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(2/2)
她把这事放在心里,想着等晚上进了空间,看看空间的薯苗有没有类似情况,对比一下。
“昭南姐,这……这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啊?”孙嫂一脸焦急地问,声音里都带了哭腔,“这可咋办啊?会不会传染?要是这五十亩都这样了,咱们秋后可就颗粒无收了!”
她这话一说,周围的气氛更加凝重了。
孟昭不说话,只是眉头紧锁。
就在这时,一直默默站在人群外围的徐伊以走了过来。
她也蹲下身,捻起一片病叶,对着阳光仔细看了看,然后有些不确定地开口:“昭南姐,你看这个斑点的形状,有点像书上说的‘黑斑病’。”
所有人的目光,一下子都集中到了她身上。
“黑斑病?”孟昭南看向她,“什么病?”
“我之前在农科院给我大伯整理资料的时候,看到过相关的论文。”徐伊以的表情很认真,努力回忆着。
“好像是一种真菌感染,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发生。一开始是叶子长斑,然后慢慢枯萎,最后整株死亡,还会通过土壤和水分传染给健康的植株。”
她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,专业名词一套一套的,把军嫂们听得一愣一愣的。
“那……那有法子治吗?”李桂花急切地问。
徐伊以皱着秀气的眉头,想了想,才说:“论文里提过几种防治方法,不过都需要专门的农药。咱们这儿肯定没有。不过……里面还提过一个土法子。”
“什么土法子?你快说啊!”
“就是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。”徐伊以看着孟昭南,语气带着几分商量,“高锰酸钾卫生所应该有,是用来消毒的。可以稀释到很低的浓度,据说对抑制这种真菌有效果。不过……我也只是在书上看的,没实践过,不知道行不行。”
她这番话说得极为谦虚,既展示了自己的“博学”,又把决定权交给了孟昭南,姿态放得极低。
军嫂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,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,纷纷看向孟昭南。
“孟妹子,要不……咱们试试?”
“是啊,死马当活马医呗!总比眼睁睁看着它们死掉强!”
孟昭南沉默着。
她看着徐伊以那张写满真诚和关切的脸,心里的疑虑和现实的紧迫在反复拉扯。
如果徐伊以说的是真的,那她就是帮了生产队一个天大的忙。如果她是错的,或者别有用心……
“昭南姐。”徐伊以仿佛看穿了她的顾虑,善解人意地补充道,“要不这样,咱们先不弄大的。就找这一小片病得最厉害的,用最稀的溶液喷一下试试。要是管用,咱们再大面积防治。要是不管用,损失也就在这一小片,不会影响其他的。”
这个提议,合情合理,让人根本找不到拒绝的理由。
孟昭南看着那一张张期盼的脸,又看了看地里那些奄奄一息的秧苗,终于下定了决心。
“好。”她点了点头,“就按你说的办。孙嫂,你跑一趟卫生所,就说生产队需要消毒,去领一些高锰酸钾回来。”
“哎!好嘞!”孙嫂应了一声,拔腿就跑。
很快,高锰酸钾取了回来。在徐伊以的“指导”下,她们兑了极稀的淡紫色溶液,小心翼翼地喷洒在了那一小片病株上。
做完这一切,所有人都没心思干别的活了,就守在那片“试验田”旁边,眼巴巴地等着结果。
一个小时,两个小时……
奇迹,真的发生了。
到了傍晚,那片原本耷拉着脑袋的红薯苗,叶片竟然奇迹般地重新挺立了起来,虽然还有些斑点,但那股蔫头耷脑的死气,明显消散了。
“活了!活过来了!”
“天呐!真的管用!”
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,军嫂们激动得又笑又跳,看向徐伊以的眼神,充满了感激和崇拜。
“小徐,你可真是咱们的福星啊!”
“就是!要不是你,我们这几个月的辛苦可就白费了!”
“还是读书人厉害!懂的就是多!”
徐伊以被众人围在中间,脸上带着羞涩又开心的笑容,连连摆手:“不是我厉害,是我运气好,正好看到过。能帮上忙,我比谁都高兴。这都是昭南姐领导有方,当机立断!”
她不忘捧了孟昭南一句,显得愈发懂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