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关羽的转变(2/2)
末将深知,唯有绝对优势下的彻底胜利,方能真正告慰英灵,雪我国耻。
徒逞血气之勇,正中敌下怀,乃取败之道,亦是对君侯、对车骑将军、对所有战死同袍…最大的不负责。”
关羽静静地听着,良久,缓缓颔首。
他抬起左手,轻轻按在自己依旧使不上太多力气的右肩伤口处,那里似乎还在隐隐作痛。
“某…这一生,自负武勇,傲视群伦。
总以为手中青龙刀,足可斩尽天下奸邪,护我兄长大业。”
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自嘲与苦涩,“麦城一战…方知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。刚极易折,骄兵必败。非止武艺,谋略、人心、时势…缺一不可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再次变得锐利,那锐利却不再向外逼人,而是向内凝聚,如同经过千锤百炼后收敛了所有光华的神兵:
“大哥、孔明、子龙,还有你,叔至…所言所虑,皆是为国为民,老成谋国之言。某…并非不明事理之人。”
“东吴!吕蒙!陆逊!此仇,某一日不敢或忘!此恨,刻骨铭心!”
他的声音陡然带上了一丝金属般的颤音,左手猛地握紧,骨节发出轻微的爆响,但随即又强迫自己缓缓松开。
“然,某亦知,如今之势,确非倾力东征之良机。国力疲敝,水军未成,曹魏虎视…贸然复仇,若再有闪失,某…万死难赎其咎!”
他深吸一口气,仿佛要将那翻腾的仇恨强行压下,目光变得无比坚定,看向刘备,也看向陈到:
“大哥!陛下!‘两步走’之策,某…附议!”
“暂缓东征,先固根本,积蓄国力,某无异议!”
“然!”他话锋一转,那股属于武圣的傲然与决绝再次迸发,却不再是盲目的骄傲,而是基于清醒认知的自信与请战。
“待陛下决意东出之日!这先锋印,必须予某!某纵只剩左臂,亦要亲提青龙刀,为我大军斩将夺旗,第一个踏上江东之地!用吕蒙、陆逊之血,祭某青龙刀!雪我荆州之耻!此愿,望陛下成全!望叔至…鼎力相助!”
没有咆哮,没有激动,只有沉甸甸的、如同泰山压顶般的决心和承诺。
刘备看着自己这位脱胎换骨般的二弟,眼中闪过激动、心痛、欣慰交织的复杂光芒,重重点头:“好!云长!先锋印,朕为你留着!待来时,必让你亲手雪恨!”
陈到心中亦是震动不已。
他看到了关羽那被强行压抑却更加可怕的恨意,更看到了那份超越个人荣辱、基于残酷现实做出的理性抉择。
这样的关羽,不再是那个可能因骄傲而坠入陷阱的孤傲神将,而是一位真正能够统帅大军、承担国运的沉稳统帅!
这比张飞暂时的服从,更让他对“两步走”战略的成功,增添了数倍信心!
他郑重抱拳:“君侯放心!白毦所有渗透、情报、特种作战,皆为大军前驱,皆为君侯他日东出,扫清障碍,创造战机!末将在此立誓,必让君侯之青龙刀,饮尽仇寇之血!”
关羽深深看了陈到一眼,那目光中,第一次没有了前辈对后辈的审视,而是了一种平等的、甚至带有一丝托付的郑重。
“某,信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