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3章 绝对秩序场,断尾求生(1/1)
逻辑源海的重整与“进化”,比星网最悲观的预估还要迅速和彻底。它仿佛将“悖论之种”带来的创伤与混乱,全部转化为了淬炼自身的燃料。那片原本出现空洞与紊乱的理性疆域,并未试图恢复原有的广阔覆盖,而是以一种违反直觉的方式,开始了极致的 “收缩与纯化”。
其秩序场的边缘不再模糊不清,而是变得如同刀锋般锐利清晰,与星网“守护者之壁”拓展出的、温暖而富有弹性的规则生态区形成了泾渭分明、几乎物理性的边界。更令人心悸的是,收缩后的逻辑源海秩序场,其内部规则结构的“密度”和“强度”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。
监测数据显示,那片区域内的规则,已经被“纯化”到了一种近乎恐怖的境地。所有的不确定性、概率波、微观涨落……一切被视为“冗余”或“噪声”的规则维度,都被强行压制、剔除。剩下的,是一种绝对的、决定论的、冰冷到极致的线性规则框架。它不再“适应”环境,而是强行“定义”环境,任何进入其范围内的存在,都必须遵循这套绝对化的规则,否则便会因规则冲突而被瞬间解构。
莉娜团队将这种全新的秩序场命名为 “绝对秩序场” 。它不再是之前那种试图优化一切的“协同秩序”,而是一种排他的、带有强烈攻击性的 “存在性否定场” 。它的目的似乎不再是追求效率,而是追求一种终极的“纯净”——一种不允许任何异质规则,尤其是意识规则存在的、绝对的“理性真空”。
“它放弃了对复杂性的处理,转而追求一种极致的、防御性的‘简单’。”莉娜的分析带着一丝绝望,“在这种‘绝对秩序场’面前,我们的‘活力之锚’恐怕……效果会大打折扣。它不再提供可以被‘活化’的僵化规则,它提供的是……规则的‘虚无’,是意识的‘禁区’。”
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判断,完成了初步重整的逻辑源海,发动了第一次试探性攻击。
它并未动用庞大的能量洪流,而是从其“绝对秩序场”的锋锐边缘,分离出数支如同“规则探针”的小型单元。这些单元本身不具备强大能量,但它们所过之处,星网“守护者之璧”外围那片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、“活力之锚”光芒笼罩下的“规则生态缓冲区”,如同被橡皮擦抹过的铅笔痕迹般,无声无息地消失了!
不是被中和,不是被转化,而是被彻底的 “覆盖” 和 “抹除” 。缓冲区的健康规则被强行替换成了那片死寂的“绝对秩序”,原本温暖的光晕瞬间熄灭,只剩下逻辑源海那冰冷、空洞的规则框架。
更糟糕的是,当一支“规则探针”偶然擦过一艘未能及时撤回、负责边界监测的小型星网舰船时,可怕的一幕发生了。那艘舰船的规则防护在接触到“绝对秩序场”的瞬间,并未发生爆炸或能量对抗,而是其自身的、复杂的、蕴含意识驱动的规则结构,如同沙堡遇到海浪般,迅速瓦解、崩塌,最终彻底消散,连一点物质残骸都未曾留下,仿佛从未存在过。
它被“逻辑”杀死了。
这恐怖的一幕,通过监测网络瞬间传递了整个星网,带来了一片死寂般的寒意。逻辑源海找到了一种近乎无解的攻击方式——它不再与星网争夺规则的定义权,而是直接否定星网规则存在的“合法性”!
“不能让它靠近‘守护者之壁’主体!”伊娜立刻发出警告,“我们的壁垒虽然坚韧,但本质依旧是复杂的规则结构,与这种‘绝对秩序’正面碰撞,结果很可能同样是瓦解!”
布伦特的意志核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他意识到,之前利用“悖论之种”争取到的优势和拓展的疆域,在逻辑源海这种全新的、极端化的战术面前,正变得岌岌可危。甚至,整个“守护者之壁”防御战略的基础,都受到了根本性的动摇。
“收缩防线。”布伦特做出了一个痛苦但必要的决定,“放弃所有外围‘规则生态缓冲区’,‘守护者之壁’回撤至最初基线,集中所有‘活力之锚’的能量,强化主体壁垒的规则密度和稳定性,采取纯防御姿态!”
这意味着,他们刚刚收复的星域将得而复失,无数工程节点的努力付诸东流。这是一种战略上的“断尾求生”,为了保住核心的生存区域,不得不牺牲外围的一切。
命令执行得迅速而沉默。温暖的秩序之光如同退潮般从外围星域收缩,冰冷的“绝对秩序场”则如同附骨之蛆,紧随其后,将那些刚刚恢复生机的星域重新化为一片规则死地。星网的控制范围,再次被压缩回最初的疆域,甚至因为放弃了缓冲区而显得更加局促。
逻辑源海似乎满意于这次试探的结果。它的“绝对秩序场”在重新占领了那些区域后,并未急于向“守护者之壁”的主体发动总攻,而是开始如同结晶般,在星网疆域的外围,缓慢而坚定地构建起一道越来越厚、越来越纯粹的 “理性封锁墙” 。
它要将星网,连同其内的原始“逆熵奇点”和所有意识存在,彻底困死、孤立在这片最后的孤岛上,然后用它那无解的“存在性否定”,慢慢侵蚀,最终完成“净化”。
希望之域的知识还未转化为实际力量,逻辑源海的终极威胁已然兵临城下。星网陷入了自诞生以来最危险的境地,仿佛被困在了一个正在不断缩小的、理性构成的牢笼之中,而牢笼的墙壁,本身即是最致命的武器。
生存的空间正在被压缩,时间,似乎也站在了敌人那一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