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明暗交织(1/2)
蜀汉章武四年,十月。
夷陵城下的僵持,并未消磨掉蜀军的锋芒,反而将一种焦灼的压力转化为更具目的性的行动。
连绵的汉军营寨中,不再是单纯的操练和骂阵,而是响起了另一种声音——此起彼伏的斧凿锯刨之声,混合着工匠的号子与监工的催促。
在营寨后方特意开辟出的巨大空地上,一座座“军工营”拔地而起。
粗壮的巨木从后方山区被源源不断运来,工匠和士卒们挥汗如雨,正在打造着一批令人望而生畏的战争巨兽。
高达数丈、需要数十人推动的冲车,巨大的撞槌头部包裹着铁皮,散发着冰冷的寒光;
如同移动高塔般的井阑,其高度甚至超过了夷陵城墙,工人们正在为其安装防护木板和射击平台;
数量更多的云梯被加宽加固,底部安装了防倾覆的支架;
甚至还有一些造型奇特、类似巨大弹弓的抛石机正在组装调试。
张飞每日都会来巡视进度,铜铃大眼中既有对这等攻城利器的期待,也有一丝不耐。
“快点!再快点!没吃饭吗?等着这些家伙什去撞开陆逊小儿的龟壳呢!”
他的咆哮声在工地上空回荡,工匠们更加卖力,却也暗自叫苦——
这等精良器械,岂是旦夕可成?
中军大帐内,气氛则更为凝练。
“强攻器械,乃堂堂正正之师,必不可少。既可施加持续压力,消耗守军精力物力,亦可在必要时发起决定性一击。”
陈到指着沙盘上夷陵城的模型,语气平稳。
“然,夷陵城坚,陆逊备战已久,纵有这些器械,强攻之下,我军伤亡必以千万计。故,必须另辟蹊径。”
他的手指并未指向城墙,而是点向了城池内部和周边。
“破城之道,非仅在外,更在内。白毦营‘风媒’与‘夜枭’已全力运转,目标有三。”
他看向刘备、诸葛亮和张飞。
“其一,水源。 夷陵城内用水,除部分水井外,主要依赖贯穿城内的‘清溪’及数条暗渠引入江水。若能找到其引水源头或暗渠路径,或污染,或断流,城内必生大乱。”
“其二,粮道。 陆逊虽储粮颇丰,然数万军民消耗巨大。其江南援粮,虽主要走水路,然是否完全无法切断?或其城内粮秣囤积之处,是否有隙可乘?若能源源不断焚其粮,其军心能稳几时?”
“其三,人心。 夷陵被围,城中必有惧战、思安者。尤其非江东本土之士卒、或是被强征之民夫。能否暗中联络,许以重利,寻其内应?甚至…散播谣言,制造恐慌,令其内部生疑?”
诸葛亮羽扇轻摇,颔首道:“叔至所言,切中要害。正奇相合,方为上策。明面上,攻城器械继续打造,伴攻不断,疲敌扰敌。暗地里,白毦锐士尽出,刺探其虚弱之处。双管齐下,令陆逊首尾难顾。”
张飞这次没有反驳,他摸着钢针般的胡须,瓮声瓮气道:“道理俺懂!就是这暗地里的勾当,忒不痛快!还得等多久?”
“翼德,”刘备开口了,声音沉稳,“欲速则不达。猇亭之胜,正在于叔至之‘奇’。夷陵比猇亭更坚,陆逊比孙桓更狡,岂能再指望一蹴而就?”
“朕有的是耐心。粮草之事,孔明与子龙会全力保障。你要做的,是管好器械打造,并选练一支锐士,待器械完备,或城内生变时,给朕第一个登上夷陵城头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