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为了赚钱,我认张导为义父 > 第469章 灵活的底线

第469章 灵活的底线(2/2)

目录

他首先想到的仍是“分猪肉”,看来陈思成背后也有人。

主办方为了两边协调,干脆给他新设立了一个奖呗。

再说,俞良这个“导演”身份,确实存在一些争议。

而陈思诚虽然是演员转型,但他执导的戏确实是他一人主导,不像俞良,身边还有两位帮手。

不过对于《唐人街探案》的编剧,俞良倒是争议不大。

于是,最佳编剧处女作奖给了俞良,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则归了陈思成。

这么一想,安排得还挺合理,挺周全的嘛。

而刚才想着以后再也不来,还要找好大姐哭诉的俞良,对主办方那点不满,基本上也少了很多。

虽然还是有点小遗憾,毕竟导演和编剧之间,终究是导演分量更重。

但也不错了,编剧好歹也算文化人。

而俞良一直认为自己,也是个文化人。

更何况,他还是今晚少数捧回两座奖杯的人之一。

所以就这么着吧。

底线灵活这一块的。

随后,心情不错的俞良手握两座奖杯,继续观看颁奖典礼的进行。

而他的好师兄黄小明成功摘得金鹿奖影帝桂冠。

之后的重要奖项也陆续揭晓。

不得不说,《中国合伙人》无疑是当晚最大赢家,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分别被它和陈可辛收入囊中,再加上黄小明的影帝、杜可风的最佳摄影、俞良的最佳男配角。

《中国合伙人》在本届长春电影节共斩获五项大奖,成绩斐然。

典礼结束后,心情大好的新晋影帝黄小明,自掏腰包设宴庆功,不仅请了《中国合伙人》剧组全体,连俞良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一并邀请。

只能说,师兄确实大气。

不过大家行程都忙,次日便各奔东西。

俞良更是直接飞回北京,接连参加商业活动和另一场颁奖典礼。

话说回来,长春电影节虽然在业内认可度不低,但毕竟与三大电影节以及三金电影奖的影响力有差距。

对很多普通观众来说,长春电影节可能还有点印象,但金鹿奖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有些陌生,甚至可能被误以为是“野鸡奖”。

加上主办方宣传力度有限,所以这次获奖的公众影响力其实有限。

只有“黄小明获金鹿奖影帝”和“俞良双奖加身”两条消息登上了热搜。

而且俞良的热搜还是自己安排的宣传。

紧接着俞良参加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也是如此,他顺利获得了“最受大学生欢迎男演员”奖,但刚才也说了,了解的还好,但是很多路人不了解这类奖项,所以依然在大众层面往往反响平平,除了粉丝欢庆之外,很难掀起更大水花。

不过奖终究是奖。

俞良已经把这三座新奖杯送回家里,老父亲老母亲特意将它们陈列在俞良的专属奖杯柜中。

柜子虽然仍显空旷,但奖杯正在一点点增多。

俞良也下定决心,今后要继续努力,把这个柜子填满。

何况十月和年底还有机会,比如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将在十月举行,《唐人街探案》把所有奖项全都报了。

单俞良心里清楚,哪怕这个奖项的性质和长春电影节类似,在业内有一定分量,但想拿下最佳男主、女主或导演这类大奖希望不大。

不过对他来说,能获奖就行,他不挑。

而且这个奖项也不是重点,真正重要的是同样在十月举行的大众百花奖。

作为内地三大电影奖项之一,其重要性和关注度远非此前那些奖项可比。

而这一次,俞良也有机会。

不得不说,《中国合伙人》这部电影虽然票房不是最高,但影响力确实是大。

正如在长春电影节一样,俞良凭借片中“王阳”一角,极有可能再次入围最佳男配角。

不过这次结果就不那么稳妥了,毕竟这是百花奖。

但俞良不会放弃这个好机会,所以俞良打算加把劲,尽可能拿下这个最佳男配。

为此,他京城的活动已结束,下一站就是魔都。

而这次去魔都,那必须要和好大姐再次见面了。

没办法,百花奖这个级别的奖项,必须请好大姐出面才行。

……

而在俞良在外奔波的时候,一些事情也终于有了进展,或者说到了最后的决断。

首先是《何以笙箫默》的首轮电视台播出权。

蓝台将价格提高到7400万,附加条件(广告收益的6%)不变。

而湘省卫视这次居然跟进了,同样开出7400万,附加条件也不变。

保证俞良获得本届金鹰奖的最佳人气奖。

虽然谈判历时不短,最终价格只比之前提高了几百万,但这也在情理之中,毕竟到了后期,各家电视台的预算已接近上限。

说到底,《何以笙箫默》只是一部偶像剧,能开出这个价格加上附加条件,确实已到极限。

不过湘省卫视这次愿意提价至与蓝台齐平,其实另有原因。

在俞良外出活动期间,他嘱咐导演刘俊杰尽快剪出几集样片,哪怕先用临时配音演员粗配粗剪,也要先让电视台看几集成片效果。

刘俊杰动作很快,迅速剪出三集。

两家电视台看完后,蓝台就提价到了7400万,正好是俞良往外报的成本。

而湘省卫视也直接跟了同样的价格。

或许是湘省台认为这部剧符合平台调性,值得花钱。

当然,这都是猜测,但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。

对他们来讲也是个好事儿。

但是到了现在,所有条件都已明确,该由俞良做出最终选择了。

说实话,俞良原本更倾向湘省卫视。

尽管他们没有份额分成,实际收益可能低于蓝台,但湘省卫视的收视底盘更稳,这样如果卖二三轮,电视剧总收益也不一定比蓝台少,只是时间需要拉长。

还有就是,对《何以笙箫默》,俞良固然看重收益,但同样希望借此打响招牌。

更何况,还能顺带收获一座金鹰人气奖,俞良现在可是对奖项越来越上瘾了。

当然,蓝台收视也稳居前五甚至前三,但与湘省卫视相比仍有差距。

但有些时候,做决定不能只考虑单部剧或自身利益,还要考虑外部因素。

这就不得不提到眼下湘省卫视正在推行的一种电视剧排播模式。

简单来说,他们正在效仿韩国电视台,正在搞“周播剧”模式。

他的好师姐杨蜜产后复出,又迎来一部爆款作品。

《古剑奇谭》

那个叫李毅峰的小子,如今也火得一塌糊涂。

当然,这不是重点。

关键在于,正如刚才所说,《古剑奇谭》采用的是周播模式,每周三、周四在湘省卫视的“钻石剧场”播出,一周更新四集。

能被安排进这个剧场,本身就说明是平台的重点项目。

湘省台愿意开出这样的价格,肯定也是把《何以笙箫默》作为重点项目。

事实上,不用俞良团队多问,而且湘省台的负责人在谈判的时候,也明确了这一点。

而问题恰恰出在这个“钻石剧场”上。

先说明一点,俞良本人对播出形式,比如是不是周播、一周播几集并不太在意。

湘省卫视的人也不是傻子,用这种模式,那肯定是效果好的。

但就像之前说的,不是他觉得行就行,还得考虑其他因素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