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章 权臣之路(1/2)
曾经属于曹爽一党的印记被迅速抹去,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更为深沉、更为冷酷的秩序。
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尚未完全散去,新的权力架构已然在废墟上开始筑建。
皇宫,德阳殿。
往日虽被曹爽把持,尚存几分虚假的喧闹,此刻却静得可怕。
年幼的皇帝曹芳,穿着过于宽大的龙袍,坐在那冰冷的御座上,小小的身躯几乎要陷进去。
他低着头,不敢看丹墀之下,那个穿着紫色朝服,身形并不高大,却仿佛笼罩了整个大殿的身影。
司马懿垂手而立,姿态看似恭谨,但微微抬起的下颌,以及那双扫视群臣时不带丝毫温度的眼睛,让每一个与他目光接触的官员,都不由自主地垂下头去,脊背发寒。
他身后,司马师、司马昭按剑侍立,如同两头年轻的豹子,眼神锐利地审视着殿中的每一个人。
“陛下。”
司马懿开口,声音平稳,甚至带着一丝疲惫,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,不容置疑。
“前大将军曹爽,专权乱国,罪证确凿,已伏国法。然,国不可一日无相,军不可一日无帅。”
他微微侧身,面向群臣,仿佛在陈述一个既成事实。
“今,蜀寇窃据长安,虎视河洛;东吴狼子野心,屡犯边疆。此诚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也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站在班列前列,面色复杂却沉默不语的蒋济、高柔等人。
“老臣受先帝托付,忝为太傅,值此危难,不敢惜身。当竭尽驽钝,以安社稷。”
他再次转向曹芳,微微躬身:
“请陛下,为江山计,为黎民计,准老臣所请。”
他没有说请什么。
但殿内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什么。
短暂的、令人窒息的沉默后,一名早已被司马懿笼络的官员,率先出班,高声奏道:
“太傅功高盖世,德隆望重,当此危局,非太傅不足以稳定朝纲,抵御外侮!臣恳请陛下,拜太傅为丞相,总领国政!”
有了第一个,便有第二个,第三个……
附和之声渐起,如同潮水般淹没了大殿。
蒋济嘴唇动了动,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,闭上了眼睛。
高柔等人,或面无表情,或眼神挣扎,却无一人出声反对。
曹芳吓得往御座里缩了缩,求助般地看向身旁的内侍,那内侍却早已低下头,不敢与他对视。
他只能怯生生地,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:
“准……准奏……”
仪式进行得很快,甚至有些仓促。
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必要的程序。
丞相的印绶,很快被送到了司马懿手中。
紧接着,是加九锡的殊荣——车马、衣服、乐县、朱户、纳陛、虎贲、斧钺、弓矢、秬鬯。
每一项,都是人臣极致的荣耀,也往往是……篡逆的前奏。
司马懿一一“谦逊”地接受,脸上看不出喜怒。
最后,是都督中外诸军事的符节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