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蜀汉:从刘备脚臭开始 > 第80章 拜师

第80章 拜师(2/2)

目录

“那……那就稳扎稳打,步步为营?”

“若军情紧急,后方催促进军呢?”

刘禅哑然。

陈到便会借此讲解情报的重要性,先锋的职责与风险,以及如何在各种压力下做出相对最优的抉择。

有时,陈到会带他观看白毦兵的小规模对抗演练。在演练结束后,他会让刘禅去询问普通士卒的感受。

“刚才冲锋时,你怕吗?”

“报告殿下!有点怕,但看到弟兄们都上了,就不能怂!”

“你觉得咱们的阵型哪里可以改进?”

“这……俺觉得左边盾牌再靠前点可能更好……”

通过这些朴素的对话,刘禅逐渐明白,兵法并非纸上冰冷的线条和符号,而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、有恐惧有勇气的生命共同谱写的壮歌。

陈到反复向他灌输一个核心思想:“殿下需谨记,知兵非为好战,善战终为安民。兵戈乃凶器,圣人不得已而用之。我辈执掌兵权,非为炫耀武力,涂炭生灵,而是以战止战,以杀止杀,为我大汉百姓争得一片能安居乐业的太平江山。穷兵黩武,纵有项羽之勇,终难免垓下之围;体恤士卒,洞察形势,方是长治久安之道。”

这些观念,与诸葛亮教导他的“修身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儒家理念相互印证,渐渐在刘禅年轻的心中沉淀下来。他虽然天资不算聪颖,性情也略显懦弱,但在陈到这般耐心而务实的教导下,对军事不再是完全的陌生和畏惧,开始有了些模糊的概念和基本的判断力。

一次,刘备悄然来到演武场外围,远远看着陈到正指着沙盘,对认真聆听的刘禅讲解着什么。阳光洒在两人身上,一个沉稳如山,一个稚嫩却专注。刘备的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复杂的笑容,他对身旁的诸葛亮低声道:“孔明,你看阿斗……似乎比在宫中读书时,精神了许多。”

诸葛亮轻摇羽扇,微笑道:“叔至因材施教,授之以渔而非鱼。殿下能明‘知兵不好战’之理,便是最大的收获。此乃国家之福。”

然而,在这看似和谐的教导场景之外,阴影始终存在。陈到能感觉到,来自魏吴的窥探目光并未因太子的到来而减少,反而可能更加密集。他教导刘禅的每一个瞬间,或许都正通过某种不为人知的渠道,传递到许都洛阳和建业的案头。

刘禅的成长,牵动着蜀汉的未来,也必然成为敌人计算中的重要变量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