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2章 内部的文化冲突(1/2)
外部是大国博弈的惊涛骇浪,内部却也开始暗流涌动。“暗影”这支由不同背景、不同肤色、不同语言的亡命之徒组成的军团,在“毒蛇”和陈默的铁腕与金钱驱动下,虽然高效,却并非铁板一块。当外部压力稍缓,内部长期被压抑的矛盾和差异,便如同沙漠中潜藏的毒蝎,悄然露出了尾针。
冲突的导火索,源于一次例行的联合巡逻任务。
一支由东欧pc成员(以帕维尔麾下的克伦斯基等人为核心)、部分非洲轮换过来的老兵(以曾在刚果金作战的卡洛斯等人为代表),以及新近招募的几名本地叙利亚籍武装人员(由阿米尔引荐,负责向导和翻译)组成的混合小队,奉命巡查Fob西北方向一片相对平静但地形复杂的区域。
起初,任务还算顺利。东欧成员纪律严明,战术动作一丝不苟,始终保持着标准的警戒队形。非洲老兵们经验丰富,对野外环境适应力强,虽然沉默寡言,但眼神锐利,时刻留意着风吹草动。而本地招募人员,则凭借对地形的熟悉,指引着队伍避开了一些可能的危险区域和流沙。
然而,随着正午临近,沙漠的酷热如同无形的烙铁,炙烤着大地和每一个人的神经。温度飙升,热浪扭曲着视线,干燥的风卷起沙尘,无孔不入地钻进装备的缝隙,刺痛着皮肤和黏膜。
**第一道裂痕:信仰与蔑视。**
在经过一片荒废的村庄时,队伍短暂休息。一名本地招募人员,名叫贾巴尔的年轻男子,走到一处断墙的阴影下,面朝麦加的方向,铺开一块简陋的毯子,开始进行午祷。他口中念念有词,神情虔诚而专注。
这本是司空见惯的场景,但在某些人眼中却格外刺眼。
“又在向他那不存在的神灵祈求什么?”一个带着浓重俄语口音的英语声音响起,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讥讽。说话的是克伦斯基手下的一名pc,名叫伊万,身材魁梧,剃着光头,脸上有一道狰狞的疤痕。他来自车臣战场,对与宗教极端主义相关的任何符号都抱有近乎本能的敌意和蔑视。
另一名东欧成员,来自乌克兰的谢尔盖,也嗤笑一声,用俄语嘟囔道:“也许在祈求他的真主赐给我们空调和冰镇伏特加?” 引来几名东欧同伴的低笑声。
贾巴尔听到了议论,祈祷的动作微微一滞,眉头皱起,但强忍着没有发作,继续完成他的仪式。
但冲突并未平息。非洲老兵卡洛斯,一个身材高大、皮肤黝黑的前刚果部族战士,用带着口音的英语瓮声瓮气地对伊万说:“嘿,大个子,尊重别人的信仰。在这见鬼的沙漠里,有点寄托不是坏事。”
伊万斜睨了卡洛斯一眼,他对这些来自“黑非洲”的同行同样缺乏好感,认为他们战术素养粗糙,纪律性差。“寄托?”伊万嗤之以鼻,“我的寄托就是手里的枪和兜里的美金!只有弱者才需要虚幻的神灵来安慰!”
卡洛斯的脸色沉了下来,他所在的部族也拥有自己的传统信仰。伊万的话无疑是一种冒犯。他站起身,高大的身躯带来一股压迫感:“你说谁是弱者?”
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。本地招募的几名人员也停止了祈祷或休息,警惕地看着这边。东欧pc们则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武器,隐隐站到了伊万一边。非洲老兵们虽然人数较少,但也毫不示弱地聚拢在卡洛斯身后。
**第二道裂痕:环境与隔阂。**
“够了!”临时担任此次巡逻指挥的克伦斯基低吼一声,用凌厉的目光扫过伊万和卡洛斯,“都想上军事法庭吗?记住你们的身份和任务!”
克伦斯基的威望暂时压制了冲突,但裂痕已经产生。队伍重新上路后,气氛明显变得沉闷和隔阂。
东欧成员们自成一体,用俄语或乌克兰语低声交流,偶尔投向本地人和非洲老兵的目光带着疏离和不屑。
非洲老兵们则对沙漠环境抱怨渐多。
“这该死的沙子,比我家乡的红土难缠多了!”一个名叫穆索克的非洲老兵一边清理着枪管里的沙粒,一边抱怨,“到处都是沙子,没有树,没有水,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!真怀念在丛林里的时候。”
“还有这太阳,像要把人烤干。”另一个非洲队员舔了舔干裂的嘴唇,“我宁愿被雨淋透,也不想被晒成人干。”
他们的不适应体现在行动上,步伐不如东欧成员那样坚定迅速,对沙丘和戈壁的地形判断也远不如本地人灵活。
而本地招募人员,则开始表现出纪律散漫的苗头。负责侧翼警戒的贾巴尔和另一名本地队员,渐渐偏离了预定路线,被远处几头无人看管的骆驼吸引,似乎想去检查一下是否能捞点外快。直到克伦斯基通过对讲机严厉警告,他们才不情不愿地归队。
“这些该死的乡巴佬,眼里只有那几头骆驼!”伊万低声骂道,“一点职业军人的样子都没有!”
**第三道裂痕:命令与阳奉阴违。**
下午,巡逻小队按计划需要攀爬一座布满风蚀岩石的山丘,以获取制高点的观察视野。这是一个标准的战术动作,但对于已经疲惫不堪、且心怀怨气的队伍来说,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克伦斯基下令:“A组(东欧pc)左侧迂回,b组(非洲老兵)右侧掩护,c组(本地人员)跟随我从中路快速抢占山顶。”
命令清晰,但执行起来却变了味。
本地人员磨磨蹭蹭,抱怨山路难行。非洲老兵们对“掩护”任务理解有偏差,行动迟缓,未能有效占据有利射击位置。而东欧pc们在迂回过程中,发现了一条更便捷但稍微暴露的小路,为了尽快完成任务,未经请示便改变了路线。
结果,当克伦斯基带着本地人员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时,东欧pc们已经提前到达,正用一种“看笨蛋”的眼神看着他们。而非洲老兵们则还在半山腰,与想象中的“敌人”较劲。
“你们他妈的怎么回事?!”克伦斯基终于忍不住爆发了,用英语对着对讲机吼道,“b组!你们的掩护在哪里?!c组!你们是来沙漠观光吗?!A组!谁允许你们擅自改变路线?!”
对讲机里传来七嘴八舌的辩解,夹杂着不同语言的抱怨和咒骂。
“这鬼地方热得让人脑子发昏!”
“我们又不熟悉这种光秃秃的山!”
“那条路明明更快更安全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