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吴三省上(2/2)
以公元1662年,为洪兴元年,在勐朗坝建立城堡,
城堡内建立了简易的宅院,做为大明王宫和官府机构。
朱璟淳,生于明朝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,原为奉国中尉,因祖上为韩王,身份尊贵但社会地位较低。
他于南明永历三年,公元1649年,加入永历政权,
后被破格提拔为奉国将军,参与朝政。
吴三省等人建立的南明洪兴政权,因位于勐朗坝,东南亚等小国,也称呼其为兴朗政权!
兴朗政权在大清康熙三年,公元1664年,李来亨残部覆灭后,
大明王朱璟淳,改称“朱红珍”,继续以明朝宗室名义活动,是当时南明灭亡后,唯一公开以明朝名义存在的割据势力。
并于洪兴元年,公元1662年,十二月,
朱红珍在勐朗坝称大明王后,
以吴三省为大将军兼兵部尚书,主管军事政务,
汪公福为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,主理朝政。
祁磊为户部尚书,
靳统武的侄子靳泰为刑部尚书,
刘文秀的养子刘鼐为礼部尚书,
吴三省的侄子吴国安掌管禁军,并改勐朗坝城,为兴朗城。
洪兴小朝廷成立伊始,便注意同周边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,教会他们先进的农耕技术,加大对偏远地区的开发。
当地有一个很大的土司,名叫那喜烈,大力支持洪兴小朝廷的抗清复明事业。
为了联合那喜烈土司,吴三省让大明王朱红珍,娶了那喜烈的女儿为王妃。
同时,汪公福等人还特别注意吸纳当地的知识分子加入小朝廷,
还在当地兴办学校,教当地人习字读书,学习礼仪。
军事上,仍然以休养生息为主,同时开垦土地,补充给养。
在经过吴三省几年的努力后,
洪兴小朝廷,居然在云南缅甸边界附近站稳了脚跟,成为缅甸东北之地带甲三万的强国,并逐渐出现了兴旺中兴的局面。
为了凝聚人心、提振士气,大将军吴三省,于洪兴七年公元1668年,二月,
决定出师北伐昆明,为先帝报仇。
当年,大将军吴三省,亲自率军二万大军出师北伐,
并在宁洱大破清军5000大军,占领了宁洱城。
四月,又向北推进到昆明城下。
六月,再次同1万清军激战,吴三省再次大获全胜,斩杀清军万余人,
南明大将吴三省之名,震惊满清朝野!
然而,就在吴三省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昆明时,后方却传来急报。
那喜烈土司突然倒戈,联合部分心怀不满的当地势力,袭击了兴朗城。
城内兵力空虚,大明王朱红珍被困。
吴三省心急如焚,他深知若后方不稳,北伐大业将功亏一篑。
于是,他当机立断,留下大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昆明,自己则率领少量精锐回师救援。
当他终于回到兴朗城时,发现城池已被叛军占领大半。
吴三省怒目圆睁,振臂高呼,
“将士们,为了大明,为了兴朗,跟我杀!”
他身先士卒,冲入敌阵,一时间,刀光剑影,血溅当场。
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,吴三省终于夺回了兴朗城,稳定了后方局势,
但北伐的进程,也因此受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