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白眊的转变(2/2)
“襄阳城外三十里,魏军一处废弃烽燧的建材。”
老队率眼中闪过一丝得意,“从其燃烧残留和木质纹理看,此地潮湿,其所用木材多为松木,且防腐处理粗糙。若以我军新配的‘猛火油’罐攻击,燃效会比预估高三成。”
陈到缓缓点头。这就是他要求设立的“百工房”。
专门负责收集、分析、试验敌军的装备、物资、甚至建筑特点,从最细微处寻找敌人的弱点和己方战术优化的空间。
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,在关键时刻,就是决定成千上万人生死和战役胜负的关键!
最后,他来到“鹰巢”最底层,也是守卫最森严的区域——“夜枭”总部。
与以往单纯执行刺杀、破坏任务不同,如今的“夜枭”规模更大,分工更细。
除了传统的“血刃”负责攻坚刺杀、“影刺”负责渗透侦察外,新设了“玄鹄”负责长期潜伏、构建情报网、“鬼雨”负责散布谣言、策反敌将两组。
“玄鹄组三人,已成功以流民身份潜入建业,一人进入太守府为杂役,一人打入江东最大的漕运商行,另一人混入了为吴军制造军械的工坊。”
“夜枭”统领,一位面色苍白、仿佛从未见过阳光的中年人低声汇报,他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。
‘鬼雨’组散播的‘孙权欲割让江夏予魏以求援’的流言,已在江陵守军中引起小范围骚动,吴军已处决三名议论此事的士卒,反而坐实了传言。”
陈到沉默地听着,手指在冰冷的石壁上轻轻敲击。
白毦的转型,绝非一朝一夕之功。
从一支纯粹的战场尖刀,转变为如今集情报收集、分析、特种作战、心理战、反间谍于一体的综合战略力量,需要投入海量的资源,更需要打破常规的思维和魄力。
幸得诸葛亮全力支持,刘备无限信任,才能让他如此放手施为。
“告诉他们,”陈到终于开口,声音在地下密室中回荡,带着金属般的冷意,“潜伏者,如磐石,非生死关头,绝不妄动。”
“散谣者,如滴水,潜移默化,蚀其根基。我们的目标,不是在东吴身上割开多少伤口,而是…要让它的躯体从内部慢慢腐烂,待到王师东出之时,轻轻一推,便轰然倒塌!”
“明白!”
离开“鹰巢”时,天色已近黄昏。
寒风卷起校场上的尘土,远处传来新兵操练的号子声。
陈到回头望了一眼那座沉默的青石堡垒,它就像一头收敛了爪牙、蛰伏于地下的巨兽,正将无形的触角伸向魏吴的腹地,默默编织着一张巨大的死亡之网。
白毦,已不再是单纯的盾与矛。
它正在成为蜀汉这架战争机器的眼睛、耳朵,和黑暗中无声撕裂猎物的獠牙。
这种转变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,随之而来的责任和风险,也同样巨大。
陈到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,握紧了剑柄。
这条路,注定充满荆棘与黑暗,但他,别无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