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钢铁时代:从洪武开始 > 第160章 抉择与初探

第160章 抉择与初探(1/2)

目录

星陨遗迹的发现,如同一块投入本就波澜起伏湖面的巨石,瞬间激化了吕宋基地内部“武力派”与“技术派”的矛盾。

李参将的态度极其强硬。在他看来,这处遗迹是上天赐予的绝佳机会,是快速获取关键技术、弥补凌云牺牲后技术突破可能放缓的捷径,更是提振军心士气的强心剂。“畏首畏尾,何以成事?当年总督大人初至吕宋,不也是于未知中搏杀出一条生路?如今我们兵强马壮,岂能被一座死物吓住!”他甚至在军事会议上放话,若不尽快行动,他将自行调动直属陆战队前往勘探。

陈默和玄玑子则忧心忡忡。他们并非反对勘探,而是坚持必须做好万全准备。“此非寻常古墓,乃星陨遗泽,其内机关、能量场,乃至可能存在的自动防御,皆非我等所能臆测。总督大人遗志,在于‘格物’求真,而非莽撞送死!”陈默更是直言,若李参将一意孤行,他将暂停“多相水晶核心”的所有非必要研究,以示抗议。

双方僵持不下,气氛剑拔弩张。基地内部,支持不同路线的中下层官员和技术人员也隐隐形成了对立,效率受到明显影响。

就在这僵持时刻,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面了——韩雍。

他从天津卫发来了一封措辞严谨、以“观军容使”身份写给李、陈二人的公函。信中,他并未直接支持任何一方,而是首先强调了皇帝陛下对南洋事务、尤其是对“新式海防利器”研制的“深切关注”与“殷切期望”。接着,他笔锋一转,引经据典,谈及“欲速则不达”、“知己知彼”的古训,最后提出一个折中方案:

“可否先遣精干小队,乘轻舟抵近,以远程手段(如改进之窥管、灵能遥感、水下傀儡等)进行初步探查,绘制其外部结构,监测其能量流动,待获取足够讯息,评估风险之后,再议是否登陆及如何登陆?如此,既不贻误战机,亦可规避无谓之险,上可安圣心,下可定军魂。”

韩雍的方案,老练而务实,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。

李参将虽然渴望立刻行动,但也清楚强闯未知遗迹的风险,更不愿背负“罔顾同袍性命”和“引发内部分裂”的罪名,尤其是在韩雍和皇帝都盯着的情况下。他最终勉强同意了先进行远程侦察。

陈默和玄玑子也松了口气,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李参将的莽撞。远程侦察符合他们“谨慎求知”的原则。

一支由海军侦察兵、“雷霆司”技术官以及玄玑子一名擅长隐匿和感应的弟子组成的混合侦察小队,乘坐一艘经过伪装、配备了最新观测设备的轻型快船,悄然驶向了那座位于苍梧大陆边缘偏僻海湾的星陨遗迹。

几天后,侦察小队带回了第一批令人震撼的影像和数据。

遗迹并非完全沉没,其最高处离水面仅有数米,大部分结构没于水下,覆盖着厚厚的珊瑚和海藻,但一些裸露的区域,显露出一种非金非玉、闪烁着幽蓝色泽的材质。其整体造型并非飞船残骸那样的流线型,更像是一座……倒置的、多棱锥形的塔楼,塔身布满了无法理解的几何纹路,这些纹路在特定角度下,会吸收周围的光线,仿佛活物般微微蠕动。

灵能遥感显示,塔楼内部确实存在稳定而有序的能量源,其波动频率与“多相水晶核心”蓝图有微弱的共鸣,但与“圣主”的混乱冰冷截然不同,更像是一种……沉睡的、高度压缩的秩序。

最令人惊异的是,侦察小队使用特制的水下傀儡,尝试清理塔楼底部一处淤泥覆盖的区域时,发现了一个巨大的、与周围材质浑然一体的圆形闸门!闸门中心,有一个凹槽,其形状……竟然与“多相水晶核心”蓝图中所描绘的核心晶体形态,有七八分相似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