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原生家庭的“新要求”(2/2)
林晚星挂了电话,靠在电话亭的玻璃上,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。初秋的风灌进来,吹得她浑身发冷,可再冷也冷不过母亲的话——时隔两年,他们还是用同样的方式逼她,用亲情绑架,用威胁施压,只为了弟弟的彩礼。
她掏出bp机,想给陈雪发消息解释,指尖却抖得按不准按键。她想起自己备考时,每天早上啃馒头喝豆浆,晚上在图书馆熬夜背书,连张磊妈妈送的酱牛肉都舍不得吃,要留着当夜宵;想起江哲帮她划重点时,特意把知识点拆成小块,怕她记不住;想起陈小梅跟她约定,拿到教资就一起去支教……这些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希望,好像又要被原生家庭的要求打碎。
不知过了多久,bp机又响了,是母亲发来的消息,只有一句话:“三天内转一百到你爸的银行卡里,不然我们就去深圳。”后面还附了一串银行卡号。
林晚星看着那串数字,心里又酸又涩。她打开钱包,里面只有几张皱巴巴的零钱,加起来不到五十块——那是她这个月剩下的生活费。她蹲在电话亭旁,抱着膝盖哭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她不想妥协,可又怕父母真的来学校闹,毁了她的教资面试,毁了她的支教梦想。
风还在吹,叶子落在她的肩膀上,像没人在意的委屈。林晚星慢慢站起来,擦干眼泪,把bp机揣进怀里。她知道,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被父母拿捏,她要守住自己的梦想,守住这两年好不容易挣来的生活。
她走到图书馆门口,看到江哲正抱着一摞《乡村教育案例》等她,见她眼睛红肿,赶紧迎上来:“晚星,怎么了?是不是你妈说什么了?”
林晚星把母亲逼她转钱存彩礼的事说了,连那句“不转钱就来学校闹”也没落下。江哲听完,皱紧眉头,把书放在一旁,拉着她的手往休息区走:“别慌,你先冷静。你现在没能力转钱,就不能妥协,一妥协他们只会提更多要求。你妈说让陈雪劝你,咱们先跟陈雪联系,她经历过家里催婚,肯定能理解你,不会帮着你妈逼你。至于你爸妈,他们要是真来学校,咱们找辅导员解释,他们理亏,不敢真闹大,我也会陪着你,不会让他们欺负你。”
林晚星看着江哲认真的样子,心里稍微安定了些。她掏出bp机,给陈雪发了消息:“雪姐,对不起,我妈让你为难了。我现在真的没钱给朝阳存彩礼,兼职的钱刚够养活自己,还要准备教资面试。你能不能帮我跟我妈说一声,别逼我,也别来深圳,我真的不想被影响。”
发完消息,她靠在椅背上,看着窗外的樟树。叶子还在落,可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,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。她想起自己的梦想——拿到教资,去山区教孩子,让那些像她一样的孩子,能有机会选择自己的人生。
“我不能妥协。”林晚星轻声说,像是在跟江哲说,也像是在跟自己说,“我要考教资,要去支教,不能让他们毁了我的未来。”
江哲点点头,递给她一杯温水:“对,你要为自己的梦想坚持。钱的事不用愁,我和张磊都会帮你,咱们一起想办法,不会让你一个人扛。”
接下来的三天,林晚星没给家里转钱,也没再接母亲的电话。陈雪发来消息说,母亲虽然不高兴,但没再提来深圳的事,只是让她“再劝劝晚星”。林晚星松了口气,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资面试的准备中——她知道,只有拿到教资,只有离梦想更近一步,才能真正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,才能不再被这些无理的要求裹挟。
面试前一天晚上,林晚星把试讲稿又过了一遍,然后拿出笔记本,写下:“2000年9月,母亲逼我给朝阳转钱存彩礼,我没妥协。我知道,妥协一次就会有无数次,我要守住自己的梦想,守住好不容易挣来的生活。明天的教资面试,我一定要加油,为了自己,也为了那些等着我去支教的孩子。”
写完后,她合上笔记本,看着书桌上的试讲稿,心里满是坚定。窗外的月光洒进来,照亮了稿纸上“支教”两个字,也照亮了她心里的路——这条路或许难走,但只要她不放弃,就一定能走到终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