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传承之路(2/2)
但理性告诉她,这是必要的制衡。父母当年或许就是缺少了这样的制约,或者未能与志同道合者建立牢固的同盟,才导致了悲剧。她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。
这套复杂而精密的风险管控体系,像一张无形的大网,悄然张开,守护着那些足以撼动未来的秘密,也守护着她内心深处,那份对父母 legacy 的责任,以及对“活下去,好好活”的朴素渴望。
下节:新的开始
权力的交接和防护体系的建立,让林晓月终于从繁琐的日常运营中抽身,获得了宝贵的战略思考空间。顾云深的病情在顶尖医疗团队的全力维持下,暂时稳定下来,但依旧昏迷不醒,仿佛他的意识被困在了某个危险的边界。
沈瀚山似乎察觉到了孙女身上某种微妙而坚定的变化。在一个夕阳将天空染成暖金色的傍晚,他让李秘书传话,请林晓月到老宅的书房一叙。
书房里,沈瀚山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太师椅上,而是站在那面挂着儿子儿媳照片的墙壁前,背影显得有些佝偻,却又带着一种沉淀后的力量。
“听说,你把不少事情,都交给
“嗯。”林晓月走到他身边,看着照片上父母年轻的笑脸,“有些担子,总要有人接过去。我也……需要做些别的事情。”
沈瀚山转过身,深邃的目光落在她脸上,仿佛要看清她灵魂深处所有的挣扎与成长。良久,他轻轻叹了口气,那叹息中带着释然,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。
“你比你父亲,想得更周全。”他顿了顿,指着照片,“他们如果看到今天的你,一定会很欣慰。”
他走到书桌旁,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古朴的木盒,递给林晓月。“这是你父亲留下的一些私人物品,或许,对你要做的事情有帮助。”
林晓月接过木盒,入手微沉。
在沈瀚山沉静而充满期许的目光注视下,林晓月深吸一口气,仿佛能感受到两个时代、两种期望在此刻交汇。她拿出加密通讯器,接通了梁启明和老周的频道,声音清晰而平稳地宣布:
“启动 ‘新启明计划’ 。”
这不是一个商业项目,而是一个纯粹的研究计划。其宗旨,并非追求意识的传输或永生,而是专注于意识科技的伦理应用研究,旨在构建意识安全壁垒,探索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之道,防止任何形式的意识滥用。计划的总部,就设在那间曾被伪装、如今被重重保护起来的地下实验室。
她来到地下实验室,这里已经被重新规划和加固,既保留了部分历史原貌以作警示,也配备了最新的研究设备。在实验室入口处的白色墙壁上,她亲手拿起刻刀,一笔一画地,刻下了一行字:
“致更好的明天”
这既是对父母未竟理想的回应,也是她为自己,为所有被卷入这场风波的人,立下的新的航标。
旧的“启明”在爆炸与牺牲中戛然而止,带着悲壮与未解的谜团。
新的“启明”在传承与警惕中悄然启航,承载着责任与微弱的希望。
林晓月看着那行刻字,在冰冷的实验室灯光下泛着微光。她这条一度只想随波逐流、安稳度日的咸鱼,在经历了无数被迫的抉择后,终于第一次,真正意义上,主动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难、却通往光明的道路。
路的尽头是什么,她不知道。
但她知道,她必须走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