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9章 “铜墙铁壁”(1/2)
得到了那两位“专业人士”的初步确认,志远心中有了底,但也更加沉重。地下确实有东西,而且非同小可。
他不能再单打独斗,必须借助正规渠道的力量。既然派出所层面无法解决,他将希望寄托在了更高、更专业的部门——县博物馆。
他精心准备了材料,包括他自己记录的关于东盛集团异常举动的时间线、那份伪造的“地质勘探”通知的复印件,以及最为关键的、他自己聘请人员进行的初步探测结果(隐去了探测者信息,只陈述了探测事实和结论)。
他带着这些材料,亲自前往县博物馆,找到了负责文物调查与保护的部门。
接待他的一位姓李的研究员,大约四十岁年纪,戴着眼镜,看起来颇为认真。
他仔细翻阅了志远的材料,尤其是在看到关于地下可能存在大规模人工砖石结构的描述时,眉头紧锁,神色变得严肃起来。
“赵先生,你反映的这种情况,如果属实,那确实非常重要。”李研究员推了推眼镜,“按照程序,我们需要进行初步的实地调查和核实。”
志远心中燃起一丝希望。“应该的,应该的!随时可以调查,就在我家饭店后院。”
李研究员没有耽搁,第二天就带着两名助手和一些简单的探测设备来到了平安饭店后院。
他们进行了比之前那两位“专业人士”更规范、但同样非破坏性的勘查。过程中,李研究员的表情越来越凝重,不时与助手交流,指着仪器屏幕上显示的数据低声讨论。
勘查持续了大半天。结束后,李研究员收起设备,对志远说:“赵先生,根据我们初步的勘查,地下确实存在规模可观的、非自然形成的人工构筑物,其建筑形制和埋藏深度,初步判断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。这很可能是一处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。”
志远的心几乎要跳出来,激动地说:“那……那是不是可以申请保护性发掘?这样就不能随便动这块地了吧?”
李研究员点了点头,又摇了摇头:“理论上是的。但最终的决定权不在我这里。我需要立刻回去,将勘查情况和初步判断形成报告,上报给馆里领导,由馆里决定下一步方案,包括是否向省市上级文物部门汇报并申请介入。”
“好!太好了!谢谢您,李研究员!”志远连声道谢,仿佛看到了曙光。
县博物馆,馆长办公室。
李研究员将整理好的勘查报告和初步判断意见,恭敬地放在馆长张启明的办公桌上。
张馆长约莫五十多岁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戴着金丝眼镜,颇有学者风度,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圆滑和世故。
“馆长,这是关于清河镇平安饭店地块的初步勘查报告。”
李研究员语气带着一丝兴奋,“根据探地雷达数据和现场情况分析,地下存在规模可观、形制规整的砖石结构,埋深和构筑方式都非普通民宅基础可比,极有可能是明代中晚期的一处较高等级的墓室,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……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