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章 富户求子(2/2)
翌日一早,果然有人叩门。狐儿开门,见一中年汉子,自称是顾天翔旧日伙计,言说当年顾天翔有一笔账目存在城南当铺,特来告知。
狐儿依言前往,果然从当铺取回一包银两,足够母子数年用度。狐儿知是狐仙暗中相助,心中感激,却不知如何报答。
如此过了数年,狐儿已长成少年,在城中学堂读书,盼着有朝一日考取功名,重振家业。这年适逢大比之年,狐儿欲赴省城应试,却苦无盘缠。
这夜狐儿温书至深夜,忽觉困倦,伏案而眠。梦中再见那白衣老者。老者道:“恩公不必忧心盘缠,明日可往宅后老槐树下挖掘,自有所需。只是切记,他日富贵,不可生贪念,不可负初心。”
狐儿醒来,将信将疑,至宅后老槐下挖掘,果然掘得白银百两,恰好够赴考之用。狐儿朝空拜谢,收拾行装即日启程。
临行前,狐儿特往十里坡石龛处焚香祷告别,许下诺言:“若得高中,必重修龛庙,报答仙恩。”
省试毕,狐儿果然高中举人。捷报传回,乡里轰动。昔日疏远的亲戚故旧纷纷上门道贺,王氏喜极而泣。
狐儿归家后,第一件事便是兑现诺言,请工匠重修十里坡石龛,扩建为一座小庙,香火供奉。
这日狐儿正在庙中监督工程,忽见一青衣道人飘然而至。那道人生得仙风道骨,手持拂尘,绕着庙宇走了一圈,对狐儿道:“居士重修此庙,可是为报狐仙之恩?”
狐儿称是。道人摇头叹道:“居士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此间狐仙虽具神通,却终是异类。人狐殊途,过从甚密,恐非幸事。贫道观居士面带异气,已受狐祟侵扰,不如让贫道作法,断绝往来,可保无恙。”
狐儿正色道:“仙长差矣。狐仙于我家有恩,救父、医母、助我,若非仙恩,我顾家早已绝嗣灭门。人知恩图报,岂可因异类而负义?”
道人再三劝说,狐儿执意不从。道人叹道:“居士重义,可敬可叹。只是他日若生变故,可往城西玄妙观寻我。”言毕离去。
庙成之日,狐儿备下三牲酒礼,亲往祭拜。是夜,白衣老者入梦来见,满面喜色:“恩公守信重义,老感欣慰。如今恩报两清,尘缘已了,吾将归山修炼,望恩公珍重。”
狐儿醒来,若有所失。此后顾家果然再无狐仙踪迹,而家道日渐兴盛。狐儿次年进京赴考,得中进士,授官知县,携母赴任。为官清正,造福一方,后官至知府,生三子二女,皆聪慧有成。
顾知府晚年致仕还乡,常于子孙辈前讲述这段奇缘,必叹道:“世间万物,皆有灵性。人狐虽殊途,然知恩报恩,守信重义,理无二致。莫因异类而轻之,莫因利益而负义,此立身之本也。”
十里坡狐仙庙至今犹存,虽不再有灵异传闻,却成了当地人说古论今、劝人向善的去处。每逢初一十五,仍有香火不绝,也不知是祭狐仙,还是祭那段知恩报恩的人狐奇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