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英魄祠(2/2)
在浩瀚如星海的识海深处,她清楚地“看”到,每当有一位忠诚于她的点化物,如“首戎”这般牺牲时,其意识本源并未彻底消散。
它们化作了一枚枚微如芥子的光点印记,静静地沉淀在她的识海之中,宛若等待召唤的星辰。
凤无涯心念一动,尝试着调动其中一枚刚刚沉淀、属于“首戎”的印记。
刹那间,一股微弱却无比精纯的意念顺着她与天地间的联系传递出去。
千里之外,南荒边境一座早已废弃了百年的烽燧,猛地腾起一股烈焰!
那火焰并非凡火,它在夜空中扭曲、凝聚,最终赫然组成了一个巨大而清晰的“守”字!
火光照亮了方圆十里,整整持续了三息,才轰然散去。
凤无涯豁然睁眼,眸中神光湛然。
“朕明白了……”她低声自语,嘴角勾起一抹惊心动魄的弧度,“从此以后,忠诚,不再是单向的枷锁。它是可以被铭记、被继承的力量。忠,是传承!”
朝议大殿之上,气氛凝重。
“陛下!霍斩岳公然叛国,屠戮同袍,虽最后有悔过之心,但国法无情!臣恳请陛下将其押赴市曹,明正典刑,以儆效尤!”一名御史大夫声嘶力竭地奏秉。
“臣附议!不杀霍斩岳,何以慰藉阵亡将士英灵?何以向天下交代!”
群情激奋,几乎所有保守派大臣都认为,这是一个维护皇权与法度尊严的绝佳时机。
凤无涯端坐于龙椅之上,神情淡漠地听着这一切,直到殿内声浪渐息,她才缓缓开口,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:“他叛的是一部早已不合时宜的旧法,而不是这片土地和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心。”
一句话,让整个大殿鸦雀无声。
“传朕旨意。”凤无涯的目光扫过众臣,“霍斩岳,赦其死罪,剥夺一切封号官爵,贬为‘戍边使’,终身镇守南荒,监视古门遗址,戴罪立功。”
这个决定已足够令人震惊,但更令人瞠目结舌的还在后面。
“命机庐子,收缴三千英魄战阵所有阵亡将士的残甲,熔铸为一面‘无名旗’,交予霍斩岳。”凤无涯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,“告诉他,带着这三千双眼睛,去看一个崭新的天下。他们会看着他,如何守护这片他曾想毁灭的土地。”
这哪里是惩罚?这分明是更沉重的枷锁,是永世不得解脱的责任!
数日后,南荒边境,古门遗址。
青藤儿蹦蹦跳跳地跑来,脸上满是新奇:“陛下,陛下快看!那些流浪的器灵,不知道从哪里找来好多碎瓦片,在地上拼了一个好大的字!”
凤无涯闻讯亲临,只见那片焦土之上,上百个形态各异、灵光黯淡的器灵,正自发地聚集在一起。
它们用残破的砖瓦,小心翼翼地拼凑出一个巨大而工整的——“和”。
一旁的煨娘看着这一幕,苍老的脸上满是感慨:“它们说,不管是妖,还是人,疼的时候,感觉都是一样的。”
凤无涯的目光越过那些器灵,落在不远处。
霍斩岳正蹲在地上,曾经握刀的手,此刻正笨拙地捻着一片草叶。
他身边,一个头上长着毛茸茸兽耳的半妖孩童,正睁着好奇的大眼睛,看他如何将草叶卷起,放在唇边,吹出断断续续、不成调却充满生机的曲子。
阳光洒落,将一人一妖的影子拉得很长,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与宁静。
凤无涯远远站着,没有上前打扰。
她轻声问身后的诏奴:“你说……朕是不是也该学着,不再把什么都扛在自己肩上?”
诏奴低着头,恭敬地回答:“陛下,您不是在扛,您是在照亮。以前,您是唯一的光,他们只能追随。但现在,他们看到光之后,终于学会自己走路了。”
凤无涯沉默了。
当夜,帝都上空,那只不祥的梦鸦再度啼叫,这一次,它的声音不再是低语,而是凄厉的嘶吼,响彻云霄:
“血契将易,主客颠倒!”
凤无涯猛地抬头,立于观星高台之上。
她看到,在遥远的天穹深处,一颗从未见过的星辰骤然亮起,它不像别的星辰那样圆润,反而呈现出一种诡异的、金色的竖瞳形态,正冰冷地俯瞰着人间。
她下意识地抬手,指尖抚过胸口。
那里,由万千忠魂意志汇聚而成的“誓愿印记”,正隔着衣衫散发着微不可察的暖意。
她对着那颗竖瞳星辰,一字一句,低声宣告,仿佛在对某个存在说话:
“你想换个主人?可笑。”
“朕的臣民,从来都不是你契约上的名字。”
话音未落,她识海中,那道代表着与未知存在契约的“连璟”双螺旋纹路,竟毫无征兆地平息了所有躁动。
一道璀璨的银光,顺着冥冥中的契约轨迹疯狂流转,最终竟穿透虚空,在凤无涯的掌心凭空凝聚——
那是一枚小小的、只有指甲盖大小、通体银亮,并且正在轻微“怦怦”跳动的心脏!
就在这银色心脏成形的瞬间,极远处,镇国佛骨塔之巅,那由佛骨舍利新生的金色竖瞳,仿佛感受到了什么,竟缓缓地、缓缓地垂下了视线。
夜风骤然转冷,吹得凤无涯的帝袍猎猎作响。
一场新的战争,已在无人知晓的层面悄然打响。
她的目光从深空收回,穿透无尽的黑暗,遥遥望向版图的尽头,落在了那片刚刚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南荒大地的轮廓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