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> 第14章 后金扩张

第14章 后金扩张(2/2)

目录

天聪四年,公元1630年,六月,

明军反攻关内四城,阿敏率部仓皇逃离并于行前屠城,

皇太极借机对其进行彻底清算,公布其十六大罪状,幽禁了阿敏,

并把其统帅的镶蓝旗,交给对自己一向恭顺的阿敏之弟——济尔哈朗执掌!

天聪五年,公元1631年,七月,

皇太极集诸贝勒大臣议,定官制,

设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。

贝勒管部事。每部有承政(蒙古承政、汉承政),其下设参政八员,启心郎及笔帖式若干!

八月,皇太极兵发大凌城,明总兵祖大寿等坚守不出。

十月,祖大寿见援绝,杀副将何可纲,与副将张存仁等降后金。

十二月,皇太极接受礼部参政李伯龙之建议,废除“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”、共理朝政的旧制,

改为大汗“南面独坐”,突出汗位独尊地位。

继而寻机削除异己,铲除了威胁汗位的三大贝勒势力,使汗权得到巩固。

天聪七年,公元1633年,

皇太极会同归附的蒙古各部大举进攻林丹汗。

林丹汗大败逃走,土默特部余众,亦投降后金!

五月,明将孔有德、耿仲明等降金。

七月,后金兵攻取旅顺,广鹿岛的副将尚可喜投降!

天聪八年,公元1634年,五月,皇太极发动了一次远袭明朝宣府、大同的战役。

六月,后金在长城分四路突入塞内。

七月,四路大军于沿应州会合,并先后攻打宣府与大同。

八月,后金撤兵东归。

十二月,后金第一次派大军远征黑龙江地区,

这次远征从黑龙江中上游地区招降俘获了七千多人和大量牲畜财物,分别被编入八旗,成为后金政权军事上的新生力量。

同时,这次远征也加速了黑龙江中上游各族归附后金政权的进程。

此后,黑龙江地区索伦各部首领纷纷来朝,络绎不绝。

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索伦部萨哈尔察首领巴尔达齐、索伦部首领博木博果尔、喀木尼汉地方首领叶雷等。

另外,黑龙江地方额苏里屯东,有从未通后金国者三十九屯,也派人来要求按礼仪入贡。

后金,基本上完成了对黑龙江中上游地区索伦各部的统一。

当然,此刻半个索伦部族人,差不多15万人,

已经登上了南明福建水师的大船,开始启程南下,

准备前往藏东黄河首曲流域的新家玛曲大草原,

和其在南明效力的索伦骑兵家人团聚……

征服整个东北之地后,

天聪九年,公元1635年九月,

后金大军,再次西征,

此战林丹汗战死,其子额哲献传国玉玺“制诰之宝”归降,

蒙古察哈尔部,被后金征服,

其下属的喀喇沁、土默特和鄂尔多斯诸部,亦尽皆归附,

至此,漠南蒙古为后金所统一。

同年十二月,正蓝旗奴仆冷僧机告发莽古尔泰,生前想要谋反,

于是皇太极对莽古尔泰的亲信大开杀戒,

两黄旗正式对正蓝旗开始杀戮,

这次大屠杀持续了半年,共有一千五百多人被残杀,

正蓝旗被皇太极、豪格父子吞并。

皇太极为加强君权将正黄、镶黄、正蓝三旗,收归自己统辖,

开创了清朝皇帝直接控制上三旗的制度。

天聪十年,公元1636年,四月五日,

皇太极,改元崇德,国号大清,正式即皇帝位,

皇太极于盛京建圜丘、方泽,祭告天地,建太庙奉祖。

追尊始祖为泽王,高祖为庆王,曾祖为昌王,祖父为福王。

皇考努尔哈赤谥为“武”,庙号太祖,陵名为福陵。

追封各功臣爵位,并配享太庙。

封兄弟子侄为亲王、郡王及诸蒙古贝勒为亲王、郡王,

其中封多尔衮为睿亲王,多铎为豫亲王,阿济格为英郡王,豪格为肃亲王,济尔哈朗为郑亲王!

至此,后金正式从部落联盟,进化变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!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