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甄嬛传:妙青借东风 > 第51章 雪中送炭连环计

第51章 雪中送炭连环计(2/2)

目录

这话的分量,重了。

皇后脸上的笑容不变,垂眸拨着茶叶:“是皇上心怀天下,莞贵人不过是体察圣心罢了。”

她话锋一转,看似随意地提起:“说起来,昨儿夜里,皇上召幸了淳常在?”

皇帝脸上的笑意更深了,显然对这个话题很受用:“你看过敬事房的档了?”

“淳常在入宫也快两年,如今总算是出落成大姑娘了。臣妾记得她素来爱吃甜食,又喜穿些鲜亮的颜色,今早便做主,让人送了些新做的糕点和一匹水红色的宫绸过去。”皇后说得滴水不漏,尽显六宫之主的体恤与周到。

“她还是个孩子心性,爱娇得很。”皇帝想起淳儿昨日在碎玉轩那番童言无忌,眼里的暖意藏都藏不住。

“小女孩儿家爱娇是好,”皇后慢条斯理地放下茶盏,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规劝,“可如今既是名副其实的嫔妃了,总该学着端庄大方些,才不失皇家体面。”

“朕就是喜欢她那股子率性可爱,”皇帝的语气淡了几分,“不像有些人,处处生事,时时挑衅,叫朕心烦。”

这“有些人”指的是谁,不言而喻。

皇后心中一凛,面上却依旧是贤良的模样,正要开口再说些什么。

“启禀皇上,张廷玉大人在外求见。”苏培盛在殿外通传。

“让他去养心殿稍候。”

“嗻。”

皇帝站起身,拍了拍皇后的手背:“国事要紧,朕先过去。你也别太操劳了。”

“臣妾恭送皇上。”

看着那明黄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口,皇后脸上的温婉笑容才一寸寸地冷了下来。

她重新拿起那本账册,目光却落在“烛火”二字上,久久未动。

“娘娘,”剪秋上前,低声道,“淳常在得了圣宠,这碎玉轩,怕是越发得意了。”

“得意?”皇后冷笑一声,将账册重重合上,发出一声闷响。

“一个用天真当武器,一个用慈心做文章。”

她站起身,走到窗边,看着庭院里被积雪压弯了枝头的腊梅。

“本宫倒要看看,这后宫里,是天真能长久,还是慈心能不改。”

“传话下去,就说本宫说的,淳常在年岁尚小,性子活泼,往后各宫都多担待些,别拿宫里的规矩去拘着她。”

剪秋一愣,随即明白了过来。

捧杀。

这比任何打压都来得狠。

“是。”

皇后看着那被雪映得有些刺目的天光,幽幽道:“稚子爱走独木桥,总觉得新鲜刺激。由着她走,别拦着。”

“总有脚滑的时候。”

*** 翊坤宫里,炭火烧得极旺,暖得人有些发懒。

华妃歪在榻上,有一搭没一搭地用指甲刮着手里的汤婆子,黄铜外壳上留下一道道浅浅的白痕。

颂芝捧着一本内务府刚送来的册子,低眉顺眼地走进来,脚步放得极轻。

“什么时辰了,还不见传膳?”华妃眼皮都未抬一下,声音里透着股不耐烦。

颂芝将册子呈到小几上,陪着笑道:“娘娘,过几日就是年下了,这是宫里年节的赏赐单子,请您过目。”

华妃这才懒懒地瞥了一眼,随即嗤笑出声。

“减半?皇上是打算拿这点东西打发叫花子?”她坐直了身子,一把将那册子扫到地上,“往年本宫都要自己添上一倍往外赏,才够堵住底下人的嘴。今年倒好,直接给本宫来个釜底抽薪!”

颂芝连忙跪下将册子捡起来,忧心忡忡地道:“可不是嘛。今年大将军还在京中过年,按理说咱们宫里更该风光些,这要赏的银子就更多了。”

“风光?”华妃冷笑,指甲在小几上划出刺耳的声响,“本宫现在是处处被人压一头!春熙殿那个怀着孽种,碎玉轩那个献着巧思,一个个都清高得很,倒显得本宫只知道花钱了!”

她越说越气,胸口起伏不定。

这宫里的人,最是拜高踩低。威信、恩宠,说到底,都不如白花花的银子赏下去来得实在。银子给足了,人家才肯死心塌地给你办事。

颂芝眼珠一转,凑上前去,压低了声音:“娘娘息怒。其实……奴婢倒是有个法子,能让娘娘的私库比国库还充裕。”

“说。”华妃来了点兴趣。

“奴婢听闻,大将军回京之后,想要求见拜谒、谋个前程的官员,快把大将军府的门槛都踏破了。只是大将军公务繁忙,哪有空见他们。这群人正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,不知该走哪条路子呢。”

颂芝顿了顿,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华妃的神色。

“若是娘娘肯在中间递个话,帮他们在大将军跟前引荐一二……”

“让本宫做那拉皮条的营生?”华妃凤眼一挑,语气里满是不屑,但怒火却实实在在地消了下去。

颂芝知道她心动了,连忙继续道:“娘娘说笑了。皇上开科举是为了选拔人才,这些人毛遂自荐也是为了报效朝廷。若里头真有几个是可造之材,由大将军举荐给皇上,那也是娘娘您慧眼识珠,为国举才,是您的一份功劳啊。”

这话,说到了华妃的心坎里。

她靠回软枕,慢条斯理地抚着自己手上的护甲,神情已然恢复了惯有的倨傲与精明。

“皇上最忌后宫干政。他们要见哥哥,本宫传句话自然使得。至于用与不用,那得看哥哥的意思,更要看他们自己的本事。”

她话锋一转,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。

“你去告诉那些人,本宫不喜金银那些俗物,俗气。”

“那……”颂芝有些不解。

“本宫喜欢那些有趣的玩意儿,”华妃的目光落在殿内一尊前朝的青釉瓶上,眼神里透着贪婪与算计,“孤本、名画、前朝的瓷器、海外进贡来的宝石……什么稀罕,就让送什么。”

“奴婢明白了!”颂芝的眼睛瞬间亮了。

金银有价,可这些东西,价值几何,全凭娘娘一张嘴说了算。这可比直接收银子高明多了。

“去吧。”华妃挥了挥手,重新躺下,脸上是全然的志得意满。

皇后想用削减用度来搓磨她?

真是天真。

这满朝想往上爬的文武百官,就是她华妃用之不竭的私库。

***

春熙殿里,安陵容正小心翼翼地帮着孙母分拣各色丝线,殿内暖意融融,和殿外是两个天地。

“听说……昨儿晚上,皇上翻了淳常在的牌子。”安陵容的声音很低,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羡慕,“莞贵人真是好手段,这么快就为自己添了个臂助。”

她心里有些发酸,莞贵人有家世有圣宠,如今连身边人都跟着一步登天,而自己,除了依附慧嫔,依旧什么都没有。

孙妙青正靠在软枕上,闻言只笑了笑,拿起一块云片糕慢慢地吃着,并不接话。

安陵容见她不语,心里更没底了,忍不住又道:“姐姐,淳常在得了宠,那咱们……”

“是好事。”孙妙青终于开了口,将手里的糕点屑拍干净,目光清亮地看着她。

“好事?”安陵容不解。

“陵容,你想想,”孙妙青耐心地引导着她,“如今宫里最得意的有几个人?”

安陵容掰着指头数:“有身孕的姐姐您,有巧思固宠的莞贵人,现在又多了个天真烂漫的淳常在。”

“不错。”孙妙青点了点头,“翊坤宫那位,一天要气上几回?”

安陵容恍然大悟,眼睛都亮了。

“她越是气,就越容易出错。如今多了一个淳常在,还是个瞧着全无心机、只知道吃喝玩乐的,华妃就算想发作,都找不到由头,只能自己生闷气。”孙妙青的语气很平淡,像是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,“这叫分宠,也叫分险。咱们这位莞贵人,聪明着呢。”

安陵容只觉得后背出了一层薄汗,原来看似简单的一件事,背后竟有这么多弯弯绕绕。她以前只觉得淳常在吵闹,如今想来,那份“吵闹”,竟也成了利器。

“我……我从没想过这些。”她有些惭愧地低下头。

“以后慢慢想,就明白了。”孙妙青温和地安抚她,“在这宫里,天真本身就是一种武器。有人用它来伤人,有人用它来保命。淳常在,就是莞贵人递出去的一面盾牌,替她挡着前头的明枪暗箭。”

两人正说着,春桃从外头快步走了进来,屈膝道:“娘娘,方才景仁宫传了话,皇后娘娘今儿一早,就赏了好些新巧的糕点和一匹水红色的宫绸去淳常在宫里。”

安陵容一听,脸上刚浮现的喜色又淡了下去:“皇后娘娘倒是大方。”

春桃顿了顿,又补了一句:“皇后娘娘还特意嘱咐了,说淳常在年岁小,性子活泼,让各宫往后都多担待着些,别拿宫里的规矩去拘着她。”

殿内的暖意,仿佛瞬间被这句话驱散了。

安陵容脸上的血色褪得干干净净,她再迟钝,也听出了这话里的不对劲。

孙妙青慢慢坐直了身子,伸手轻轻抚上自己高高隆起的腹部。

“姐姐……”安陵容的声音都在发颤。

“捧杀。”孙妙青吐出两个字,声音冷得像殿外的冰雪,“皇后这一招,可比华妃的巴掌,要狠毒多了。”

这是把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,直接架在了火上烤。

往后,淳常在不论做什么,都会被扣上“恃宠而骄,不敬宫规”的帽子。

而纵着她“恃宠而骄”的,是皇后。

真正想让她死的,也是皇后。

话音刚落,孙妙青正要端起茶盏的手,忽然在半空中停住了。

她眉头微不可查地一蹙,身子几不可见地绷紧,一口气闷在了胸口。

“姐姐?”安陵容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,试探着唤了一声。

孙妙青没应声,只是缓缓地将手覆上自己高耸的腹部,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血色,变得有些苍白。

下一刻,一股尖锐的、无法忽视的坠痛从腹底猛地传来,让她倒抽一口凉气。

“娘娘!”

一直候在旁边的春桃和春喜脸色大变,一步抢上前来。

“……怕是……要发动了。”孙妙青咬着牙,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,声音却还算平稳。

这一声,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整个春熙殿瞬间活了过来。但这种活,不是慌乱,而是一种演练了无数遍的、井然有序的忙碌。

孙母第一个反应过来,快步从偏殿冲出来,脸上血色尽失,却强自镇定地指挥:“快!去请接生姥姥!热水!参汤!都按之前备下的来!”

春桃一把扶住孙妙青摇摇欲坠的身子,春喜则已经转身,对着殿外的小太监飞快地吩咐:“小卓子,去养心殿!青珊,你去景仁宫!记住娘娘的话,只说发动了,别多嘴!”

两个小太监领命,飞也似的冲了出去。

殿内人影穿梭,脚步匆匆却无一人高声,一切都按照孙妙青之前定下的预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

孙妙青在被扶进产房的前一刻,忽然回过头,一把抓住了安陵容冰凉的手。

她的手心滚烫,力气大得惊人。

“妹妹,”她看着安陵容,目光灼灼,“外头的事,就都交给你了。无论谁来,都替我挡住了。”

这一刻,她托付的不是殿门,而是自己的身家性命。

安陵容心头巨震,一股热流从被握住的手直冲心口。她看着孙妙青苍白的脸和全然信任的眼神,所有的慌张和恐惧都被这股信任压了下去。

她用力回握住孙妙青的手,一字一句道:“姐姐放心,有我。”

孙母和春桃春喜将孙妙青扶进了内殿,厚重的殿门“吱呀”一声关上,隔绝了内外。

安陵容独自站在空旷了些许的大殿里,听着内里传来的第一声压抑的痛呼,身子微微一颤。

“小主,这……这可怎么办啊?”宝鹃吓得脸都白了,声音发抖。

“慌什么。”

安陵容回过头,声音不大,却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镇定。

她深吸一口气,挺直了单薄的脊背,对着殿内剩下的宫人,冷静地发号施令。

“宝珠,你去小厨房守着,让他们把备好的点心和参汤用文火温着,随时听传。”

“其余的人,守好各处宫门,没有我的吩咐,一只苍蝇也不许放进来!”

她走到殿门处,望着养心殿的方向,心里那点残存的怯懦,被殿内传来的、一声高过一声的痛楚彻底碾碎。

从今天起,她安陵容,也要学着做一把能为人遮风挡雨的伞了。

养心殿的龙辇几乎是飞过来的,明黄的仪仗在雪地里划开一道急切的口子。

皇帝一步跨进春熙殿,带进来一身寒气,连声音都比平时沉了几分。

“慧嫔如何了?”

安陵容领着殿内宫人跪了一地,强压着心头的擂鼓声,回话清晰:“回皇上,姐姐已进了产房,接生姥姥和孙家夫人都陪着。一切……都按着姐姐之前的吩咐在办。”

她不敢抬头,只觉得那道审视的目光在自己头顶盘旋。

皇帝没再问,只在大殿中央来回踱步,那脚步声,一下一下,都踩在人心尖上。

没过多久,皇后的凤驾也到了。

她一进来,殿内的气氛就更凝重了。

“妹妹发动得这样突然,本宫这心里总不踏实。”皇后走到皇帝身边,目光扫过紧闭的内殿门,语气里满是关切,“里头可需要什么?本宫让景仁宫的人都过来帮忙,人多也好有个照应。”

安陵容的心猛地一揪。

来了。

她记着孙妙青的话,这是要往里头安插自己的人。

她磕了个头,声音不大,却很清楚:“谢皇后娘娘体恤。只是姐姐有命,产房污秽,不敢劳动娘娘凤驾。孙家夫人和姥姥们都是熟手,姐姐说,听她们的便是最好的。”

这话,是拿孙妙青自己当挡箭牌,堵得滴水不漏。

皇后脸上的笑淡了些许,没再说话,只端然坐到了主位上,由剪秋伺候着奉了茶。

她不说话,比说话更叫人害怕。

紧接着,太后宫里的竹息姑姑也到了,身后还跟着太医院的周太医。

“太后娘娘惦记着慧嫔娘娘,特让老奴过来瞧瞧。周太医也候着,以备不时之需。”竹息姑姑福了福身,便安静地立在一旁,眼观鼻,鼻观心。

一时间,这小小的春熙殿外殿,竟站满了紫禁城里最有权势的一群人。

皇帝焦躁,皇后端坐,竹息姑姑像尊佛,周太医低眉顺眼。

而安陵容,这个从前在人堆里都找不见的安答应,此刻却成了这道门的守护者。

她跪在离内殿门最近的地方,后背挺得笔直。

里头每一次传出孙妙青压抑的痛呼,皇帝的眉头就锁紧一分,皇后的嘴角就抿起一丝难辨的弧度。

安陵容的手心里全是汗。

她不怕别的,就怕自己撑不住,辜负了那句“都交给你了”。

忽然,内殿的门“吱呀”一声开了条缝,孙母满头大汗地探出头来,看见外头这阵仗,也是一惊。

皇帝立刻上前一步:“如何了?”

“回皇上,娘娘……娘娘她,见了红,怕是……有些难产。”

“难产?”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,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焦急,“怎么会难产?之前太医不是说一切都好吗?”

孙母擦了擦额头的汗,声音颤抖:“娘娘她…她肚子里的孩子个头大,又是头胎,这…这确实有些难熬。不过接生姥姥说了,只要挺过这一关,母子都会平安的。”

皇后在一旁轻声道:“皇上莫急,女子生产本就如此,越是着急越容易出岔子。不如让周太医进去看看?”

“不行!”安陵容猛地抬起头,声音比平时高了几分,殿里所有人都看向她。她也惊觉失态,连忙低下头,稳住声音:“姐姐说过,产房污秽,男子不得入内,这是规矩!”

周太医连忙躬身:“回皇上,下官可在门外听诊,若有需要,可开些催产的汤药。”

皇帝心烦意乱地摆了摆手,又开始踱步,嘴里念叨着:“怎么会个头大……朕瞧着她也没吃多少……”

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痛呼从内殿传来,安陵容的手都在发抖。

“皇上,”竹息姑姑上前一步,“太后娘娘特意交代,若是慧嫔娘娘有什么需要,尽管开口。宫里什么都不缺,就是要保住这个孩子。”

这话的分量极重。太后亲自关注,说明这个孩子的重要性。皇后脸上的笑容更淡了些。

皇后端着茶盏的手,停在了半空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