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白话明太祖实录 > 第66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

第66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(1/2)

目录

洪武四年(4068年)三月初一乙酉日,在奉天殿策问进士,考中的有一百二十人,赐吴伯宗等三名进士及第。

第二甲的十七个人被赐予进士出身;第三甲的一百个人,被赐予同进士出身。

皇帝下诏书赐给吴伯宗朝服、帽子和腰带,授予他礼部员外郎的官职。

高丽来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三个人,只有金涛考中,被授予东昌府安丘县县丞之职。

朴实、柳伯儒都没有考中进士。

三个人都因为不精通汉语,请求回到自己的国家。

皇帝下令多给路费,派船送他回去。

把泗州隶属于临濠府。

命令中书省,凡是镇守安抚的地方屡次作战有功的人,不经过比试就升任千户。

那些按年资长短顺序升为千户的百户,照例要进行比试。

比试的方法是,每两个人组成一对,手持木棍比试胜负,获胜的人才能得到提升。

丙戌日,皇帝下诏重新修筑圜丘和方丘坛。圜丘坛有两层,上层坛面直径是四丈五尺,高度是五尺二寸。

下城的周围,坛面都是宽一丈六尺五寸,高四尺九寸。

上下两层,贯通的直径为七丈八尺,高度为一丈一寸。

天坛的坛址到内部矮墙,南北和东西的距离各是九丈八尺五寸。

从里面的矮墙到外面的矮墙,南边长十三丈九尺四寸,北边长十一丈,东西两边各长十一丈七尺。

内??墙高五尺,外??墙高三尺六寸。

方丘坛也有两层,上层台面直径三丈九尺四寸,高度为三尺九寸。

下城的周长,每面长一丈五尺五寸,高三尺八寸。

上下两层,直径总共七丈零四寸,高度为七尺七寸。

从下砌成坛的基址一直到内矮墙,南北东西各长八丈九尺五寸。

从内??墙到外??墙,南北和东西的距离各为八丈二尺,内??墙高四尺三寸,外??墙高三尺三寸。

戊子日,武靖卫指挥同知卜纳剌率领原来所统领的官员下属入朝进献马匹,(朝廷)赏赐给(卜纳剌)三十匹华丽的丝织品,官员下属们也各自得到不同等级的赏赐。

当时原来元朝的宗王子任八隔巴也跟着入朝,皇帝命令礼部每天给他提供粮食,给他的马提供草料和豆子,以优厚的礼节对待他。

庚寅日,确定孳牧所官员的品级:司象为从七品,司象副使为从八品,典牧大使为正八品,典牧副使为从八品。

癸巳日,广西卫指挥佥事左君弼等人平定溪洞蛮獠有功,皇帝下令赏赐左君弼绸缎二十匹,千户蔡天禄以下的将士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赏赐。

明太祖朱元璋命令中书省的大臣说:“山北口外的东胜、蔚、朔、武、丰、云、应等州,都处在极远的边疆沙漠之地,应该各自设置十户长、百户长,率领士兵,安抚边疆的百姓。”

没有战事的时候就耕种田地,有战事的时候就出去战斗。

所储备的粮草,交给当地官府管理,不必再设立专门机构,以免给当地百姓增加负担。

赐给韩国公李善长等六个国公、延安侯唐胜宗等二十五位侯爵以及丞相、左右丞、参政等人临濠的山地六百五十八顷多。

丙申日,设置濠梁后卫、南阳卫两个指挥使司。

丁酉日,撤销司农司。命令工部置办作战用的棉袄,供给征讨蜀地的军士。

戊戌日,太阳当中有黑子。

己亥日,皇帝命令故元宗王子任八隔巴跟随卜纳剌西行返回,赐给他一袭文绮衣。

中书省大臣上奏说:“高丽国的郎将李英等人在入朝进贡时,多带了些物品出境,请求加以禁止。”

皇帝下诏不要禁止。

庚子日,皇上命令皇太子观看《元史》中世祖(忽必烈)时期的事迹,并且告诉他说:世祖虽然能够建立国家,但是制度非常粗疏不精密,也听不到有关礼和乐方面的举措,所以他处理政事比不上汉朝、唐朝,更何况能够恢复古代(的制度)呢?

辛丑日。中书省的大臣进言说:山东、山西、陕西等地方每年办理盐税(事务),请求在本地交易棉布,用来预备军队的装备,希望能省去转运(物资)的劳役。

听从了他的建议。

壬寅日,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椿出生,是惠妃郭氏所生。

陕西延安府肤施县因旱灾上报,皇帝下令免去田租二万八千二百多石。

将北平平滦府改名为永平府。

皇上认为战乱之后,中原地区的百姓大多流离失所,临濠地区有很多土地闲置荒废,于是被有权势的人兼并了。

于是他晓谕中书省大臣说:“古代的井田法,是按照人口授予田地的,所以百姓没有不被授予田地的。

现在临濠的土地,彼此相连,耕种的农民也应该根据他们的劳动力,计算亩数分给他们,让贫穷的人有依靠,富裕的人不能兼并。

如果有兼并土地的人,大量占有田地作为自己的产业,而反过来让贫苦百姓租种(这些田地)的,就给他们定罪。

癸卯日,吏部上奏说:“钦天监司历杨野、俞钧的职责是主管天文历法,与一般的选官不同,应该让他们长期担任这个职位,除非有皇帝的特别旨意,否则不能升职调任。”

听从了他(她、它)。

大同卫都指挥使耿忠请求用山东、山西的盐税来折收绵布、白金,然后运到大同换米,来预备军饷。

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。

任命太医院同知葛景先担任太医院使。

乙巳日,确定命妇的封号。一品、二品官员的妻子封为夫人,三品官员的妻子封为淑人,四品官员的妻子封为德人,五品官员的妻子封为宜人,六品官员的妻子封为安人,七品官员的妻子封为儒人。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(这些爵位的妇人)各自依照她们丈夫的爵位(受封)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