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 帐议军情急 挥师赴险途(1/2)
晨雾尚未褪尽,像一层薄纱裹着中军帐,帐内的牛油烛已燃得只剩半截,烛泪凝成蜿蜒的蜡痕,映得博望城的舆图忽明忽暗。
龙弈披着未及卸下的玄色披风,肩头还沾着夜露的潮气,指尖按在博望城的位置,指腹碾过纸面凸起的城郭纹路,眉头微蹙。帐外传来亲兵甲叶摩擦的细碎脆响,随即是情报兵紧致的脚步声,踩碎了帐外的寂静。
“报——!”
情报兵单膝重重砸在冰凉的地面,甲胄与石板碰撞出沉闷的响声,额头青筋暴起,冷汗混着尘土淌进眼角,声音因急促而劈裂,“秦军主力八万围困博望城,先锋营距城下三里扎寨,南阳军守将周远已闭城死守,战况危急!”
帐内骤然静了静,空气仿佛凝固了片刻,随即爆发出如沸的议论。
赵勇铁掌猛地拍在案几上,青瓷茶碗应声翻倒,琥珀色的茶水在舆图上漫开,迅速晕染了南阳地界的墨迹。
“可恶的西秦!”
他怒声喝道,手中的铁枪在地面碾出半寸深的印痕,银须倒竖如钢针,“博望城一破,南阳便是囊中之物,下一步肯定就是咱们燕回山!龙弈,给我五千人,老夫这就去掀了他们的先锋营,让这群崽子知道厉害!”
“赵将军稍安。”
项云捻着花白的胡须,慢悠悠起身,声音里带着老谋深算的沉稳,“秦军主力倾巢而出,阳关必定空虚。不如趁虚夺取阳关,断其粮道,秦军前线无粮,自会不战而退。”
他将案上的铜制兵符往阳关方位重重一推,铜符与木案碰撞出清脆的回响,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,“此乃解围上佳之计,釜底抽薪,方能治本。”
“项老将军这是老成过头了!”
赵勇霍然起身,脸涨得通红,枪杆在地面顿出“笃笃”声响,震得案上烛火摇晃,“纵使博望城守将是闻名的铁壁都尉周远,但八万秦军也不是吃素的!等你慢悠悠拿下阳关,博望城的城墙早被踏平了!”
赵彻始终端坐如磐石,指尖在案几上轻叩,节奏沉稳如钟摆,仿佛帐内的争论与他无关。直到两人争执稍歇,他才抬眼扫过众人,目光沉静如深潭,最终落在龙弈脸上:“赵将军血气可嘉,项将军谋算深远,却都漏了一层。秦军既敢围博望城,必留后手。若我军全力驰援,恐遭伏击;若孤注一掷攻阳关,又怕中了调虎离山之计——他们未必是真要取南阳。”
帐内的争论声渐渐低了下去,众人的目光像被磁石吸引,纷纷聚向龙弈。他指尖仍按在博望城的位置,舆图上的墨迹已被茶水浸得发涨,像一片晕开的灰烟。
“苏信兄,你怎么看?”
苏信站在帐角,青衫被穿堂风掀起一角,露出里面素色的中衣。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,上前两步,指尖精准地点在博望城与燕回山之间的峡谷:“秦军意在南阳,却不止于南阳。博望城若破,他们便可沿此峡谷直取燕回山,与阳关驻军形成夹击,将我军困死在山坳里。”
他抬眼时,睫毛上还沾着晨雾凝结的水珠,语气却异常清晰,“援,必须援。但不能全力以赴,当以先锋佯攻,主力殿后,虚实相济,方能探其虚实,应其变化。”
龙弈眼底闪过一丝亮芒,如星火破夜,他豁然起身,猛地将案上的兵符一分为二:“好,正合我意!赵勇将军听令!”
“在!”
“率五千精兵为先锋,大张旗鼓驰援博望城,沿途多设炊烟,白日旌旗蔽日,夜间火把连绵,务使秦军以为我主力尽出!”
“得令!”
赵勇接过兵符,抱拳时臂膀上的肌肉贲张,行了个虎虎生风的军礼,转身时枪杆在地面划出残影。
“赵彻将军,”
龙弈又取一枚兵符,递向端坐的老将军,“你我率两万主力随后跟进,距先锋营十里扎寨,偃旗息鼓,若见先锋营烽火升起,立刻驰援。”
“领命。”
赵彻起身时,甲胄的铜环叮当作响,金属碰撞声与赵勇的枪杆顿地声交织。
“龙弈!我也去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