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3章 黑虎讨封(1/2)
民国初年,胶东半岛有个张家庄,庄里有个叫张老七的汉子,生得虎背熊腰,一脸凶相。此人年轻时是附近山上有名的土匪头子,后来受了招安,当上了县保安团的团长。那些年兵荒马乱,张老七手上沾了不少血,有仇家的,也有无辜百姓的。
这张老七有个怪癖,每逢初一十五,必独自一人到庄外五里处的山神庙里烧香祭拜,不许任何人跟随。有人说他是求山神保佑,也有人说他是在忏悔罪孽。
这年腊月十五,天寒地冻,张老七照例提着香烛供品往山神庙去。刚出庄子,天色骤变,乌云压顶,鹅毛大雪纷纷扬扬。张老七裹紧棉袄,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。
走到半路,忽然听见路边草丛里有窸窸窣窣的声响。张老七警觉地摸向腰间手枪,定睛一看,却是一只通体乌黑的大猫,体型比寻常家猫大上一圈,眼睛泛着绿光,正直勾勾地盯着他。
“原来是只野猫。”张老七松了口气,正要继续赶路,那黑猫却忽然开口说话了:“张团长,你看我像人还是像神?”
张老七吓了一跳,他行走江湖多年,也听过些精怪讨封的传说,知道有些修炼有成的动物会向人讨个“封正”,若说它像神,它便能修为大进;若说它不像,可能百年道行一朝散。
他本不是信邪的人,但眼前这事实在诡异,又想起自己作恶多端,心里发虚,便客客气气地回答:“仙家道行高深,自然是像神。”
黑猫闻言,眼中绿光大盛,身形似乎胀大了一圈,点头道:“张团长今日之恩,他日必报。”说罢,转身窜入草丛,消失不见。
张老七心里七上八下,匆匆到山神庙烧了香就回家了。
自那日后,张老七家中怪事连连。先是夜半常听到院中有虎啸般的声响,接着家中老鼠绝迹,连邻居家的鸡鸭都安然无恙,不再有黄鼠狼偷叼。更奇的是,张老七原本患有风湿腿痛,到了阴雨天就发作,如今却再也没犯过。
庄里有个姓李的瞎眼老太,年轻时做过出马仙,大家都叫她李仙姑。这日李仙姑摸到张老七家串门,刚进院门就站住了,侧耳倾听片刻,脸色大变:“张团长,你家宅中有仙家气息,还是虎仙一类,道行不浅啊!”
张老七心里一惊,便把路上遇黑猫讨封的事说了。李仙姑听罢连连跺脚:“坏了坏了!你这是遇上黑虎爷讨封了!它既受你封正,道行大进,如今来报恩了。可虎仙报恩,非同小可,它护你一时,将来必有所求啊!”
张老七将信将疑,但想到近日家中怪事,也不由得不信,忙问如何是好。
李仙姑道:“虎仙刚烈,既来报恩,断无赶走的道理。你好生供奉便是,只是切记,它若有所求,不可全应,须知人仙殊途,莫要牵扯太深。”
张老七便听了李仙姑的话,在家中立了个牌位,写上“黑虎大仙”,每日香火供奉。说来也怪,自供奉黑虎仙后,张老七官运亨通,不久又升了官,调到省城做了更大的官。
临行前,张老七特地到李仙姑家辞行。李仙姑嘱咐道:“省城人多眼杂,不比乡下,你切记两点:一不可骄横跋扈,二不可慢待仙家。”
张老七满口答应,带着家眷去了省城。
初到省城,张老七还谨记李仙姑的话,行事谨慎,对黑虎仙的供奉也不敢怠慢。但时间一长,见识了省城的繁华,结交了更多权贵,渐渐就把李仙姑的话抛在脑后。
这日,张老七参加一场宴会,酒过三巡,有人说起近日省城出现一桩奇案:富商赵百万家传的玉麒麟被盗,现场只留下几根黑色的动物毛发。
在座有个姓胡的局长,自称懂些玄术,拿起毛发端详片刻,惊道:“这非寻常动物毛发,倒像是得了道的仙家所留。”
众人哄笑,都说胡局长迷信。唯独张老七心里一动,想起家中的黑虎仙。
当晚回家,张老七酒意未消,对着黑虎仙牌位嘟囔:“仙家啊仙家,你若真神通广大,何不也弄些金银财宝来,让我更加风光?”
话音刚落,一阵阴风刮过,牌位前的香火猛地一亮。张老七吓了一跳,酒醒了大半,连忙上香赔罪。
第二天一早,张老七醒来,发现客厅桌上竟摆着赵家失窃的玉麒麟!他吓得魂飞魄散,正要藏起玉麒麟,门外忽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。
开门一看,竟是胡局长带着几个警察站在门口。
“张团长,有人举报你与赵家失窃案有关,恕我公事公办,要搜查一下。”胡局长皮笑肉不笑地说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