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白话明太祖实录 > 第92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

第92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(1/2)

目录

洪武七年(4071年)三月初一(丁卯朔):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者带着敕令晓谕大将军徐达、左副将军李文忠、右副将军冯胜,命令他们将统领的将士分别部署在北平、山西两地驻守屯田。其中,六安侯王志、南雄侯赵庸留在山西,营阳侯杨璟、汝南侯梅思祖前往北平,仍由各都督府的官员以及指挥、千户、百户等军官听从他们统领。遇有军务,应妥善处置安排,之后大将军与各位公侯再返回京城。

戊辰日,任命兵部尚书刘仁、刑部主事郑九成为广东行省参政。二人向皇帝辞行时,朱元璋谕示道:“岭南距离京城数千里之遥,镇守一方、治理地方的重任,必须委派重臣担当,这样才能安抚那里的百姓。现特命你们前往。凡处理政事,应当恩威并施。如果施政只用恩德而缺乏威严,就会宽纵无度,导致政事废弛;如果只凭威严而不施仁爱,就会严苛寡恩,使百姓不堪忍受。唯有做到恩惠不流于无原则的姑息,威严不沦为苛刻残暴,政事才能顺利推行,民生才能安定。这样,以无忧了。”刘仁等人叩头领命后出发。

壬申日,海南卫指挥同知张仁率兵讨伐儋州叛贼陈逢愆,将其斩首,生擒其党羽杨玄老等五百六十余人,并对其部属一千四百余人处以劓刑(割鼻)。

奉先殿铸造的钟完成。

甲戌日,中书省上奏:“播州宣慰司的土地既然已纳入国家版图,其百姓即等同于朝廷子民,应当征收其贡赋。请下令从洪武四年开始,每年令其缴纳粮食二千五百石,以供军需。贵州金筑、程蕃等十四个长官司,每年缴纳粮食二百七十三石,请将此定为法令。同时,请将当地百姓自行开垦的田亩登记入册,一并征收赋税。”朱元璋批复道:“播州是西南少数民族聚居之地,自古以来虽归属版图、缴纳贡赋,但应当以清静无为的方式治理。若加以烦扰,反违其本性。朕君临天下,他们率先归附,其田税应随其实际收成缴纳,不必再设定固定额度来征收。”于是没有批准中书省的请求。

设置雅州碉门阜民司。

乙亥日,兰州八里麻地方的百姓郭买的叛乱,引诱番兵入侵。朝廷下诏悬赏捉拿他。兰州卫派遣郭买的的哥哥着沙和弟弟火石歹前去招降。郭买的不服从,着沙、火石歹趁夜砍下他的头颅返回。兰州卫上报此事请求奖赏。朱元璋说:“郭买的罪固然当死,但作为兄弟,劝告不听,本应将其擒拿归案即可。亲手杀死兄弟,有违天伦。若奖赏这种行为,不足以垂范天下。只可将缴获的牛马分给他们。”

广西行省上奏:“靖江王府准备修建城楼及用砖加固城墙。现今正值农忙时节,请求等到秋收之后,再征调军民共同服役修建。”朱元璋批准。

夜间四更,一颗青赤色、带尾迹的流星,从勾陈星旁出现,经过紫微垣东蕃,向东北方向运行,途中爆裂四散发光,至阁道星旁消失。

丁丑日,将滑州内黄县、开州清丰县均划归大名府管辖。不久,将滑州降为滑县。

戊寅日,大将军徐达派人将被俘的原元朝平章邓孛罗帖木儿押送至京城。朱元璋下诏赏赐邓孛罗帖木儿成套衣服、被褥、帐席等物品。

陕西阶州西固城(今属甘肃)原元朝千户韩文质派遣副千户严志明前来朝贡马匹。朱元璋下令赐予韩文质彩缎和官服(袭衣)。

成都府安县发生地震。

丁亥日,因陕西军饷供应不足,命令户部运送陕州(今河南陕县)米麦二万石到潼关;命漕运司运送粮食二万石到孟津,二十万石到陈桥,以备转运至陕西。

己丑日,燕山都卫(北平都卫前身)押送俘获的原元朝官员及归降人员进京,途中有人逃窜。朱元璋敕谕边关将领:“元朝气数已尽,天命归于我中华。所有其遗留百姓,皆为我大明子民。现今他们既然来归顺,却又逃走,大概是因为他们故土之念尚深,而我朝安抚之情尚浅所致。自今以后,凡有来归顺者,你们要妥善安抚。有愿在当地居住的,选择好地方安置,方便其畜牧;有愿来京城的,选派可靠人员护送,勿使其流离失所。”

庚寅日,苏州府嘉定县发生水灾,百姓饥荒。朱元璋下诏开仓赈济。

壬辰日,广西洞蛮首领韦父、融州罗城洞蛮首领潘父葱,各自聚众作乱,被柳州等卫官军捕获斩杀。

广西行中书省左丞方国珍去世。

方国珍,名珍,字国珍,世人多称其字,台州黄岩人。世代以贩盐航海为业。他身材高大,面黑,性情沉毅勇猛。

元朝至正年间,同里蔡乱头召集不良少年,在海上抢劫,官府发兵追捕他的同党,(但)多牵连到平民。方国珍的仇家陈氏,诬陷他与海盗勾结,方国珍大怒,杀死了陈氏。陈家的人向官府告状。官府发兵紧急追捕他们,方国珍于是和他的哥哥方国璋、弟弟方国瑛、方国珉以及邻里中那些害怕灾祸而逃难的人,逃入海中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就聚集了几千人,他们抢劫掠夺漕运的粮食,把持海上航道。

事情被朝廷得知后,诏令浙江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统领水军去追捕方国珍,结果兵败,反而被方国珍捉拿。方国珍趁机逼迫朝廷下诏书招安,元顺帝听从了,于是任命他为庆元定海尉。方国珍虽然被授予官职后回到故乡,但是聚集士兵(的行为)没有停止,势力更加残暴强横。

元至正十二年(4049年),元军征讨徐州,皇帝命令江浙行省大臣率领水军防守长江。方国珍心存怀疑,再次入海反叛,朝廷便命令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花前去讨伐他。泰不花率领水军与(方国珍)作战,部众溃败,泰不花自己料想必定死亡,就径直冲向方国珍的船,亲手杀死数人,于是被(方国珍的人)所杀。

当时,汝州、颍州起兵,国内大乱,长江、淮河南北各郡的地方豪强各自聚众割据一方,元朝(政府)不能控制,于是又派遣官员劝谕他们,使他们投降。过了很久,伪吴(政权)的张士诚占据姑苏、常州、湖州等郡,元朝对此很忧虑,并且想要借助方国珍来收服张士诚,于是授予方国珍江浙行省参知政事(的官职),方国珍的哥哥方国璋等人也分别被提升官职,命令方国珍带兵讨伐张士诚。

方国珍率领兄弟、侄子等人,率领五万水军攻打张士诚的昆山州。张士诚派他的将领史文炳等人在奣子桥抵御,方国珍七战七胜。这时,张士诚也向元朝送去了投降书,表示愿意接受元朝的正朔。元顺帝听从了他的请求,于是命令方国珍停止军事行动。

方国珍回来,在庆元开府治事,而兼任温州、台州、庆元三郡的长官,就派哥哥方国璋、弟弟方国瑛驻守台州,侄子方明善驻守温州,而留下弟弟方国珉辅助自己。

当时皇上亲自征讨婺州、衢州、处州各郡,婺州被攻下之后,(皇上)立即派遣使者拿着书信招安方国珍。

方国珍听说朱元璋的军队在婺州,法令严明,军队精锐强大,所向无敌,于是召集他的兄弟们商议说:‘如今虽然国内混乱,但元朝的气数还没有终结,只有朱元璋善于用兵,威名远扬,恐怕我们兄弟不足以与他抗衡,不如暂且表示顺从,来观察天下的局势。’

于是他就派他的儿子完到朱元璋的军营里做人质。

皇帝知道方国珍不是真心归附,便命令他回去。

方国珍又派遣使者上书说,希望像钱镠一样,为朝廷镇守郡县,每年向朝廷进贡白金,作为军费。

皇上答应了他。

当时,元朝每年都派官员监督方国珍准备海船,将十万多石粮食运到张士诚那里,再渡海北上运到元都,方国珍也奉命行事,因此官职被屡次升迁,直至太尉、江浙行省左丞相,被赐爵衢国公。

兄长国璋担任枢密院副使,弟弟国瑛、国珉,侄子明善,都接连升官至行省平章政事。

因此方国珍兄弟子侄贪婪暴虐一天比一天厉害。

虽然时常派人前来朝贡,实际上是借此来窥探虚实。

过了一段时间,恰逢国朝苗军的降将蒋英、李福叛变,在金华刺杀了江南行省参政胡大海,打算从台州逃到福建。

当时张国璋驻守台州,率领士兵在仙居拦击(敌人),被(敌人)打败,(国璋)被杀害。

吴元年,朝廷军队已经打败了张士诚,方国珍又担忧又害怕,打算派人入朝庆贺,可是他的各位子侄想法不一致,最终没有派人去。

皇上责怪他反复无常,于是派参政朱亮祖率领军队前往台州,派御史大夫汤和、平章政事廖永忠前往庆元。

九月,亮祖攻打台州,攻克了台州,国瑛率领剩余的部众进入黄岩,亮祖的军队不久就追上了他们,国瑛逃到海上。

十月,朱亮祖从黄岩调兵攻打温州,明善也带着家人逃走了,守城的人献城投降。

十一月,汤和率领军队抵达庆元。

方国珍仓促之间,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不可行,就约他的弟弟、侄子带着妻子儿女从海上逃走,而朝廷军队的追击更加紧迫。

方国珍于是封存府库,登记户籍人口,派他的子弟、将领和校尉出城迎接投降,并且派人上表谢罪。

皇上看了奏表后怜惜他,于是下诏书催促方国珍入朝拜见。

到了京城,太祖责怪他,方国珍叩头谢罪。

皇上观察方国珍的语气诚恳,没有别的心思,认为之前他假装投降暗中背叛,是手下人的主意,不是他的本意,于是特别优厚地对待他。

每次皇帝赐宴,他都与功臣同席而坐。

不久,(他)被授予广西行省左丞的官职,让(他)奉行朝见皇帝的礼仪。

后来郭英生病了,皇帝多次派中使去慰问,并授予他两个儿子官职:长子郭礼,担任广洋卫指挥佥事;次子郭完,担任虎贲卫千户所镇抚。

不久就去世了,享年五十六岁。

方国珍和他的兄弟都不识字,当时辅佐他出谋划策的是同乡刘仁本、张本仁、郑永思、永嘉人丘楠等人。

只有丘楠比较廉洁谨慎,其余的人都是由州县的小吏晋升上来的,贪婪受贿,谋取私利,没有深远的谋略。

他的兄弟子侄分别管理两个郡,政令刑法、租赋征收,都任意决定轻重。

侄子明善居住在温州,很遵守法令制度,而兄长国璋、弟弟国瑛居住在台州,只把买田造船经商盈利,作为使家庭富裕的打算。

等到方国珍投降的时候,他的参佐(下属官员)都被杖刑处死,只有丘楠被赦免,被任命为韶州府知府。

癸巳日,暹罗斛国的使臣沙里拔来朝见并进贡地方特产。

他自己说本国国王命令他和奈思里、侪剌悉识一起前来朝贡。

去年八月,船停靠在乌诸洋的时候,遭遇大风,船被损坏,(船)漂流到海南,当地官府收集了船只漂流的剩余苏木、降香、兜罗绵等物品前来进献。

行省大臣将这件事上奏,皇帝责怪他没有表文,他诡称船只翻覆,而贡物还有留存的,皇帝怀疑他一定是外国商人,命令将他的贡物退还。

皇帝诏令中书省和礼部说:“古代中原的诸侯,每年要派使者去朝见天子一次,每三年要派使者去朝见天子一次。

在九州之外的番邦和偏远国家,每个君主在位期间前来朝拜一次。

他们所进贡的本地特产,不过是为了表达诚敬罢了。

高丽距离中国稍微近一些,也有一些礼义典章、音乐舞蹈,与其他番邦不一样,因此命令他们按照三年一聘的礼仪。

如果他们想每隔一代见一次,就听从他们的意愿。

其他远方的国家,像占城、安南、西洋、琐里、爪哇、渤尼、三佛齐、暹罗斛、真腊等这些新归附的国家,进贡已经很频繁,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多,我不愿意这样。

命令他们遵行古代典章制度就可以了,不必频繁改动。

他发布公文让各国都知道这件事。

陕西行省员外郎许允德从西番朵甘乌思藏出使回来,朝廷赐给他冠带、罗衣和钱财。

甲午这天,表彰济宁府单县百姓孟思孝的妻子杨氏、保定府深泽县百姓王志达的妻子李氏、邳州睢宁县百姓周二的妻子许氏、苏州府吴县百姓陈已久的妻子孙氏、张成二的妻子唐氏、姚荣三的妻子黄氏、昆山县百姓严华的妻子陶氏的贞节(品德)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