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 > 第441章 常三太爷失势

第441章 常三太爷失势(1/2)

目录

长白山下有个靠山屯,屯子最东头住着个老猎户姓赵,村里人都叫他赵老疙瘩。这赵老疙瘩五十来岁,一辈子没娶媳妇,就爱喝两口小酒,打点山鸡野兔。

这年腊月二十三,小年夜,北风刮得呼呼的,雪片子有铜钱那么大。赵老疙瘩从邻村喝酒回来,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。路过屯口的老槐树时,隐约看见树底下蹲着个黑影。

“谁啊?大冷天的不回家蹲这儿干啥?”赵老疙瘩眯着醉眼问道。

那黑影动了动,竟是个尖嘴长须的小老头,穿着件不合身的旧棉袄,冻得瑟瑟发抖。

“老哥,行行好,给口吃的吧。”小老头声音尖细,听着不像人声。

赵老疙瘩虽醉得厉害,心里却明白这冰天雪地的,真要是在外头冻一宿,非出人命不可。他本就心善,便道:“跟我回家吧,家里还有半壶酒,一块烤烤火。”

小老头千恩万谢地跟着赵老疙瘩回了家。

赵老疙瘩的屋子不大,泥坯房,茅草顶,但生起火炕来倒也暖和。他翻出些花生米、咸菜疙瘩,又烫了壶酒,两人就着炕桌对饮。

几杯酒下肚,小老头话多了起来:“老哥是实在人,不瞒你说,我不是凡人,是这长白山里的常仙,排行老三,人家都叫我常三太爷。”

赵老疙瘩醉眼朦胧地笑道:“你是常仙?那我就是胡三太爷喽!”

小老头正色道:“老哥别不信,我原本在山上也有洞府,受些香火。可这两年山里来了个外路的仙家,霸了我的地盘,抢了我的供奉。如今我无家可归,只能在屯子里流浪。”

赵老疙瘩只当是醉话,顺着他说:“那你就住我这儿吧,多双筷子的事。”

常三太爷感激不尽,当晚就在赵老疙瘩家住了下来。

第二天酒醒,赵老疙瘩发现那小老头早已不见,炕上留着一小撮灰白色的毛发。他这才觉得事情蹊跷,去问屯里最年长的七叔公。

七叔公听后捻着胡须道:“你怕是真遇上常仙了。咱这长白山历来有胡黄白柳灰五仙,常仙就是长仙,是蛇仙的尊称。那常三太爷我小时候听说过,据说很有些道行,保着这一方水土呢。”

赵老疙瘩将信将疑地回了家,却发现自家院里不知何时多了条白蛇,盘在柴堆上晒太阳。见他回来,那蛇抬起头点了三下,竟像是行礼一般,随后游走进草丛不见了。

打这天起,赵老疙瘩的运气突然好了起来。上山打猎总能碰上肥硕的野物,砍柴能挖到老山参,就连走路都能捡着钱袋子。更奇的是,他随口说句“明天想吃鱼”,第二天门口就会放着几条活蹦乱跳的大鱼。

屯里人渐渐都知道赵老疙瘩家来了保家仙,有事都来找他请教。赵老疙瘩本来大字不识一个,如今却能说会道,谁家丢了东西,他掐指一算就知道在哪儿;谁家人生病,他扯把草药就能治好。

常三太爷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。

“老疙瘩,帮我问问常三太爷,我家母猪不下崽是咋回事?”

“赵大哥,常三太爷能不能保佑我儿子考上学堂?”

“赵叔,我闺女中邪了,请常三太爷给看看!”

赵老疙瘩来者不拒,有求必应。常三太爷也确实灵验,几乎是有求必应。屯里人自发凑钱,在赵老疙瘩家旁边盖了座小庙,供上了“常三太爷”的牌位。

香火一天比一天旺,连外乡人都慕名而来。赵老疙瘩也阔气起来,泥坯房翻修成了青砖瓦房,一日三餐有酒有肉,俨然成了屯里的头面人物。

常三太爷的脾气却随着香火旺而渐长。起初还只是要些酒肉供奉,后来就要活鸡活鸭,再后来竟要起了血食。

“老疙瘩,今晚给我备只黑狗,要全黑的,一滴杂毛都不能有。”常三太爷附在赵老疙瘩身上吩咐道。

赵老疙瘩有些为难:“三太爷,屯里就七叔公家有条黑狗,跟了他七八年了,这...”

“怎么?我保你们风调雨顺,要只狗都不行?”常三太爷声音尖利起来。

赵老疙瘩不敢违抗,只好去七叔公家软磨硬泡,花大价钱买下了那条黑狗。

当晚,常三太爷享用了黑狗血后,显得十分满意:“好,很好。明日有个外乡人会送来十两银子,你收下便是。”

果然第二天,有个外乡富商来还愿,说是常三太爷治好了他儿子的怪病,特地送来白银十两。

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,常三太爷要的供奉越来越重,允诺的回报也越来越大。赵老疙瘩起初还忐忑不安,后来也就习惯了。

这天,屯里首富钱满仓来找赵老疙瘩,神秘兮兮地关上门窗。

“老疙瘩,听说常三太爷能让人发财?”

赵老疙瘩得意地捋着新留的山羊胡:“那可不,你不是看见了么,我这房子,这吃喝,哪样不是三太爷赏的?”

钱满仓压低声音:“那我要是想发大财,三太爷能不能帮上忙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