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掌心的刺 > 第16章 亲戚的偏见

第16章 亲戚的偏见(2/2)

目录

“晚星啊,三姑奶不是说你读书不好,可女孩子家,终究还是要学过日子的本事。”三姑奶的语气语重心长,眼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,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,像晒干的橘子皮,“你看你堂妹,没读多少书,现在不也挺能干的?将来嫁了人,会做家务,婆家才喜欢。你呢?天天抱着书本,就算知道再多事,还不是要做饭、洗衣服、照顾老公孩子?”

林晚星的手僵了一下,指尖传来的粗糙触感让她心里发紧。她想把手抽回来,可三姑奶握得很紧,像是要把自己的道理顺着掌心的温度传到她心里。“三姑奶,老师说男女都一样,女孩子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。”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,声音却还是有点发颤,“我想将来当老师,教小朋友读书。”

“当老师?”三姑奶像是听见了什么笑话,提高了声音,屋里的戏曲声似乎都弱了些,“女孩子家当什么老师?站在讲台上风吹日晒的,哪有在家做家务舒服?你今年都十岁了,该学着做针线了,再过几年就该学做饭,不然将来嫁了人,连顿热饭都做不好,人家不说你懒,还得说你爸妈没教好。”

二姨也跟着点头,拿手绢擦了擦嘴角:“你三姑奶说得对,晚星。女人这一辈子,最重要的就是找个好人家。你读再多书,将来还不是要围着灶台转?不如早点学做家务,将来嫁了人,不受气。”

“就是啊晚星,”表婶也凑过来,语气带着点劝诫,“你看我,当年就是因为会做布鞋,婆婆才对我好。你现在不学着点,将来连给你对象做双鞋都不会,人家该嫌弃你了。”

林晚星的脸更热了,心里像有团火在烧,又闷又燥。她看着眼前一张张带着“为你好”表情的脸,想说的话堵在喉咙里,怎么也说不出来。她想起自己在教室里认真听讲的日子,课本上画满的重点,想起自己偷偷写在笔记本上的愿望——想当一名老师,站在讲台上,给小朋友讲宇宙的故事,讲女孩子也能去远方。可这些话,在亲戚们的“为你好”里,好像都成了不切实际的“胡思乱想”。

“我……”林晚星张了张嘴,刚想说“我不想只学做家务”,母亲却轻轻拉了拉她的胳膊,递过来一个眼神,示意她别再说了。

母亲笑着对三姑奶说:“三姑奶,您说得对,我们也跟晚星说过这些。她还小,不懂事,等再大些就明白了。您别跟她置气,快别说了,菜该糊了。”

三姑奶哼了一声,终于松开了林晚星的手,站起身往厨房走:“我这都是为了她好,要是旁人,我还懒得说呢!等她将来嫁了人,受了委屈,就知道我今天的话没错了。”

林晚星看着三姑奶的背影,手里还残留着她掌心的粗糙触感,心里又凉又酸。她低下头,盯着自己的鞋尖——那是母亲做的布鞋,鞋底已经磨薄了,鞋边也有点脱线。她想起刚才李娟说的新头绳,想起亲戚们说的“学做家务好嫁人”,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,眼圈也热了。

这时,李娟凑过来,碰了碰她的胳膊:“姐,你别跟三姑奶生气,她就是那样的人。其实剥蒜可简单了,我教你啊?你看,把蒜皮捏软了,一撕就掉……”

林晚星抬起头,看着李娟眼里的认真,张了张嘴,最后只说了句“谢谢,不用了”。她站起身,走到门口,推开一条缝,冷风瞬间灌了进来,吹在脸上,让她发烫的脸颊稍微凉快了点。

胡同里的雪还在下,零零星星的,落在青砖地上,很快就积了薄薄一层。不远处,几个孩子穿着棉袄在雪地里跑,笑声传得很远。林晚星望着远处的雪景,心里却乱得像一团麻。她知道亲戚们或许是真的为她好,可这种“好”,却像一张网,把她牢牢地罩在里面,让她喘不过气。

她想起自己放在书包里的成绩单,想起老师摸着她的头说“晚星真厉害,将来一定有大出息”,突然觉得有点委屈。为什么女孩子的未来,就只能和“嫁人”“做家务”绑在一起?为什么她想当老师的愿望,在亲戚眼里就成了“瞎琢磨”?

风又大了些,吹得她的围巾晃了晃。林晚星把围巾又紧了紧,小手攥成拳头,心里默默告诉自己:没关系,等她长大了,一定要当老师,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。可眼下这满屋子的“偏见”,却像这腊月的冷风一样,刮得她心里生疼。

屋里传来三姑奶的声音:“晚星,快进来,别在门口站着,冻感冒了!”

林晚星深吸了一口气,擦了擦眼角,压下心里的委屈和不甘,转过身,重新走进了那间弥漫着煤烟和饭菜香的屋子。她知道,这场关于“女孩子该怎么活”的念叨,今天不会结束,或许未来还会有很多次,但她不想妥协——她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,而不是别人眼里“该有的样子”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