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。

“这宫里啊,最见不得的,就是意外。”

富察贵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。

“好了好了,”皇后适时出来打圆场,脸上依旧是那副宽厚仁德的笑容,“慧嫔说的是。富察贵人,你有了龙种,定要好好养着。本宫会嘱咐太医院和御膳房,日日都派人去你宫里瞧着,断不能让你和皇嗣有分毫闪失。”

富察贵人连忙起身谢恩,“多谢皇后娘娘厚爱。”

甄嬛望着皇后慈爱的面容,心中一阵感动,觉得皇后娘娘果然是六宫典范。

孙妙青看着这一幕,却在心里轻轻摇了摇头。

天真。

这后宫里的“关心”,有时候比刀子还利。

请安散后,众人三三两两地往外走。

孙妙青与安陵容并肩而行,故意落后几步,正好走在华妃与曹贵人身后不远处。

“姐姐,”安陵容的声音很轻,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担忧,“富察贵人这一胎,会不会……”

“会不会影响我们?”孙妙青截断她的话,声音更轻,“一个孩子而已,能不能生下来还是两说。就算生下来,也要看她有没有命养大。”

她看着前面曹贵人的背影,对安陵容低声道:“看好了,有人比我们更急。”

话音刚落,前头的曹贵人果然停下了脚步。

她转身看向甄嬛,脸上挂着一抹算计的笑。

华妃就在不远处,被宫人簇拥着,脚步也放慢了,显然是在等着看戏。

孙妙青拉着安陵容停在廊柱后,完美隐入阴影中。

“菀贵人,”曹贵人声音不大,却字字清晰,“做姐姐的愚钝,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一下菀贵人。”

甄嬛停步,面上挂着得体的微笑,“姐姐问便是。”

曹贵人拿帕子掩着嘴,笑意却从眼里漏了出来,“我真是替妹妹感到惋惜。要说这宫里,皇上最是宠爱妹妹,怎么偏偏到了这会儿,肚子里还没个动静?”

她说着,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富察贵人的背影,“眼下皇上有了六皇子,富察妹妹又有了身孕,妹妹你啊,可要抓紧了。”

这话分明是往甄嬛心窝子上捅刀子。

甄嬛身后的浣碧脸都气白了,却被甄嬛一个眼神制止。

甄嬛脸上的笑意未减分毫,只是那笑意不及眼底,“富察贵人怀有龙裔,是天大的喜事。妹妹年轻,倒是不劳姐姐挂心。”

她话锋一转,目光落在曹贵人身上。

“倒是姐姐,才真要好好调理温宜公主的身子。我前儿听闻公主夜里总是啼哭不止,若是因为大人间的琐事,累着了孩子,那可就是罪过了。”

“你!”曹贵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。

甄嬛这话,直接戳中了她的死穴。

曹贵人一口气堵在胸口,正要反驳,却听甄嬛又补了一句。

“哦对了,姐姐适才说我承的雨露最多却无身孕,这话可不能乱说。”

甄嬛转向华妃的方向,屈膝一福,姿态恭敬,“要说承宠最多,阖宫上下,谁能及得上华妃娘娘?姐姐这话,岂不是借着妹妹的事,来讥讽娘娘无孕么?”

好一招祸水东引。

曹贵人吓得脸色煞白,连忙跪下,“娘娘恕罪!嫔妾绝无此意!”

华妃本在看戏,哪想到火一下烧到了自己身上。

她最恨旁人提她无子的事,此刻脸色铁青,看向曹贵人的眼神,像是要将她生吞活剥。

“有孕又如何?无孕又如何?”华妃冷哼一声,凤眼扫过众人,“天命若顾我,必将赐我一子。若天命不眷顾,生下来的,也不过是个格格!”

华妃冷冷地拂袖而去,连跪在地上的曹贵人看都未看一眼。

曹贵人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,怨毒地瞪了甄嬛一眼,也匆匆跟了上去。

一场交锋,无声无息,却已分出高下。

安陵容看得心惊胆战,手心都出了汗。

孙妙青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。

“学到了么?”

安陵容一怔。

“甄嬛……”孙妙青的目光落在甄嬛远去的背影上,眼神冰冷,“她太聪明,总喜欢把话说得滴水不漏,把所有人都摘出去,唯独显得她最无辜,最高明。”

孙妙青看着安陵容,声音里带着一丝蛊惑。

“可这宫里,最不需要的就是聪明人。因为太聪明的人,会挡了所有人的路。”

她顿了顿,从袖中取出一枚精致小巧的暖玉,塞进安陵容冰冷的手心。

“华妃不会放过曹氏,更不会放过今日让她没脸的甄嬛。”

“而我们,只需要安安静静地看着,等着她们两败俱伤。”

孙妙青的思绪,却已飘向了更远的地方。

这些女人间的争斗,手段再高明,也不过是螺蛳壳里做道场。

在真正的天灾面前,不堪一击。

很快,就要来了。

时疫。

这两个字沉甸甸地压在孙妙青心头,让她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。

一回到春熙殿,殿门“吱呀”一声沉重地合上,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。

外头是人心鬼蜮,刀光剑影。

里头,是她必须守住的方寸之地。

孙妙青脸上那副看戏的闲适,在门关上的瞬间便碎裂开来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紧迫。

方才曹贵人与甄嬛的交锋还历历在目,一句话就能引来杀身之祸。

人祸尚且如此难防,若是天灾呢?

那才是真正的不讲道理,能将所有人拖入深渊。

“春喜!”

她的声音不高,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。

春喜心头一凛,快步上前:“娘娘。”

“我让你备下的驱疫香囊和艾虎,都弄好了?”

“回娘娘,早已备齐。”

孙妙青快步走到长案前,案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排排明黄色的布包。

她拿起一个,凑到鼻尖轻嗅。

一股浓郁又清冽的草药香气瞬间窜入鼻腔,是艾叶、石菖蒲、藿香与薄荷的味道,霸道地驱散了殿内残存的暖香,令人头脑为之一清。

香囊被缝制成了憨态可掬的虎头模样,针脚细密,鼓鼓囊囊,显是用了十二分的心。

“很好。”

孙妙青颔首,目光锐利地扫过殿中所有宫人,沉声下令。

“小卓子,你立刻带人去办。”

“所有香囊,从主子到奴才,一人一个,即刻起必须随身佩戴,时刻不许离身!”

“艾虎挂在各屋的门窗与床帐之上,尤其是六皇子的暖阁,内外三层,务必给我挂满了!我要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!”

她的声音在安静的殿内回响,带着一种军令般的威严。

众人心中皆是一肃。

“还有,”她顿了顿,眼神更冷,“传我的话,各宫门加强看管,无故不得与外人闲聊攀谈。”

“殿中所有饮食采买,一律由小沛子亲自过眼,入口的东西,但凡有一丝差错,你们所有人都提头来见!”

“奴才(奴婢)遵命!”

众人齐声应下,不敢有丝毫怠慢,整个春熙殿瞬间像一台精密的仪器,高效而无声地运转起来。

孙妙青这才微不可察地松了口气。

她拿起一个虎头香囊,转身走到安陵容面前,亲手为她挂在襟前。

“妹妹也挂上。”

“这东西看似不起眼,但关键时候,或许能救命。”

安陵容看着她雷厉风行的样子,心中那点因方才宫斗而起的惊惧,竟被一种莫名的安定感所取代。

她低声道:“姐姐思虑周全,妹妹望尘莫及。”

说着,她像是鼓足了勇气,从宫女宝鹃手中接过一个小巧的针线笸箩,有些羞赧地捧到孙妙青面前。

那动作,像个急于献宝,又怕宝物不够好的孩子。

“姐姐……这是我闲来无事,给咱们小老虎做的。手艺拙劣,姐姐别嫌弃才好。”

孙妙青垂眸看去。

笸箩里,静静躺着一顶精致的虎头帽和一件配套的虎头肚兜。

帽子上的虎眼用黑曜石珠点缀,黑亮有神,额心的“王”字以金线密密绣成,威风凛凛,偏又透着一股子奶凶的可爱。

孙妙青眼底的凝重与冰冷,终于被这稚拙的暖意融化开来。

“这哪里是手艺拙劣?”

她笑了起来,是发自内心的笑。

“这分明是巧夺天工,有钱都买不来的心意。”

“我们塔斯哈好福气,竟能得他安姨母这般疼爱。”

她笑着拿起虎头帽,对着正被奶娘抱在怀里,睁着乌溜溜大眼睛四处张望的小塔斯哈晃了晃。

“来,额娘的小老虎,戴新帽子了。”

“快,谢谢你的安姨母。”

小塔斯哈“咿咿呀呀”地挥舞着肉乎乎的小拳头,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顶帽子,显然是喜欢极了。

殿内的气氛,因这片刻的温馨而松弛下来。

然而,温馨总是短暂的。

孙妙青将塔斯哈交还给奶娘,脸上的笑意一点点敛去,再转过身时,已是古井无波。

她走到窗边,看着外头灰蒙蒙的天,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。

“曹贵人今天这番话,不过是个引子。”

安陵容正低头抚摸着那顶虎头帽,闻言,指尖一僵。

她抬起头,眼里还带着未散尽的暖意,此刻却迅速凝上了一层困惑:“引子?姐姐是说……华妃娘娘?”

“华妃?”

孙妙青轻笑一声,笑声里带着一丝讥诮。

“她自然是想唱戏的,可也得有人帮她搭台子。曹贵人就是那个敲锣的,生怕别人不知道,好戏就要开场了。”

她回过身,走到安陵容面前,目光落在她僵住的手上。

“妹妹,你新得了晋封,又得了恩宠,在旁人眼里,正是烈火烹油,鲜花着锦的时候。”

安陵容的心,猛地一沉。

“可越是这种时候,越是众矢之的。”

孙妙青伸手,将安陵容衣襟上那个小小的香囊扶正,冰凉的指尖让她轻轻一颤。

“你和富察贵人同住一宫,她肚子里那个,如今是宫里最金贵的东西,也是最烫手的山芋。”

“一个活生生的靶子,就摆在你隔壁。”

孙妙青的声音压得极低,像蛇一样钻进安陵容的耳朵里。

“你说,万一这靶子上哪天中了箭,第一个会怀疑谁?”

一句话,如同一盆冰水从头浇下。

安陵容的脸霎时没了血色。

她想起了自己那些不为人知的制香本事,一股刺骨的寒意从尾椎骨笔直窜上后脑。

若是有人在她宫里动了手脚,再栽赃到她头上……

那真是百口莫辩!

“姐姐,我……”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。

“这宫里害人的法子,千奇百怪。”

孙妙青打断她,声音里透着冷酷的清醒。

“你比我更懂,有些东西,瞧不见,闻不着,却能杀人于无形。”

这话像一把钥匙,猛地撬开了安陵容心中最隐秘的恐惧。

她捏紧了手里的针线笸箩,指节绷得发白。

是啊,她懂。

正因为懂,所以才更怕。

“姐姐,我明白了。”

“光明白,不够。”孙妙青盯着她惊魂未定的眼睛,一字一句,掷地有声,“你得做到。”

“从今天起,关好你的乐游堂,管好你宫里的人。”

“嘴巴不严的,手脚不干净的,趁早寻个由头发卖了,别给自己留祸根。”

“富察贵人宫里的东西,别说吃了,就是她院里开的一朵花,你也给绕着走!”

“这几个月,咱们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”

孙妙青走到桌边,拿起一块打磨虎眼的黑曜石,在光滑的紫檀木案几上轻轻一划,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。

“记住,在这宫里,能活下来,就是最大的功劳。”

午膳时分,皇帝的銮驾如期而至。

孙妙青领着宫人迎驾,屈膝行礼,每一个动作都从容得体,仿佛早晨的雷厉风行从未发生过。

皇帝一脚踏进殿内,目光随意一扫,便察觉到了不同。

从殿外守着的太监,到里头伺候的宫女,人人襟前都挂着个一模一样的虎头香囊。

就连殿内的梁上,都悬着几个用艾草扎成的艾虎,随着人走动带起的微风,轻轻摇晃。

“今儿是什么好日子?”

皇帝解下披风递给苏培盛,语气里带着几分新奇。

“你们春熙殿,倒弄得跟过端阳节似的,还人人有份?”

孙妙青莞尔一笑,扶着皇帝在主位坐下,亲自奉上茶,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。

“皇上忘了,咱们六阿哥的小名儿,叫什么了?”

皇帝端着茶盏的手一顿,随即失笑,眼底也染上了暖意:“塔斯哈。”

“可不是么。”

孙妙青从袖中取出一个崭新的虎头香囊,比旁人的都要精致几分,虎眼是用碎金线绣的,在殿内光线下闪着细碎的光。

“臣妾想着,咱们的小老虎还小,胆子也小,便斗胆让宫人都挂上这艾虎香囊,给他镇一镇,壮一壮胆气。”

她仰头看着皇帝,眼波流转,带着几分狡黠的俏皮。

“这叫……人多力量大。”

皇帝听了这句新鲜词,忍不住笑出声来:“歪理。就你主意多。”

话虽如此,他却极其自然地微微倾身,任由孙妙青将那香囊挂在他的玉佩旁,动作亲昵。

“那当然了。”

孙妙青顺势替他整理好衣带,指尖有意无意地划过他的腰间。

她仰着脸,眼神亮晶晶的,满是孺慕与信赖。

“您是咱们塔斯哈的皇阿玛,是这紫禁城里最大的‘老虎’。”

“自然也要挂一个,才能护住咱们的小老虎呀。”

这番话,既熨帖又有趣,将一点小手段说得充满了拳拳爱子之心。

皇帝心头那点因朝事而起的烦闷,瞬间烟消云散。

他伸手捏了捏孙妙青温润的脸颊,声音里满是宠溺:“你这张嘴,是越来越会哄人了。”

他转头去看被奶娘抱着的塔斯哈。

小家伙刚睡醒,正睁着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,好奇地看着自己的皇阿玛。

他身上穿着安陵容送的那件虎头肚兜,小胳膊小腿肉乎乎的,像白嫩的藕节,可爱得让人心都化了。

“朕瞧着,这小老虎,是养得真不错。”

皇帝伸手,用指腹轻轻点了点塔斯哈的小脸蛋,声音里是显而易见的满意。

“慧嫔,你用心了。”

孙妙青垂下眼帘,嘴角的笑意温婉依旧,恰到好处地掩去了眼底深处的清明。

用心?

这宫里,不用心,就没命了

***

入夜,御驾移步景仁宫。

殿内一如既往,只有案几上摆着的几盘鲜果,散着清淡微弱的甜香。

沉静又规整,像极了这里的主人。

皇后亲自迎到殿门口,一身宝蓝色的常服,妆容一丝不苟。

瞧见皇帝进来,她脸上的笑容恰到好处,既显亲近,又不失一国之母的端庄。

“皇上万安。”

“起来吧。”

皇帝由着她扶自己进去,坐到主位上。

苏培盛有眼色地退了出去,殿内只剩下帝后二人。

皇后的目光,不着痕迹地落在了皇帝的腰间。

那只明黄为底,用金线绣着虎头的香囊,在一众沉稳的玉佩流苏间,显得格外鲜活。

甚至有那么点……稚气。

这东西,实在不像是会出现在皇帝身上的。

“这香囊的样子倒是新鲜。”

皇后先开了口,亲自为皇帝奉上一盏新沏的雨前龙井。

语气温和:“瞧这手艺,是慧嫔妹妹宫里的吧?”

皇帝端起茶盏。

从春熙殿带来的那点暖意还没散尽,闻言眼底也带了笑意。

“皇后眼尖。慧嫔说,这是为了给塔斯哈祈福,应咱们六阿哥的小名。”

塔斯哈。

小老虎。

皇后端着茶碗的手,指甲在温润的瓷壁上轻轻刮了一下。

发出一点微不可闻的声响。

她脸上的笑容依旧完美无瑕,甚至还添了几分真切的欢喜。

“原来如此,慧嫔妹妹当真是心细如发。”

她垂下眼,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眸底的幽光。

“为了孩子,再怎么费心也是应该的。”

“咱们的六阿哥,可是皇上盼了许久才得来的皇子。”

这话听着是体恤。

可“盼了许久”四个字,却像一根细针,不偏不倚地扎在皇帝心上。

他春秋鼎盛,膝下却只有寥寥几个皇嗣。

这是他身为帝王最大的隐痛。

皇帝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许。

将茶盏搁在了桌上,发出“嗒”的一声轻响。

“慧嫔是用了心。今日她宫里上上下下都挂着艾虎,说是人多力量大,能镇邪。”

“人多力量大?”

皇后重复了一遍,像是觉得有趣,轻笑出声。

“这孩子气的说法,也就慧嫔妹妹想得出来。”

“不过倒也是一片慈母之心。”

“后宫能有这样懂事体贴的妹妹,臣妾也能省心不少。”

她每一句话都说得滴水不漏。

既夸了慧嫔心思纯善,又捧了自己贤良大度,还顺带安抚了皇帝。

皇帝果然受用,脸色缓和了些。

点了点头:“你能这样想,朕心甚慰。”

晚膳很快摆了上来。

四菜一汤,精致,却也冰冷。

两人相对无言,只有碗筷碰撞的细微声响。

皇帝吃了半碗饭便没了胃口。

用完膳,皇帝有些乏了,起身准备歇下。

剪秋和绘春上前伺候。

皇后则亲自为他整理龙袍的衣角。

指尖状似无意地拂过那只虎头香囊,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。

“说起来。”

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,声音里满是欣慰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