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 铁律连心筑金桥,安危共担砺匠心(2/2)
这法子有点狠,甚至有点“损”,但无疑直击要害,抓住了工人最在乎的利益和工头的管理责任,把安全问题和收入直接挂上了勾。
这可不是他教过汪细卫的,完全是这小子自己琢磨出来的野路子,但却透着一股惊人的实用和果断。
半晌,李池卫猛地一拍大腿,声音响亮,把汪细卫都吓了一跳。
“好!就按你说的办!”李池卫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,那是一种带着欣慰和决断的笑。
“这事你牵头,我给你兜底。马上把各组的工头给我叫来!现在就开会!”
很快,各小组的工头们揉着惺忪睡眼或带着不解的表情,陆续挤进了这本就不宽敞的工棚。烟雾更浓了,空气也变得有些滞重。
汪细卫站在图纸前,面对这些大多比他年长、经验丰富的工头,一开始还有点紧张,但一想到那些血淋淋的可能,他的语气立刻变得坚定起来,清晰地将“连坐”式的安全奖惩制度说了一遍。
果然,话一出口,第一次听说这种处置方法。
“啥?一个人出事,全组扣钱?这……这不合规矩吧?”一个老工头首先嚷了起来,一脸不满。
“就是啊汪工,这罚得也太狠了!工地上磕磕碰碰难免嘛!”另一个附和道。
汪细卫早有准备,他目光扫过众人,声音提高了几分:“难免?老赵今天要是真摔断了腰,那也是难免?到时候他家里老小来找我们,我们能说‘难免’两个字就把人打发走吗?”
他停顿了一下,让这话的重量压在每个工头心上,然后继续说:“罚不是目的!目的是让大家都能全须全尾地把钱挣回家!工期紧我知道,但再紧,安全这条红线不能碰!”
“以后哪个组的工头再胡乱催促进度不顾安全,害得全组兄弟被扣钱,你看组里的工人骂不骂娘!你们自己掂量掂量,是稍微慢一点、稳一点,还是等着被自己人戳脊梁骨!”
工头们面面相觑,交头接耳,纷纷讨论这件事情落地的可行性,还有没有转圜的空间。
他们看着汪细卫斩钉截铁的表情,又偷偷瞄了一眼坐在后面烟雾里一言不发,只是用锐利目光扫视他们的李池卫。
老师傅这态度,显然是全力支持汪细卫的。
再仔细琢磨琢磨汪细卫的话,虽然罚得狠,但道理确是这么个道理。谁也不想自己组里出事,更不想成为害大家丢钱的罪人。
看着逐渐沉默下来并开始深思的工头们,李池卫知道火候到了。
他这才缓缓站起身,走到前面,声音不高,却带着最终的决断力。
“细卫的话,就是我的话。这规矩,从明天起,立竿见影!哪个组要是觉得受不了,现在就可以结账走人!留下的,就给我把‘安全’这两个字,刻在脑门子上!散会!”
工头们没人再说话,一个个面色凝重地鱼贯而出,心里都在盘算着回去怎么重新安排活计,怎么盯紧组里那些毛手毛脚的小子。
等到人都走光了,工棚里只剩下师徒二人。
李池卫这才转过身,重重地拍了拍汪细卫的肩膀,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赞赏笑容。
“好小子!真有你的!这招虽然损了点,但管用!发现问题,能想出办法解决,这才是顶事儿的人!”
汪细卫被师傅夸得有点不好意思,挠了挠头,憨厚地笑了笑,但眼神亮晶晶的。
“师傅您也早点休息,别熬夜了,有啥事您给我说,我给您跑腿解决。”
师徒俩闲话了几句孩子的事情,然后各自分开去休息。
此后几天,工地上的氛围果然悄然发生了变化。
催促和呵斥声少了,互相提醒“慢点”、“稳当点”的声音多了起来。工头们安排任务时,更加注重流程和配合,不再一味图快。
虽然工程的庞大桥身仍在日夜不停地向着对岸延伸,节奏依旧紧张,但那份毛躁和潜在的危险,确实被汪细卫这剂“猛药”有效地压了下去。
李池卫看着这一切,嘴上虽然不再提起,但每次看到汪细卫在工地上跑来跑去忙碌的身影时,眼里那份满意和信任,便又加深了几分。
还是得有个徒弟省心啊,比那些工头好用多了!
又是一个周末了,今天有加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