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钢铁时代:从洪武开始 > 第26章 星野微光

第26章 星野微光(2/2)

目录

这不是简单的清理便利!这涉及到型砂的“退让性”和铸件表面质量的核心问题!若能稳定复现,意味着铸件良品率将大幅提升,清砂效率倍增,甚至可能为未来铸造更复杂、更精密的零件(比如后膛炮的炮闩)奠定基础!

他立刻下令,由石锁牵头,组建一个临时的“型砂小组”,在微光工坊内秘密进行扩大试验,务必找到最佳配比和工艺参数!

同时,他敏锐地意识到,石锁的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“微光计划”理念的胜利——鼓励对生产中最基础、最不起眼环节的深入观察和思考。

他决定加大投入。一方面,给予石锁小组更多支持;另一方面,他在格物堂的下一次讲习中,隆重表彰了石锁的发现(隐去了具体细节),并将其树立为“于微处见真知”的典范。

“格物之道,非必好高骛远。一砂一石,一铁一木,其中皆蕴至理。石锁能于清砂之琐务中,觅得提升整个铸造法门之钥,此方真匠心也!”

此举在天工院引起了不小的震动。尤其是那些终日与基础材料打交道的普通工匠,仿佛看到了一条新的、能被认可和尊重的路径。原来,并非只有造出惊天动地的新武器才是功劳,改进一点砂子,也能获得凌先生的嘉奖!

悄然间,关注基础、注重细节、乐于改进的风气开始慢慢渗透。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“微光计划”的存在,但其精神却开始扩散。

石锁小组不负众望,经过上百次试验,终于初步确定了那种红色粘土(凌云认出这很可能是一种富含氧化铁的低品位膨润土)的最佳添加比例和混砂工艺。新配比的型砂被悄悄用于天工院的铸造坊,良品率果然显着提升,清砂时间缩短近半!

效果是实实在在的。工匠们用上了新型砂,虽然不知其来历,却交口称赞。产能和质量再次得到小幅但宝贵的提升。

郭衡对此结果惊喜交加,对凌云叹服道:“先生真乃神人!一点泥土,竟也能玩出如此花样!”

凌云却只是微微一笑:“此非我之功,乃石锁与微光之效。须知,万丈高楼,起于垒土。我辈往往追逐那楼阁之壮丽,却忽略了脚下基石之重要。基石不固,楼阁终倾。”

他心中更加坚定了“微光计划”的价值。技术的进步,不仅需要宏大的构想,更需要无数细微之处的积累与突破。

然而,并非所有微光都能顺利闪耀。

李三狗的火药小组在一次微量配比试验中,因操作失误,引发了小规模爆燃,虽未造成严重伤亡,但烧毁了半间工棚,引起了不小的恐慌。

周铎的余党立刻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般扑了上来,大肆攻讦天工院“管理混乱、罔顾人命、暗行妖术”。

压力再次袭来。朱棣虽未深究,但也被迫下令严查各作坊安全规程。

凌云不得不暂时叫停了部分危险性较高的微光试验,并加强了安全管理和保密措施。

“微光计划”遭遇了挫折,陷入了低潮。

但凌云知道,种子已经播下。石锁的成功证明了方向的正确,而李三狗的失败则提供了宝贵的教训。

他站在微光工坊的废墟前,对有些沮丧的小组成员们说道:“探索之路,从无坦途。失败乃成功之基石,犹如此间灰烬,亦可肥田。今日之一挫,非为终止,乃为明日更稳妥之前行。”

他指着头顶的星空:“微光虽弱,聚之亦可照夜。今日之困,恰似云遮星月。然云终将散,星恒在空。”

“收拾场地,重订规程,择日再启。”

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,驱散了众人心中的阴霾。

星野微光,或许会被乌云暂时遮蔽,但从未熄灭。它们散落在天工院的各个角落,在生产的喧嚣之下,默默积累着力量,等待着下一次闪耀的时刻。

而凌云的目光,已经越过眼前的挫折,投向了如何将这些散落的微光,汇聚成足以照亮更远大前程的火炬。

他意识到,是时候为这些零星的突破,搭建一个更系统、更安全的整合与验证平台了。

一个更大胆的想法,开始在他心中酝酿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