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掌心的刺 > 第259章 社团的新活动

第259章 社团的新活动(2/2)

目录

“不想学就可以不学吗?那数学、英语也有同学不想学,难道就不纳入必修课了吗?”正方林菲立刻追问,“性别教育教我们的是尊重和理解,这些是做人的基本道理,不管想不想学,都应该学!”

“做人的基本道理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来教啊!为什么非要靠学校的必修课?”反方苏瑶也不示弱,“比如我们的爸爸妈妈,从小就教我们要尊重别人,这些不就是性别教育的一部分吗?家庭教育比学校的必修课更灵活,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。”

自由辩论结束后,到了观众提问环节。一个初一的女生站起来,小声问:“我想问反方辩友,如果不把性别教育纳入必修课,那像我这样,爸爸妈妈很少跟我聊性别话题的同学,该怎么学习这些知识呢?”

反方李然想了想,回答道:“你可以通过看书、看纪录片,或者参加我们这样的社团活动来学习啊。比如我们今天的辩论赛,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吗?不一定非要靠必修课,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。”

另一个初二的男生站起来,问正方:“如果性别教育纳入必修课,考试会怎么考?是考背诵知识点,还是考我们的理解?如果考背诵,那跟死记硬背数学公式有什么区别,根本达不到教育的效果。”

正方赵宇笑着回答:“我们觉得,性别教育不应该有传统意义上的考试,而是通过实践来考核。比如让我们做一个关于性别平等的调查,或者组织一次像厕所改革这样的活动,根据我们的表现来评价,这样既能让我们学到知识,又能锻炼我们的能力,比背诵知识点有用多了。”

观众提问环节结束后,双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。正方四辩大壮拿起笔记本,声音比之前更坚定:“各位老师、同学,经过今天的辩论,我方依然认为,性别教育应该纳入必修课。因为性别教育不是‘可有可无’的知识,而是能影响我们一生的‘人生课’——它能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,不被性别刻板印象束缚;能让我们尊重别人,不因为偏见伤害他人;能让我们的校园、我们的社会,变得更包容、更平等。也许现在还有很多困难,比如课程安排、老师培训,但这些困难都可以慢慢解决,而性别教育的重要性,却不能等!”

反方四辩王浩也认真地总结:“我方依然坚持,性别教育不该纳入必修课。我们不是反对性别教育,而是觉得,应该用更灵活、更适合我们的方式来开展。现在的我们,学习任务重,压力大,如果再增加一门必修课,只会让我们更累。而且,性别教育是一个很私人的话题,每个人的理解和需求都不一样,用统一的必修课来要求所有人,反而会失去教育的意义。不如让学校多组织一些像今天这样的辩论赛、主题班会,让我们在讨论中慢慢理解,在实践中慢慢学习,这样效果会更好。”

总结陈词结束后,现场陷入了短暂的安静。同学们都在思考,到底哪种观点更有道理。这时,德育处的王主任站起来,笑着说:“我觉得今天的辩论赛特别好,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,都说得很有道理,也让我们所有人都对‘性别教育’有了更深的思考。其实,不管性别教育是否纳入必修课,有一点是肯定的——我们需要性别教育,需要学会尊重自己、尊重别人,需要打破性别刻板印象,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做自己。”

王主任的话刚说完,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江念熙走上讲台,笑着说:“今天的辩论赛没有输赢,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场辩论中,学到了知识,引发了思考,这就是最大的收获。接下来,我们想请大家一起,在‘性别平等承诺墙’上签名,承诺从今天开始,关注性别平等,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。”

活动室后面的墙上,挂着一张大大的白色画布,上面写着“性别平等,从你我做起”。同学们排着队,拿起彩色的马克笔,在画布上签下自己的名字。有的同学还在名字旁边画了小小的爱心、星星,有的同学写下了自己的承诺——“不嘲笑男生喜欢手工”“不觉得女生不能打篮球”“尊重每一种选择”。

江念熙看着画布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承诺,心里暖暖的。她想起一开始筹备辩论赛时,还有同学说“性别教育有什么好辩的,根本不重要”,可现在,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关注这个话题,开始思考性别平等的意义。

辩论赛结束后,很多同学都留下来,跟辩手们继续讨论。有的同学说:“之前我觉得性别教育没必要,今天听了辩论,才知道原来它这么重要,能帮我们解决很多校园里的问题。”有的同学说:“我觉得可以把性别教育纳入选修课,既不会加重负担,又能让有兴趣的同学深入学习。”还有的同学说:“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,我都想学习性别教育的知识,因为我想成为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。”

江逸晨拿着刚才的计时表,走到念熙身边,笑着说:“没想到这次辩论赛这么成功,比我设计运动服还让人有成就感!下次我们还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,比如性别平等主题的演讲比赛、征文比赛,让更多同学参与进来。”

念熙点点头,看着活动室里热闹的场景,心里充满了希望。她知道,一场辩论赛不能解决所有问题,也不能让所有人都立刻理解性别教育的重要性,但至少,它像一颗种子,种在了同学们的心里。总有一天,这颗种子会发芽、开花,让性别平等的理念,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。

夕阳透过窗户,照在“性别平等承诺墙”上,画布上的名字和承诺,在阳光的映衬下,显得格外温暖。江念熙想起之前厕所改革时,自己和同学们贴的“尊重每一种选择”的标语,想起王浩同学拄着拐杖走进性别中立厕所时的笑容,想起李然同学终于敢说出自己性别认知时的勇气。她知道,性别平等的路还很长,但只要大家一起努力,从一场辩论赛开始,从一次签名承诺开始,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,就一定能让校园变得更包容、更平等,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,自由地成长,勇敢地做自己。

离开活动室时,江念熙回头看了一眼那张“性别平等承诺墙”,心里默默想着:下次社团活动,一定要把这些承诺变成实际行动,比如组织大家去调查校园里的性别平等细节,比如给低年级的小朋友讲性别平等的故事,比如把今天的辩论内容整理成小册子,分享给更多的同学。她相信,只要坚持下去,总有一天,性别平等不再是辩题,不再是口号,而是融入每个人生活的习惯,是刻在每个人心里的尊重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