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淳于越气晕:六岁侯爷?礼崩乐坏!(2/2)
“呃?”淳于越一怔,下意识回,“……坐其假(价值)而论其罚。”
“《秦律·工律》呢?为器同物者,其小大、短长、广亦必等,不如式者如何?”
“……物勒工名,以考其诚,功有不当,必行其罪。”淳于越节奏有点乱,懵了。
“《秦律·田律》呢?雨为澍,及秀粟,辄以书言澍稼、秀粟及垦田阳毋稼者顷数,所言不尽,又当如何?”
“……”淳于越张嘴,额头冒汗。这些琐碎律条,他一个钻研周礼的大儒,哪会逐字记住?
嬴昭却不给他喘气之机,小嘴如连珠炮继续轰:“再问博士,甲字仓丙号库,以霉变糠麸掺沙土充作军粮民食,按《秦律·仓律》,该当何罪?按博士您推崇备至的周礼,这等行径,是可为之礼?还是该为之法?”
“我……这……”淳于越被问得噎住,脸憋成猪肝色。他本想用大道理压人,谁料对方不接招,反而揪住具体案件和律法细节反手一刀!
“博士口口声声礼法礼法。”嬴昭嗓音陡然拔高,童声清亮,却字字如钉,“难道博士所谓的礼,就是包庇纵容那些蛀空大秦粮仓、想饿死边关将士、饿死大秦百姓的硕鼠之礼?”
“难道博士所谓的法,就是当国之蛀虫被揪出时,不究蛀虫之罪,反怪揪虫之人年纪太小的荒唐之法?”
“父皇下‘三年无饥馑’之诏,推广土豆,为的是让大秦子民不再挨饿!可粮仓里的硕鼠,却要把这诏令变成害民的毒药!此举不仅触犯国法,更是欺君罔上,罪同谋逆!”
“我嬴昭,是只有六岁不假!但我却知,将士吃不饱,无力守国门!百姓吃不饱,天下难安定!粮仓不稳,大秦必动荡!”
“父皇赐我此旗,许我便宜行事,查的就是这等蠹虫,护的就是大秦的根!敢问博士,我持父皇之旗,行父皇之令,护大秦之法,保大秦之民,何错之有?怎就礼崩乐坏?怎就亡国之兆了?!”
“难道在博士眼里,那些蛀虫的颜面,比我大秦将士的肚子更重要?比天下百姓的性命更重要?比父皇的江山社稷更重要吗?!”
一连串质问,如同冰雹砸脸,劈头盖脸轰向淳于越。声音虽嫩,却逻辑锋锐,字字砸在“国法”与“大义”的钉子上!
满朝文武,彻底愕然!
所有人都瞪大眼睛,看着大殿中央那个手持黑龙旗、身材小小却站得笔直、言辞犀利如刀的小身影。
这……这是一个六岁娃能说出来的话?
这道理掰扯得,比混迹朝堂几十年的老油子还狠!直接把淳于越那顶“礼崩乐坏”的大帽子,反手扣了回去,扣得结结实实!
蒙恬、王翦等武将眼中精光爆闪,差点当场叫好。
文官队列里,许多人也是面色变幻,重新掂量起这位小侯爷的分量。
“你……你……黄口小儿……强词夺理……曲解圣言……”淳于越被怼得气血逆冲,指着嬴昭,手指哆嗦得像风中的叶子,想反驳,却发现自己那套大道理在对方具体又凶狠的质问前,苍白得可笑。
他一生推崇周礼,讲究尊卑有序,何曾被这样当面撕破脸皮驳斥?还是被一个他压根瞧不上的六岁娃娃驳得哑口无言!
巨大的羞辱感和信念冲击,让他眼前一黑,胸口堵得炸裂。
“噗——!”
一口老血猛地从淳于越口中喷出,血线刺目。
他身体晃了两晃,眼白一翻,直挺挺向后倒去。
“博士!”
“淳于大人!”
周遭官员惊呼一片,手忙脚乱冲上去搀扶。
朝堂之上,顿时乱成一团。
嬴昭看着被气晕过去的淳于越,小脸还是没什么表情,只轻轻眨了眨眼,小声嘀咕了一句。这声音不大,却在突然混乱又因他开口而骤静的大殿里,清晰得可怕:
“这就晕了?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差了点……我《青囊书》急救篇都还没开始讲呢……”
“噗——”
不知哪个武将没憋住,笑喷出声,又死命忍住。
龙椅上,嬴政看着台下鸡飞狗跳,又看看一脸“无辜”的小儿子,嘴角狠狠抽了几下。最终,一丝压不住的笑意破开他脸上的寒冰。
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,声震大殿,带着毫不掩饰的痛快与果决:
“传朕旨意!”
“镇军侯嬴昭,查案有功,明辨是非,深得朕心!”
“粮仓一案,交由黑冰台彻查到底,一应涉案人员,无论牵扯到谁,给朕依律严办,绝不姑息!”
“退朝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