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清乡计划(1/2)
秦雪宁交代的任务,像一块烧红的烙铁,烫在陈默的心头。清乡计划——这意味着烽火、鲜血和家园涂炭。他必须拿到它,不惜一切代价。
但这样的核心军事机密,绝不会出现在经济振兴委员会的日常文件里。它一定被锁在日军司令部或特高课最森严的保险柜中,由最忠诚的守卫看护。直接接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他不能蛮干,必须像过去一样,利用自己的身份和环境,从信息的缝隙中寻找机会。他的首要任务是确认计划的存在,并摸清它的大致轮廓和存放地点。
接下来的几天,陈默将自己“委员会顾问”和“狐”的角色发挥到极致。他比以往更频繁地出入委员会,更热络地与各方人员打交道,尤其是那些与日军后勤、物资调配部门有联系的日本顾问和中国官员。他请客吃饭,喝酒聊天,话题总是“不经意地”引向当前的局势和皇军的“丰功伟绩”。
机会出现在一次与主管后勤运输的日本顾问松下的闲聊中。几杯清酒下肚,松下的话多了起来,抱怨着近期运输任务的繁重和压力。
“唉,各地的物资需求都在增加,运力实在紧张。特别是通往苏南地区的几条主要线路,接下来几个月恐怕要完全为军事行动服务了,我们民用方面的调配更难了。”松下揉着太阳穴抱怨道。
苏南地区!陈默心中一动,这正是新四军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。他脸上露出同情和理解的表情,给松下斟满酒:“松下先生辛苦了!都是为了圣战嘛。不过……苏南那边,不是一直挺平静的吗?怎么突然需要这么大的运力?”
松下似乎意识到自己失言,含糊地说:“这个……是有些常规的部署和……清扫行动。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,是军部的命令。”他摆了摆手,显然不愿多谈。
“清扫行动”?这个词像电流一样击中了陈默。这很可能就是“清乡”的隐晦说法!虽然松下没有透露细节,但至少证实了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存在,并且时间点在“接下来几个月”。
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,但还远远不够。他需要更具体的信息:行动的确切时间、投入的兵力、主要的进攻路线、战术目标等等。
另一次突破,来自他与委员会里一个负责协调地方关系的中国官员老周的谈话。老周是本地人,消息灵通,三教九流都有接触。陈默借口想了解苏南地区的商业机会,向老周打听那边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。
老周压低声音说:“陈顾问,苏南那边,最近风声有点紧啊。我老家来的亲戚说,看到不少生面孔在测绘地形,还有当官的下来催粮催得特别急,说是要储备军粮。老百姓都在私下传言,怕是要打大仗了。”
地形测绘!催缴军粮!这些信息进一步印证了松下的说法,并且暗示行动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准备阶段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