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马谡的妙计(1/2)
马谡与王平率领一万蜀军,一路急行,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——街亭。
眼前的地形,与地图上所绘并无二致。一条不算宽阔但至关重要的官道,如同纤细的命脉,穿行于陇山余脉形成的谷地之中。
官道两侧,地势渐高,尤其是南侧,一座山丘拔地而起,虽不算极其险峻,但视野开阔,确实能俯瞰整个谷道及远处的部分平原。
马谡勒住战马,手搭凉棚,仔细打量着周围环境。
连日赶路的疲惫,被眼前这“理想”的布防地形一扫而空。
他脸上不禁露出了智珠在握的笑容,连日来在心中盘桓、对丞相“当道扎营”之令潜藏的那一丝不以为然,此刻彻底涌了上来。
“子均,你看此地如何?”
马谡扬鞭指向南侧的山丘,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。
王平紧随其后,他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习惯性地用他那双久经沙场、更信赖实地观察的眼睛,仔细审视着每一个细节。
他看到了山丘的高度带来的视野优势,但更看到了山势的陡峭,看到了山上林木稀疏,岩石裸露,更重要的是,他侧耳倾听,却未闻附近有溪流潺潺之声。
“马参军,”王平抱拳,语气沉稳而带着忧虑,“此地形势,确如丞相所虑。当道下寨,扼守咽喉,深沟高垒,纵有数万敌军,亦难轻易通过。若依丞相明令,在此处立营,最为稳妥。”
马谡闻言,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,他摇了摇头,用一种带着优越感的口吻说道:“子均啊,你久在行伍,勇猛可嘉,然于兵法精要,尚欠深究。”
他抬手指点着那南山,侃侃而谈,仿佛眼前已不是荒山,而是他施展才华的舞台:“兵法有云:‘居高临下,势如破竹。’又云:‘凭高视下,其势崩也。’你看此山,雄踞道旁,视野无碍。我军若屯兵于此,依山结营,魏军来时,我便可窥其全貌!其步卒仰攻,我以弓弩元戎射之,如射活靶!其骑兵虽利,于山坡之上亦难驰骋!此乃以逸待劳,以一当十之绝佳地势!岂不胜于在那平坦官道之上,立营硬抗,被动挨打?”
他越说越觉得自己的思路清晰正确,语气也愈发激昂:“丞相命我守街亭,乃托付重任于我!我马谡岂能墨守成规,只知机械执行‘当道扎营’四字?当此良机,正应灵活变通,出奇制胜,方不负丞相知遇之恩,方能建不世之功!若只是当道死守,即便守住,亦不过是按图索骥,有何功劳可言?我要的,是全歼来犯之敌,让司马懿、张合之辈,知晓我马谡的厉害!”
王平听着马谡这番引经据典、慷慨激昂的“高论”,心头却如同压上了一块巨石,越来越沉。他急声道:“将军!万万不可!末将虽读书不多,但也知‘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’,更知‘军无辎重则亡,无粮食则亡,无委积则亡’!此山之上,林木稀疏,难以就地取材加固营寨,更致命者,山上并无水源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