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三国:开局种田,捡的白毛丫头竟 > 第31章 一墙护万家,此心即归处!

第31章 一墙护万家,此心即归处!(1/2)

目录

初春的寒意,被一种燎原般的热情,驱散得一干二净。

太阳刚刚越过山脊,桃源村便已然苏醒。

这不是被鸡鸣唤醒,而是被那震天的号子声,被那石块与木桩沉闷的撞击声所唤醒。

整个村子,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。

“嘿哟!起!”

民兵队长大壮赤着膀子,古铜色的肌肉上挂满了汗珠,在晨光下闪闪发亮。

他与十几名最强壮的汉子,正合力拉动着一架巨大的木制吊臂。

吊臂的末端,用浸过水的粗麻绳,捆着一块重达数百斤的巨石,正被缓缓吊起,送上三米高的墙头。

墙头上,更多的村民,正用撬棍和垫木,小心翼翼地引导着巨石,将其嵌入预留的缺口。

这是墙体的最后一段。

也是最关键的一段。

自赵沐笙一声令下,全村之力,共筑此墙。

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天。

二十天里,没有人喊过一声累。

男人们负责开山采石,搬运木料。

妇人们则负责搅拌泥浆,运送伙食。

就连那些半大的孩子们,也在学堂下课后,提着小木桶,为汗流浃背的父兄们送去一捧捧清凉的井水。

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。

一股要将自己的家,用双手,打造成铜墙铁壁的,执拗的劲。

他们见过了太多的流离失所。

他们经历了太多的家破人亡。

那种睡梦中随时可能被贼寇惊醒,那种眼睁睁看着亲人冻饿而死的恐惧,已经刻进了他们的骨子里。

而现在,赵沐笙给了他们一个机会。

一个能亲手终结这种恐惧的机会。

孙芷君站在不远处的土坡上,手中那本记录着物资消耗的账簿,被风吹得哗哗作响。

她的脸上,没有了往日的精明与算计,只剩下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。

她看到,那个平日里最爱偷懒耍滑的王二狗,此刻正咬着牙,将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扛在肩上,勒得血肉模糊,却一步未停。

她看到,那个胆小懦弱,见了血就腿软的钱家老三,此刻正站在墙头,指挥着众人,声音嘶哑,却条理清晰。

她甚至看到,几个刚刚失去丈夫的寡妇,红着眼睛,默默地将一锅锅滚烫的肉汤,送到工地上,不发一言,却胜过千言万语。

这个村子,活了。

不再是一群仅仅为了食物而聚集在一起的流民。

而是一个真正的,有血有肉,有魂的,集体。

她的目光,最终落在了那个站在墙头,亲自指挥着最后一块巨石落位的身影上。

赵沐笙。

他没有做什么慷慨激昂的动员。

他只是在筑墙的第一天,对所有人说了一句话。

“墙外,是乱世。”

“墙内,是家。”

仅仅八个字,便点燃了所有人心中,最原始,也最炙热的火焰。

“落!”

墙头上,传来赵沐笙沉稳而有力的声音。

随着他手势的落下,那块巨大的合龙石,终于“轰”的一声闷响,完美地,嵌入了墙体最后的缺口。

严丝合缝。

刹那间。

那喧嚣了整整二十天的工地,陷入了一种奇异的,绝对的寂静。

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。

拉绳的,扛石的,搅拌泥浆的。

所有人都抬起头,怔怔地,看着那道终于连成一体的,蜿蜒的墙。

它不算高,只有三米。

它不算雄伟,只是用最普通的石头和木料混合砌成。

它甚至有些歪歪扭扭,带着一种手工造物的粗糙。

可就是这道墙。

它像一道坚不可摧的堤坝,将墙外那冰冷的,充满了死亡与绝望的乱世,彻底隔绝。

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,颤抖着,伸出那双布满了老茧和泥土的手,轻轻地,抚摸着冰冷而坚实的墙面。

他的嘴唇哆嗦着,浑浊的老眼里,有泪水,汹涌而出。

“墙……墙……”

他想说什么,却激动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,最终,竟是“扑通”一声,跪倒在地,嚎啕大哭。

这哭声,像一个信号。

瞬间,引爆了所有人的情绪。

“呜呜呜……俺有家了……俺终于有家了!”

一个壮汉扔掉手中的锤子,抱着身边的人,哭得像个孩子。

“娘!你看到了吗!我们再也不用怕了!”

一个年轻人跪倒在地,朝着家的方向,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。

哭声,在人群中蔓延开来。

那不是悲伤的哭泣。

那是一种,在无尽的黑暗中,终于看到第一缕曙光时,那种劫后余生的,极致的宣泄!

那是一种,将自己的性命,与这片土地,与这道高墙,彻底融为一体的,极致的归属感!

赵沐笙站在墙头,静静地看着这一幕。

他没有阻止。

他知道,这种情绪,需要释放。

他转过身,看向墙外。

墙外,是连绵的太行山脉,依旧覆盖着残雪,广阔,荒凉,危机四伏。

而他的脚下,这道并不算高的墙,却像一道天堑。

划分了两个世界。

“毕老。”

赵沐笙开口。

毕湛从人群中走出,他没有哭,但那双老眼,却红得吓人。

“道师,有何吩咐?”

“按照图纸,在墙体的四个拐角,建立了望塔。我要让我们的眼睛,能看到十里之外!”

“是!”毕湛重重点头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