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 > 第459章 福地祸心

第459章 福地祸心(1/2)

目录

江南有个临河古镇,名叫石塘镇,镇上多是同宗同源的宋氏族人。这宋家祖上曾出过知府,后来家道中落,到了宋廉这一代,已是寻常人家。宋廉父亲宋老爷子生前是镇上私塾先生,膝下两子,长子宋廉敦厚老实,次子宋明机灵精明。

这年腊月,宋老爷子染了风寒,一病不起。临终前,他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,气若游丝地说:“我死后,不必破费寻什么风水宝地,后山那块平岗地就好,兄弟和睦比什么风水都强...”话未说完,便咽了气。

兄弟二人悲痛欲绝,料理后事。按当地习俗,需停灵七日,第八日下葬。

头七刚过,宋明便对兄长道:“大哥,爹生前待我们恩重如山,咱们得找块风水宝地,让爹安息,也好福泽后代。”

宋廉皱眉道:“爹临终不是说了,后山平岗地就好吗?”

“那是爹怕我们破费!”宋明拍着胸脯说,“我认识一位风水先生,姓周,在县城很有名气,我明日便去请他来。”

宋廉本不愿违背父亲遗言,但见弟弟如此坚持,也不好反对,只得应允。

次日,宋明果然请来周先生。这周先生五十上下,尖嘴猴腮,眼珠滴溜转,拿着罗盘在宋家转了一圈,连连摇头:“寻常之地,只保平安,难有大富大贵。”

宋明忙道:“还请先生费心,寻个能兴旺家业的吉穴。”

周先生捋须道:“吉穴难寻,需踏遍周边山水,这酬劳...”

宋明抢道:“只要找到宝地,酬劳加倍!”

周先生这才露出笑容,拿着罗盘出门寻龙点穴去了。

宋廉见这先生满身铜臭,心中不喜,但碍于弟弟情面,只得由他们去。

三日后,周先生风尘仆仆回来,兴奋道:“找到了!十里外有处凤凰岭,山势如凤展翅,我寻得一处‘丹穴’,若将先人安葬于此,后代必出贵人,家业兴旺!”

宋明大喜,宋廉却犹豫道:“十里之遥,送葬不便,况且爹生前嘱咐...”

“大哥!”宋明打断他,“爹若在天有灵,见我们如此孝心,也会欣慰的。”

周先生也道:“此穴难得,若被他人占去,岂不可惜?”

宋廉终究拗不过,只得同意。

出殡那日,队伍行至半路,天色突变,乌云密布,雷声隆隆。抬棺的八仙见状,加快脚步。不料行至一处分岔路,宋明突然喊道:“往左走,周先生说那条路近些!”

众人转向左边小路,谁知没走多远,一条山涧横在面前,因连日小雨,水流湍急,木桥摇摇欲坠。

棺木沉重,八仙不敢冒险过桥,正犹豫间,天空一道闪电劈下,照得天地惨白。紧接着轰隆一声巨响,桥面断裂,落入急流。

送葬队伍乱作一团,宋廉急道:“快退回去!”

众人慌忙后退,慌乱中抬棺的杠子突然断裂,棺木重重落地,棺盖震开一道缝隙。

此时大雨倾盆,众人只得将棺木抬到附近山神庙暂避。宋廉见父亲遗体差点受损,心痛不已,对宋明道:“今日不宜下葬,先回镇上,择日再行。”

宋明虽不情愿,但见天气恶劣,也只能同意。

当夜,兄弟二人在灵堂守夜。三更时分,烛火摇曳,一阵阴风吹过,宋廉恍惚见父亲身影立于灵前,满面怒容,手指宋明,嘴唇翕动,似在斥责。

宋廉一惊,醒了过来,发现是南柯一梦。转头见宋明靠在墙上打盹,便没惊动他。

次日,宋明又请周先生来商议。周先生掐指一算,面色凝重:“昨日冲撞山神,需做三日法事化解,七日后才是下一个吉日。”

宋廉闻言,心中不安,劝道:“弟弟,不如就按爹的遗愿,葬在后山吧。”

宋明却道:“既已寻得宝穴,岂能半途而废?多等几日又何妨。”

宋廉见劝不动,只得由他。

法事做了三日,转眼又过了四天。这日傍晚,一位游方道人经过宋家,敲门化缘。宋廉心善,请道人进屋,奉上斋饭。

道人用餐后,看了眼灵堂,忽然皱眉道:“施主家中似有怨气萦绕,恐对先人不敬啊。”

宋廉一惊,便将前后经过告知。

道人摇头道:“风水之说,本是顺势而为。强求吉穴,违背先人意愿,已失孝道本心。贫道观你家气象,恐有祸事将至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