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还是走到了这一步(1/2)
建安二十五年,冬。
凛冽的北风如同裹挟着无数冤魂的哭嚎,席卷过中原大地。
许都,这座曾经名义上的汉室都城,此刻却沉浸在一片诡异而压抑的“喜庆”之中。
宫阙依旧巍峨,只是那飘扬的旗帜,悄然从汉家的赤色换成了曹魏的玄黑。
崇华殿前,百官“肃立”,鸦雀无声。
只是那沉默之下,是无数颗或惶恐、或麻木、或激动、或悲愤的心。
汉献帝刘协,身着早已不合身的帝王冕服,脸色苍白如纸,在两名面无表情的魏宫宿卫“搀扶”下,如同提线木偶般,一步步走上那为他人生最后一场大戏搭建的高台。
他的手中,捧着的不是传国玉玺,而是一卷沉重的、决定四百年汉室命运的禅让诏书。
曹丕,身着崭新的帝王冠冕,站在台下,嘴角噙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志得意满。
他身后,华歆、王朗等“劝进功臣”们,脸上堆满了谄媚与即将分享权力的兴奋。
仪式在一种近乎荒诞的庄重中进行。
刘协用颤抖的声音,念着那些他自己都不相信的“天命靡常,惟归有德”的鬼话,将象征天下的玉玺,递向了那个他名义上的臣子,实际上的囚禁者。
曹丕接过玉玺,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,眼中最后一丝顾忌也烟消云散。
他转身,面向台下跪倒的百官,面向这片即将改姓的江山,朗声宣告,声音透过寒冷的空气,传遍宫阙:
“皇天上帝,后土神只,眷顾降命,属丕于魏……汉室陵迟,世失其序……今追踵尧典,禅位于魏王!”
“万岁!万岁!万万岁!”
山呼之声响起,却透着几分虚浮与杂乱。
曹丕志得意满,改元黄初,定国号为魏!
历时四百余年的西汉、东汉,在这一天,以一种屈辱的方式,在法律意义上,宣告终结!
……
消息如同带着冰碴的寒风,以最快的速度吹向了西南,狠狠撞入了成都城。
“砰!”
刘备一拳砸在案几上,坚硬的木案竟被砸出一道裂痕!
他猛地站起,身躯因极致的愤怒而微微颤抖,原本病后初愈略显苍白的脸,此刻涨得通红,那双总是带着仁德宽厚光芒的眼睛,此刻燃烧着前所未有的怒火与悲痛!
“国贼!曹丕逆贼!安敢如此!安敢如此!!!”
他的咆哮声在宫殿中回荡,带着撕心裂肺的痛楚,“高祖皇帝!光武皇帝!不肖子孙刘备……无能啊!!!”
他跌坐回榻上,双手掩面,肩头耸动,竟有压抑不住的呜咽声从指缝中漏出。
那不是作伪,是真正源自血脉、源自信念的锥心之痛!
殿内侍立的宦官、宫女无不跪伏在地,瑟瑟发抖。
诸葛亮、陈到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核心重臣被紧急召入宫中。
每个人脸上都笼罩着浓重的阴霾和熊熊燃烧的怒火。
“大哥!”张飞环眼赤红,声若雷霆,震得殿瓦似乎都在作响,“还等什么!点齐兵马,杀奔许都!宰了曹丕那狗崽子,把陛下……把汉帝救回来!”
关羽丹凤眼眯成一条缝,寒光四溢,抚着长髯的手青筋暴起:“篡汉逆贼,人人得而诛之!羽,请为先锋!”
就连一向沉稳的赵云,也紧握剑柄,语气沉痛:“陛下,汉室倾覆,天下震动,我辈若不为汉室执旗,何人执旗?”
陈到心中亦是波澜汹涌。
他虽然来自后世,深知这是历史必然,但身处这个时代,感受着刘备等人那发自肺腑的悲愤与忠诚,依旧被深深震撼。
他知道,一个旧时代结束了,而一个新时代,必须由他们亲手开启!
诸葛亮羽扇轻摇,但频率比平时快了许多,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。
他深吸一口气,出列躬身,声音沉痛而坚定:“陛下!曹丕篡逆,人神共愤!然,此刻举国哀恸,非仅因汉室之亡,更因天下正朔之悬空!国不可一日无君,民不可一日无主!
当此存亡绝续之际,臣等……恳请陛下!为天下苍生计,为汉室江山计,承继大统,正位续统!”
“臣等恳请陛下承继大统,正位续统!”
陈到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及殿内所有大臣,齐刷刷跪倒在地,声音汇聚成一股坚定的洪流!
刘备抬起头,脸上泪痕未干,眼中却已燃起一种决绝的光芒。
他缓缓站起,目光扫过每一位臣子,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:
“曹丕逆贼,篡夺神器,天地不容!备,虽德薄,乃中山靖王之后,孝景皇帝玄孙!今汉室倾颓,社稷无主,备……不敢爱身,当效法光武,再续汉祚!”
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,剑锋指天,声音如同宣誓,响彻大殿:
“传朕旨意!即日起,于成都南郊设坛祭天!告慰高祖、光武及汉室列祖列宗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