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2章 聚宝盆与胡三爷(1/2)
民国初年,关东地界上有个叫赵家屯的小村庄,村里有个叫赵老三的货郎,三十来岁,为人机灵,走南闯北做些小买卖。
这年腊月二十三,赵老三从县城办年货回来,天色已晚,风雪交加。他急着赶路,抄了近道,走进了一片老林子。这林子当地人叫它黑风岭,传说有狐仙出没,平日里很少有人敢在夜间经过。
赵老三心里正打鼓,忽然看见前方有团黑影倒在雪地里。走近一瞧,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,衣衫单薄,面色青紫,已是冻得半死。
“老人家,醒醒!”赵老三连忙脱下自己的棉袄裹住老者,又从货担里取出酒壶,给老者灌了几口烧刀子。
半晌,老者缓缓睁眼,气息微弱地说:“多谢小哥救命之恩,老朽是山中修行之人,今日外出采药,不慎摔伤了腿。”
赵老三二话不说,将老者背起,说道:“这冰天雪地的,您老要是不嫌弃,先到我家将养几日。”
老者也不推辞,指点着方向,赵老三背着老者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林子里穿行。奇怪的是,明明是自己熟悉的路,今晚却觉得格外陌生,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,眼前竟出现一座雅致的宅院,青砖灰瓦,在这荒山野岭中显得极不寻常。
老者笑道:“这便是寒舍,小哥请进。”
宅院内温暖如春,与外面的冰天雪地判若两个世界。几名童子迎上来,恭敬地称老者为“胡三太爷”。赵老三心知遇到了仙家,却也不点破,只是更加恭敬。
胡三太爷设宴款待,席间山珍海味,皆是赵老三从未见过的美味。酒过三巡,胡三太爷拍手叫童子取来一物,却是个普普通通的粗陶碗。
“老朽身无长物,此碗赠与小哥,算是报答救命之恩。”胡三太爷将碗递给赵老三,“只需将一枚铜钱放入碗中,过一夜便可得一碗铜钱。切记,每日只能取一次,多则无效。”
赵老三将信将疑,接过碗收好。次日清晨,胡三太爷派人送他出山。赵老三回头一看,哪有什么宅院,只有茫茫雪地和几棵老树。
回到家,赵老三按捺不住好奇,当晚将一枚铜钱放入碗中。第二天一早,他惊讶地发现碗里果然堆满了铜钱,数了数,正好是一百枚。
赵老三欣喜若狂,但他谨记胡三太爷的嘱咐,每日只取一碗铜钱。不出半年,他便成了赵家屯数一数二的富户,盖起了青砖大瓦房,买了田地,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
消息传开,四邻八乡都说赵老三是走了大运,却不知他得了如此宝贝。
这年秋天,赵老三的堂兄赵福来串门。赵福在县城当铺做伙计,见多识广,一眼就看出赵老三暴富得蹊跷。几杯酒下肚,赵老三酒意上头,忍不住将宝碗的秘密说了出来。
赵福听罢,眼珠一转,计上心来:“老三啊,你可知道这碗的来历?这叫聚宝盆,可惜你这只是小号的。我听东家说,真正的聚宝盆,放金得金,放银得银,你这放铜钱只得铜钱,实在是浪费了。”
赵老三被说得心动,犹豫道:“可胡三太爷嘱咐过,每日只能取一次...”
“嗨!仙家说话都爱留一半,那是试探你呢!”赵福怂恿道,“你若敢多放,说不定这碗就能变成真正的聚宝盆!”
送走赵福后,赵老三辗转反侧,贪念渐起。第二天,他不再放入铜钱,而是将积攒的十两银子全部放入碗中,心想次日便能得到百倍回报。
一夜无眠,天刚蒙蒙亮,赵老三便迫不及待地去看碗。谁知碗中空空如也,连原本的十两银子也不见了踪影。他大惊失色,连忙又抓了一把铜钱放入碗中,可过了一夜,依旧什么都没有。
宝碗失灵了!
赵老三悔恨交加,却又不敢声张,只得硬着头皮过日子。好在之前积攒的家底尚在,日子倒也过得去。
转眼到了年关,赵老三去县城采办年货,回来时又经过黑风岭。忽然,他看见胡三太爷站在路旁,面色凝重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