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章 蓝夹克里的烂尾预警(1/2)
2013年12月的寒流裹着冷雨,浸透着地级市的每一个角落。县政府三楼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很足,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——长条会议桌两端,一边坐着县政府分管城建的李副县长和住建局几位领导,另一边是国信地产的赵山河、王建军和投资部团队。桌上摊着鑫源地产烂尾项目的资料,纸张边缘被雨水打湿,卷翘得像极了这个烂摊子的狼狈模样。
“赵总,王总,鑫源这事儿,现在是全县的头等大事。”李副县长指尖敲着桌面,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,“800多户业主已经上访三次了,工地上还有200多个农民工讨薪,再拖下去,容易出群体性事件。国信是本地龙头国企,关键时刻得扛起责任来。”
住建局局长跟着附和:“是啊赵总,鑫源的‘鑫源国际’项目地段不错,就是资金链断了。县政府已经协调银行,只要国信接盘,后续贷款能给优惠利率。你们国企底子厚,接过来盘活,既解决了民生问题,也能赚笔稳钱,一举两得。”
王建军坐在赵山河旁边,听得眼睛发亮。他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赵山河,压低声音:“赵总,这项目地段确实好,鑫源当初拿地才8000万\/亩,现在周边地价都涨到1.2亿了,接过来稍微整改一下就能卖,稳赚不赔啊。”
赵山河没接话,指尖轻轻摩挲着随身携带的蓝色文件夹——封面的烫金logo被磨得有些黯淡,却依旧挺括,像他此刻沉稳的神色。他抬手示意会议暂停,声音平静:“李县长,张局长,接盘不是小事,国信做事得讲规矩,先看数据。”
说着,他打开蓝色文件夹,抽出一份装订整齐的报告,封面印着《鑫源地产烂尾项目尽调报告》,落款是国信投资部,日期就在昨天。“这是我们团队连续三天三夜尽调的结果,”赵山河把报告推到李副县长面前,翻到核心数据页,“表面上看,鑫源国际占地50亩,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米,已建8万平米,剩余工程预计投入3亿就能完工。但实际上,这里面藏着三重隐性债务。”
他的指尖落在“隐性债务”一栏,加重了语气:“第一,鑫源拿地时用了信托资金,年化利率18%,还欠着信托公司5亿本金+2亿利息,这笔债务已经逾期,信托公司已经起诉,资产被法院冻结了一部分;第二,鑫源欠了20家供应商的材料款,共计3亿,其中8家已经申请了财产保全;第三,鑫源向民间借了高息贷,月息5%,本金+利息合计10亿,放贷的人已经多次上门闹事。这三项隐性债务加起来,一共20亿。”
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空调的送风声,李副县长的眉头越皱越紧,手指在报告上划过,眼神里满是惊讶。“赵总,这数据……准确吗?鑫源之前报给我们的债务只有8亿啊。”
“准确。”赵山河从蓝色文件夹里又抽出一份资料,是银行流水和供应商欠条的复印件,“我们查了鑫源的隐秘账户,还有供应商提供的欠款凭证,每一笔都核实过。而且,鑫源国际的已售房源中,有30%是‘首付分期’,购房者只付了10%的首付,剩下的款项还没收回,后续很可能出现断供。”
他拿起笔,在纸上快速演算:“假设国信接盘,需要先支付3亿完工费,再偿还20亿隐性债务,合计23亿。而项目的总估值,按照当前市场价,最多能卖21亿。这意味着,接盘就亏2亿。更重要的是,国信现在的负债率是42%,如果接下这个项目,负债率会飙升到58%,远超国企50%的红线,一旦市场降温,国信就会被拖入坏账泥潭。”
王建军忍不住反驳:“赵总,你是不是太保守了?市场一直在涨,等项目盘活了,房价再涨10%,不就赚钱了?而且县政府说了给优惠贷款,利息能省不少。”
“保守?”赵山河转头看着王建军,眼神里带着一丝锐利,“王总,你忘了去年我们拒绝城东地块的原因了?就是因为负债率会超50%。鑫源的教训还不够吗?高杠杆、隐性债务,这就是万丈深渊。我们是国企,不是赌徒,不能拿国有资产去冒险。”
他把蓝色文件夹合上,语气坚定:“李县长,不是国信不担当,而是这个项目的风险远超收益。接盘不仅赚不到钱,还会把国信拖垮,到时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,还会制造新的问题。国信可以帮忙协调资源,比如推荐施工队、协助对接银行,但接盘,我们不能做。”
李副县长沉默了许久,看着桌上的报告,又看了看赵山河坚定的眼神,最终叹了口气:“我知道你们有难处,既然数据摆在这,那国信就先不接盘吧。我们再找找其他企业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