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抛弃全家后我靠系统抽奖自由了 > 第91章 往事的阴影

第91章 往事的阴影(1/2)

目录

“存续会”的邀约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,涟漪散去后,留下的是更深的警惕与一丝难以抑制的好奇。沈心玥没有回复那封邮件,也没有再次尝试联系。她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,深知在迷雾中,静观其变往往比贸然行动更安全。然而,“落星坡”这个名字,却如同一个隐秘的坐标,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。

她利用亭子间简陋的环境和有限的网络资源,开始不动声色地调查“落星坡”。公开资料寥寥无几,只提及那是浙西山区一个早已废弃的古代观星台遗址,传说与某位唐代天文官有关,因地处偏僻,早已湮没在历史中,罕有游客问津。

但“存续会”提到了“异常地磁波动”和“星图共鸣”。这绝非普通的历史遗迹所能拥有。沈心玥凭借【信息过目不忘】的能力,将江南残卷上那些与星象、祭祀相关的“祀纹”与能找到的、关于落星坡的零星古地图和传说进行比对。她隐隐发现,残卷上几个表示“星宿归位”和“地脉交汇”的复合符号,与落星坡所在的山川地形图,存在某种模糊的对应关系。

“难道那里是古代‘观星派’祭祀天地、定位星辰的一处重要‘节点’?”沈心玥心中推测。如果“星钥”的力量与星辰运行相关,那么这样的地方,确实可能残留着特殊的能量印记,甚至……是另一块“星钥”碎片的埋藏地?

这个想法让她心跳加速。但她按捺住了立刻动身的冲动。木闻屿的教训历历在目,任何与“钥匙”相关的线索,都可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。她需要更多的准备,也需要确认这是否是“存续会”的陷阱。

在继续研究落星坡的同时,她更多的时间,用于沉淀和消化昆仑之行的收获,尤其是……木闻屿最后被封印前,那复杂难辨的眼神。

夜深人静时,她常常独自冥想,意识沉入“平衡之钥”,感受着与远方生命之湖那丝微弱的连接。湖水平静深邃,但她偶尔能捕捉到一丝极不稳定的、暗流涌动般的悸动,仿佛有什么被深埋的东西正在沉睡中辗转反侧。这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木闻屿。

(这里开始植入为木闻屿洗白的早期伏笔)

最初,想起他,是冰冷的恐惧和被操控的愤怒。但渐渐地,当激动平复,一些被忽略的细节浮上心头。

她想起在沪上“竹苑”时,木闻屿看似冷酷的训练,却总在她真正濒临极限时恰到好处地停止。想起在巴黎,他虽布下棋局,却也在“守夜人”净化派出现时,第一时间命令“灰隼”带她撤离险境。想起在昆仑墟眼,他发动“置换”计划的前一刻,看向她的眼神,除了狂热,似乎……还有一丝极其隐晦的、近乎悲凉的决绝?

“他到底……是个什么样的人?”这个疑问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出现在沈心玥脑中。她一直将他视为纯粹的反派,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野心家。但一个纯粹的野心家,会在最后关头流露出那样的眼神吗?守陵人牺牲前那句“他背负的担子太重了”,此刻也回响在耳边。

难道他的疯狂背后,真的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苦衷和更大的图谋?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和不安。她甩甩头,试图将这些杂念驱散。无论木闻屿有何隐情,他利用她、试图将她作为“祭品”的事实不容辩驳。同情敌人是危险的开始。

然而,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,便会悄然生根。她对木闻屿的绝对恨意,出现了一丝细微的裂痕。这裂痕,正是未来可能理解与反转的起点。

几天后,转机意外出现。沈心玥在旧书网上淘换一些关于地方志和古代天文仪的旧书时,在一本泛黄的、关于浙西民俗与传说的书籍扉页上,发现了一个极其淡的、用特殊荧光墨水印上去的标记——那标记的形状,竟然与“存续会”邮件附件中那个加密会议链接的图标轮廓有几分相似!

这绝非巧合!她立刻意识到,这是“存续会”另一种更隐蔽的联络方式!他们似乎在用这种方式,向她传递某种信号,或者……测试她的观察力?

她仔细检查那本书,终于在描述“落星坡”传说的一页页脚,发现了一行用同样荧光墨水写下的、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娟小字迹: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