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5章 凤仪朝堂,暗潮再涌(1/2)
平定叛乱的第七日,京城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繁华。朱雀大街上,行人络绎不绝,商铺开门纳客,叫卖声、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,驱散了多日来的阴霾。而皇宫之内,一场关乎朝堂格局的朝会,正在紫宸殿隆重举行。
林微身着银灰色官袍,腰束玉带,步履沉稳地走进殿内。她眉心的凤凰图腾在晨光映照下,泛着淡淡的金光,既不张扬,又难掩其神圣之气。经过多日的休整,她的身体已完全恢复,凤凰之力也愈发凝练,整个人透着一股沉稳威严的气场,与往日那个初入朝堂的中书令判若两人。
殿内,文武百官分列两侧,目光纷纷落在林微身上,有赞赏,有敬畏,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忌惮。毕竟,这个女子以中书令之身,平定边关战乱,剿灭京城叛乱,立下了不世之功,连皇帝都对她倚重有加,其权势早已今非昔比。
“镇国大将军林微到——”内侍的唱喏声落下,林微走到殿中,对着龙椅上的皇帝躬身行礼:“臣林微,叩见陛下,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“爱卿免礼平身。”皇帝的声音带着几分欣慰,示意林微起身,“爱卿平定叛乱,劳苦功高,请上坐。”
林微谢过皇帝,走到宇文擎身边的空位坐下。宇文擎身着黑色战甲,英气逼人,看到林微坐下,他微微侧头,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的笑意,低声道:“今日朝堂之上,恐有变数,你多加小心。”
林微点点头,心中了然。宇文铭虽死,但他背后的势力并未彻底清除,朝堂之上,必定还有不少他的党羽。而且,她以女子之身执掌兵权,推行新政,早已触及了不少权贵的利益,这些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。
朝会正式开始。皇帝首先颁布旨意,追封在叛乱中牺牲的将士,安抚百姓,整顿吏治。随后,便将话题转向了边关防务和新政推行之事。
“林爱卿,如今北狄虽退,但边关仍需加强防备。你在边关多日,对那边的情况最为了解,不知你可有什么良策?”皇帝问道,目光落在林微身上。
林微站起身,从容答道:“陛下,北狄虽退,但贼心不死,日后必定还会卷土重来。臣以为,边关防务应从三方面入手:其一,加固城墙,修缮烽燧,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;其二,整编边关军队,加强训练,提高士兵的战斗力;其三,安抚边关百姓,鼓励垦荒种地,发展生产,让百姓安居乐业,从而稳固边关根基。”
她顿了顿,又说道:“另外,臣在边关发现,北狄之所以能屡次犯境,是因为他们熟悉地形,且骑兵速度极快。臣建议,在边关设立骑兵训练营,招募擅长骑射的百姓入伍,同时研制新型的骑兵装备,提高我军骑兵的机动性和战斗力。”
皇帝点点头,眼中满是赞赏:“林爱卿所言极是,就按你说的办。所需粮草、军械,户部、兵部务必全力配合。”
“臣遵旨!”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连忙躬身领旨。
就在这时,一名白发老臣站了出来,他是吏部尚书王大人,也是宇文铭的党羽之一。“陛下,臣有异议!”
皇帝眉头微皱:“王爱卿,你有何异议?”
王大人躬身道:“陛下,林大将军虽是巾帼英雄,但终究是女子之身。如今让她执掌边关兵权,整编军队,恐怕会引起将士们的不满,也不利于朝堂稳定。臣以为,应另派一名 ale 大臣前往边关,协助林大将军处理军务,也好制衡一二。”
他的话音刚落,便有几名大臣纷纷附和:“王大人所言极是,女子干政,本就不合祖制。如今林大将军权势过重,若不加以制衡,恐生祸端。”
林微心中冷笑,果然来了。这些人明着是为了朝堂稳定,实则是想削弱她的兵权,架空她的权力。
她缓缓开口,语气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:“王大人此言差矣。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,穆桂英挂帅出征,皆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。如今边关告急,百姓流离失所,臣只想为国家效力,为百姓谋福祉,岂有男女之分?”
她目光扫过那些附和的大臣,继续说道:“至于将士们的不满,臣在边关多日,与将士们同甘共苦,并肩作战。他们之所以愿意追随臣,是因为臣能带领他们打败敌人,守护家园,而不是因为臣的性别。再者,陛下让臣执掌兵权,是对臣的信任。王大人提议另派大臣前往边关制衡,莫非是在质疑陛下的决策?”
最后一句话,林微加重了语气,带着几分质问的意味。
王大人脸色一变,连忙摆手:“林大将军误会了,臣并非质疑陛下的决策,只是担心朝堂稳定罢了。”
“担心朝堂稳定?”林微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容,“臣看王大人是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吧?宇文铭叛乱,你身为吏部尚书,却对此视而不见,甚至暗中为宇文铭提供帮助。如今宇文铭已死,你便想通过削弱臣的权力,来保全自己的地位,是吗?”
她的话如同惊雷一般,在殿内炸开。王大人脸色惨白,浑身颤抖:“林大将军,你……你血口喷人!臣对陛下忠心耿耿,怎会暗中帮助宇文铭?”
“忠心耿耿?”林微冷哼一声,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,递给内侍,“陛下,这是臣在平定叛乱时,从宇文铭的府邸中搜出的信件。信件中,详细记载了王大人与宇文铭的勾结之事,包括为宇文铭推荐党羽,泄露朝堂机密等。请陛下过目。”
内侍将奏折递给皇帝。皇帝接过奏折,仔细阅读起来,脸色越来越难看。他猛地一拍龙椅:“王爱卿,你好大的胆子!竟然敢勾结乱臣贼子,背叛朝廷!”
王大人吓得魂飞魄散,连忙跪地求饶:“陛下,臣冤枉!臣是被宇文铭胁迫的,臣对陛下的忠心,天地可鉴啊!”
“冤枉?”皇帝怒喝一声,“信件上的字迹,分明是你的亲笔!人证物证俱在,你还敢狡辩!传朕的旨意,将王大人打入天牢,彻查其党羽,从严处置!”
“陛下饶命!陛下饶命啊!”王大人被士兵们拖了下去,口中还在不停求饶。
那些附和王大人的大臣们,见状纷纷吓得脸色苍白,连忙低下头,不敢再说话。殿内一片寂静,只剩下皇帝的怒火和王大人的求饶声。
林微看着这一幕,心中没有丝毫怜悯。这些人,为了个人利益,不惜勾结乱臣贼子,危害国家安危,理应受到惩罚。
皇帝平息了怒火,看着林微,语气缓和了许多:“林爱卿,多亏了你及时发现王大人的阴谋,否则,朕还被蒙在鼓里。你放心,今后朝堂之上,谁若再敢质疑你,朕定不饶他!”
“臣谢陛下信任!”林微躬身行礼。
朝会继续进行。接下来,林微又提出了几项新政,包括改革税收制度,减轻百姓负担;兴办学校,培养人才;加强水利建设,防治水患等。这些新政,都是她根据现代管理知识和中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,旨在促进国家发展,改善百姓生活。
文武百官们看着林微提出的新政,心中充满了惊讶和敬佩。他们没想到,这个女子不仅能带兵打仗,还如此有治国之才。那些原本对她心存忌惮的大臣,也渐渐改变了看法,开始认真考虑她提出的新政。
皇帝对林微提出的新政非常满意,当场便批准了其中的几项,并下令户部、礼部、工部等部门全力配合林微推行新政。
朝会结束后,林微和宇文擎并肩走出紫宸殿。阳光洒在两人身上,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。
“微微,今日朝堂之上,你表现得非常出色。”宇文擎看着林微,眼中满是赞赏,“不仅挫败了王大人的阴谋,还顺利推行了新政,真是大快人心。”
林微笑了笑:“这都是托了陛下的信任和你的支持。若不是你在一旁为我保驾护航,我也不可能如此顺利。”
两人相视一笑,心中充满了默契。
就在这时,一名内侍匆匆跑来,脸上带着几分焦急:“林大将军,宇文王爷,陛下有请,让你们即刻前往乾清宫议事。”
林微和宇文擎心中一怔,不知道皇帝又有什么急事。两人不敢耽搁,立刻跟着内侍前往乾清宫。
乾清宫内,皇帝坐在龙椅上,脸色凝重。看到林微和宇文擎进来,他连忙说道:“林爱卿,宇文爱卿,你们来了。朕找你们来,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。”
林微和宇文擎躬身行礼:“陛下,请吩咐。”
皇帝叹了口气,说道:“朕刚刚收到密报,说宇文铭背后的黑暗势力,正在暗中集结力量,准备再次发动攻击。而且,他们的目标,不仅仅是中原,更是你身上的凤凰之力。”
林微心中一凛。她没想到,黑暗势力竟然如此快就卷土重来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