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老师的家访(2/2)
李老师骑着自行车往学校走,晚风带着玉米的清香吹在脸上,他却一点都不觉得舒服。他想起刚才林建国的话,想起林晚星的眼泪,心里满是不甘——这么好的孩子,难道就要因为家里的偏见,放弃自己的未来吗?他不能就这么算了,一定要想办法帮晚星。
回到学校后,李老师连夜写了封信,信里详细说了林晚星的情况,包括她的成绩、竞赛获奖经历、打工攒资料费的事,还有家里的不理解。他把信寄给了县教育局的老同学,希望对方能帮忙想想办法,比如申请贫困生补助,或者联系县里的爱心人士资助。
接下来的几天,李老师每天都会在放学时叫住林晚星,问她家里的情况,给她补落下的课程,还把自己的教案借给她看。林晚星每次都低着头,小声说家里还是不同意,可眼里的光却没熄灭——她知道,李老师还在帮她,她不能放弃。
有天下午,李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,突然收到了县教育局的回信。老同学在信里说,已经帮林晚星申请了贫困生补助,每月能发一百块,还联系了县里的一位退休老教师,愿意资助她的资料费,直到她考上县一中。李老师看完信,高兴得差点跳起来,赶紧拿着信去找林晚星。
找到林晚星时,她正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刷题,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身上,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。李老师把信递给她,笑着说:“晚星,好消息!县教育局给你申请了贫困生补助,每月一百块,还有位老教师愿意资助你的资料费,这样你就不用再为家用和资料费发愁了!”
林晚星接过信,手指因为激动而发抖。她逐字逐句地读着,眼泪又掉了下来,这次却是暖的。她抬起头,看着李老师,声音带着颤:“李老师,谢谢您……要是没有您,我可能早就退学了。”
“傻孩子,是你自己够努力,才值得这些帮助。”李老师拍了拍她的肩膀,“明天我再去你家一趟,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林大哥,相信他这次一定会同意你继续上学的。”
第二天下午,李老师又推着自行车去了林晚星家。这次,他特意带上了县教育局的补助证明和老教师的资助信。走进院子时,林建国正坐在磨盘边抽烟,看到他,脸色依旧不好,却没像上次那样直接赶人。
“林大哥,今天来,是给您带好消息的。”李老师把补助证明和资助信递过去,语气诚恳,“县教育局给晚星申请了贫困生补助,每月一百块;还有位退休老教师,愿意资助她的资料费。这样一来,晚星不仅不用交家用,还能攒点钱补贴家里,您就让她继续上学吧?”
林建国接过证明和信,皱着眉看了半天,手指在“每月补助一百元”的字样上反复摩挲。林母凑过来看了看,小声说:“每月一百块,确实能帮家里不少……”
林建国把证明和信扔在磨盘上,脸色依旧难看:“就算有补助,她读高中、读大学还是要花钱!咱们家哪供得起?”
“高中有奖学金,大学有助学贷款,这些我都跟您说过了!”李老师赶紧说,“晚星这么有天赋,只要您肯让她读下去,她肯定能靠自己的本事读完大学,到时候她有了工作,还能帮您和大嫂养老,给朝阳买房娶媳妇,这不是长远的好处吗?”
林建国沉默了,蹲在地上抽起了旱烟,烟杆“吧嗒”响着,院子里静得能听到风吹过玉米叶的声音。林晚星站在旁边,手心全是汗,眼睛紧紧盯着父亲的背影,心里既紧张又期待。
过了好一会儿,林建国才把烟杆在鞋底磕了磕,站起身,语气生硬:“行吧,我再考虑考虑。要是下个月她真能拿到补助,就让她继续上学;要是拿不到,还是得去纺织厂。”
虽然不是完全同意,但这已经是林建国最大的让步了。李老师松了口气,笑着说:“谢谢林大哥!补助的事您放心,县教育局已经批下来了,下个月就能发。”
林晚星的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,她看着李老师,又看着父亲,心里满是感激。她知道,这只是第一步,未来还有很多困难等着她,但至少现在,她能继续上学了,能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了。
离开的时候,李老师又叮嘱林晚星:“别光顾着学习,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。有什么困难,随时跟老师说。”
林晚星用力点头,看着李老师推着自行车远去的背影,心里暗暗发誓:一定要好好努力,不辜负李老师的帮助,不辜负县教育局和老教师的资助,更不辜负自己的梦想。她要考上县一中,考上大学,用自己的努力证明给父母看,女孩子也能有出息,也能撑起一个家。
夕阳西下,金色的阳光洒在院子里,洒在林晚星的身上。她捡起磨盘上的补助证明和资助信,小心翼翼地折好,放进怀里,像是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礼物。她知道,只要她坚持下去,总有一天,她会走出这个小镇,走向更广阔的世界;总有一天,她的梦想会开花结果,她的努力会被所有人看见和认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