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许都阴云(2/2)
一番话,说得殿内众人纷纷点头。
连曹真也觉得此计老辣稳妥,胜过自己直接硬碰硬的方案。
刘晔补充道:“仲达之言甚善。此外,陛下还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,秘密前往江东…”
曹丕眼中一亮:“子扬是说?”
“示好,亦或是…怂恿。”
刘晔微笑道,“告知孙权,我大魏愿与其共抗刘备这个‘汉室僭越之贼’,至少可在北线为其牵制蜀汉兵力。
如此,既可让孙权安心与我大魏‘合作’,更能坚定其死守秭归、与刘备血战到底之决心!让蜀吴两家,流尽最后一滴血!”
“好!好!好!”
曹丕抚掌大笑,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操弄棋局、俯瞰众生的得意。
“仲达、子扬,真乃朕之良谋!就依此计!”
他猛地收敛笑容,目光锐利,一连串命令脱口而出: “诏令:骠骑大将军司马懿,即刻前往长安,总督陇右、关中诸军事,虚张声势,佯攻汉中,务必让诸葛亮不敢动弹!”
“诏令:征南大将军曹真,率精兵五万,出宛城,进逼上庸、西城!给朕狠狠地打,若能迫使刘封投降,朕重重有赏!”
“诏令:尚书令陈群,择选能吏,筹备粮草军械,供应两路大军,不得有误!”
“再派密使,持朕亲笔信,星夜前往建业,面见孙权…他知道该怎么说!”
“臣等领旨!”
众人齐声应诺,眼中都闪烁着嗜血与兴奋的光芒。
中原这头沉睡的巨兽,终于再次亮出了锋利的獠牙,准备趁着南方二虎相争之际,狠狠地撕咬下一块肥肉,甚至…
将两只伤痕累累的老虎,一并吞下!
曹魏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。
无数的兵马调动,无数的粮草汇集,从中原大地向着西线、南线两个方向涌动。
尽管曹魏的行动尽可能隐秘,但如此大规模的军事部署,不可能完全瞒过所有人的眼睛。
数日后,荆州,夷陵。
蜀军主力已退回城内,正在紧锣密鼓地休整、肃清周边、打造器械。
陈到负责的白毦兵游弈军,如同幽灵般在秭归城外活动,不断送来骚扰成功的战报。
这一日,陈到正在校场督促白毦兵进行针对性的山地攻坚训练,一名亲兵领着一位来自成都方向、风尘仆仆的军情司密探匆匆赶来。
“将军!成都急件!军师亲启,嘱您与三将军同阅!”
密探压低声音,递上一封蜡封密信。
陈到心中一凛,接过信,挥手让密探下去休息。
他快步走入旁边军帐,恰好张飞也闻讯赶来。
“孔明来信?说了啥?是不是大哥催咱们赶紧打秭归?”张飞嚷嚷着。
陈到拆开蜡封,取出信笺,与张飞一同观看。
信是诸葛亮亲笔所书,内容却让两人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!
信中详细叙述了曹魏近期异常的大规模军事调动:司马懿前往长安,曹真兵出宛城向上庸施压…
诸葛亮判断,曹丕此举,意在趁蜀军主力东出、国内相对空虚之际,在北线施加巨大压力,进行战略牵制,甚至可能意图夺取上庸等地!
“狗日的曹丕!趁火打劫!”
张飞看完,气得破口大骂,“就知道这群魏狗没安好心!”
陈到的心也沉了下去。
他最担心的情况之一,果然发生了!
北伐中原是长远目标,但现在,若曹魏真的在北线大举进攻,无论是汉中还是上庸有失,都将对蜀汉造成致命打击!
刘备和诸葛亮绝不可能无视!
“军师在信中言道,”陈到声音低沉,“他已加强汉中防务,并紧急调集预备兵力增援上庸方向。
然…曹真来势汹汹,上庸守将…恐压力巨大。军师提醒我等,东线战事,恐需更为谨慎,需做好…必要时抽调兵力回援,或迅速解决秭归战事的准备。”
帐内陷入一片沉默。
刚刚取得大胜的喜悦,被这来自北方的沉重阴云彻底笼罩。
前有坚城秭归和正在源源不断获得增援的陆逊。
后有蠢蠢欲动、亮出獠牙的巨兽曹魏。 蜀汉,仿佛一下子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巨大战略困境之中。
张飞喘着粗气,环眼怒睁,却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。
强攻秭归的风险更大了,但拖延下去,北线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。
陈到走到帐口,望向西北方向,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,看到曹魏大军滚动的烟尘。
“曹丕…司马懿…”他喃喃自语,拳头缓缓握紧。
原本相对明朗的东征局势,骤然变得复杂无比,凶险万分。
一场局限于荆州西部的战役,正在演变为一场关乎三国气运走向的宏大博弈。
而身处漩涡中心的他们,下一步,该如何落子?
冰冷的危机感,如同峡江的寒风,灌满了军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