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蜀汉:从刘备脚臭开始 > 第42章 锦囊妙计

第42章 锦囊妙计(1/2)

目录

赵云与陈到刚刚做出分兵驰援的艰难决断,军营中马蹄奔腾,甲胄铿锵,救亡的锋矢已然蓄势待发。
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!

又一匹快马,如同从时间缝隙中挤出,以近乎燃烧生命的姿态,冲入了即将关闭的城门!

马背上的骑士几乎与坐骑同时瘫倒,却用尽最后力气高举着一个醒目的、绣着阴阳鱼图案的锦囊!

“丞…丞相…八百里…加急…锦囊…呈…呈张将军、陈将军…” 骑士说完,便彻底昏死过去。

“丞相的锦囊!” 正准备出发的陈到猛地勒住战马,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!

赵云亦是神色一凛,快步上前,亲手取过那枚沉甸甸的、仿佛蕴含着无限智慧的锦囊。

此时,闻讯赶来的张飞正好大步流星地冲入校场,他本已整顿好部分亲卫,准备与陈到一同北上,脸上犹自带着未能尽攻秭归的愤懑与对汉中危局的焦灼。

“子龙!叔至!怎么回事?还不出发?!” 张飞声若洪雷。

“三将军,丞相有锦囊送至!” 陈到迅速将锦囊奉上。

张飞一愣,一把抓过锦囊,粗大的手指有些笨拙却又急切地扯开丝线,取出了内里的绢帛。赵云和陈到立刻围拢过来。

帛书展开,上面正是诸葛亮那熟悉而从容的笔迹,似乎早已预料到此地的困境与抉择,内容条理清晰,直指核心:

“飞、到、子龙共览:” “汉中惊变,亮已尽知。曹真十万众,非为佯动,乃欲绝我社稷之根。阳平关烽火,非文长一人可御。然东线骤变,牵一发而动全身,不可不慎。”

“亮之策如下:”

“其一,夷陵乃东出之匙,绝不可弃! 着子龙为主将,总督东线诸军事。飞、到北上后,子龙即刻收拢兵力,固守夷陵城及周边峡口要隘。予你之兵,约三万五千,粮草军械,亮已令李严加速调运。子龙需深沟高垒,以守代攻,纵陆逊倾巢来犯,亦需将其拒于夷陵之下!夷陵在,则我军进退有据,江东永无宁日!”

“其二,救兵如救火,然不可自乱阵脚。 着飞、到二将,不必全军北返。即刻率领军中最为精锐之部,含白毦兵主力、所有骑兵及轻装锐卒,组成快速驰援兵团,兵力约在一万至一万五千。

轻装简从,只携十日干粮及必要弩箭,取道房陵、上庸险峻小路,以最快速度,直插汉中战场!此行贵在神速,贵在精锐,务必打乱曹真部署,缓解阳平关压力!”

“其三,国内之事,亮自当之。 成都已尽起预备之兵,亮亦会亲自调度后续援军及粮草,经米仓道源源不断输往汉中。李严处,亮已严令催促,绝无拖延。飞、到只需专注于前方战事,与文长内外夹击,破敌建功!”

“其四,东吴之反应,亮已预判。 陆逊非庸才,必察觉我军动向,或会反扑。然子龙善守,夷陵新得,士气可用,加之江东援军新至,部署未周,陆逊纵然来攻,亦难骤下。飞、到不必忧虑后方,专心北向即可。”

“社稷存亡,在此一举!望三位将军,以国事为重,摒弃杂念,依计而行!亮在成都,静候佳音!”

锦囊中的策略,与赵云、陈到方才的紧急决断惊人地相似,却又更加周密、清晰,并且赋予了绝对的权威和分工!

尤其是明确划分了赵云守、张飞陈到攻的职责,并给出了具体的兵力配置和行军路线,仿佛诸葛亮远在千里之外,却已对夷陵的兵力、粮草、乃至将领心态都了如指掌!

这种算无遗策的掌控力,让在场三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与心安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