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> 第1章 宛洛古道

第1章 宛洛古道(1/2)

目录

打开古中国地图,可以发现古中国中原汉地,大体可分为十大区域,

十大区域,一句话,可概括为:四角、四边、两中原!

四角,即东北角的黑辽冀,西边角的陕甘宁,西南的云贵川,东南角的闽粤桂,

四边,则为连接东北和西北的山西、蒙古之地,

连接西北和西面的汉中之地,

连接西南和东南的湖南之地,

接连东南和东北的京杭大运河沿线鲁皖苏浙之地,

两中原,则为洛阳盆地和南沿盆地,一北、一南,两个天下之中!

北方政权,若想控制整个淮河之北之地,则洛阳盆地,绝对不能有失!

同样,南方政权,若想控制淮河以南之地,

则南阳盆地,必须控制在手中,

而连接一北一南,两个天下之中洛阳盆地、南阳盆地,之间南、北向的通道,即为宛洛古道!

宛,指南阳盆地,

洛,指洛阳盆地!

宛洛古道,正位于北面洛阳盆地和南边南阳盆地之间,为南、北交通大动脉!

而宛洛古道,若细分,又可进一步分为东路、中路、西路三条道路!

其中东路为,从洛阳盆地的南下龙门,到伊川,

从伊川,折向东南的汝州,之后南下宝丰,从宝丰,折向东南的平顶山市,过叶县,

由东部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间的大缺口——方城缺口,南下进入南阳盆地,

东路的宛洛通道,又名方城夏道,

地势以丘陵和平原为主,一马平川,特别适合骑兵大兵团冲锋,

这也是南明北伐总督师—傅以渐,特别担心的一条通道,

毕竟满清骑兵战力强悍,而南明骑兵战力弱小,

若满清骑兵大军,从宛洛古道东路方城夏道南下救援南阳盆地,

而此刻南明正在大规模修复加固的旧楚长城方城段,虽然已经小有规模,但毕竟还没有完工,

一旦满清骑兵南下,以现在还没有完工的方城段旧楚长城去抵挡,满清内外夹攻的大军,胜算实在渺茫,

正因如此,傅以渐才一面安排李定国率领三万骑兵,北上进攻洛阳,

攻满清之必救,以抢夺方城段旧楚长城的修复加固时间,

同时,下令焦琏率领麾下三万骑兵,东下之镇平,进攻宛城东门,以吸引宛城守将尚可喜的注意力,为东面方城段旧楚长城的修复加固,减轻负担!

而宛洛古道的中路通道,则为洛阳南下,过龙门,至伊川,

从伊川折向东南,下汝州,至宝丰,

从宝丰,继续南下,至鲁山所在的鲁阳县三鸭路,

之后,继续南下,过分水岭、铁牛庙、北召店、南召店,

到达伏牛山东侧九里山北侧的南阳第一雄关——南召县的云阳关,

也,就是李定国,见到后,连连感慨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的云阳关,

云阳关,正位于九里山以北之地!

而九里山,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,

恰好,横贯在宛洛古道中路通道三鸭路之上,

其海拔虽不算很高,但因所处的南召县东南部,多为丘陵平原地带,

加上其山势浑厚雄峻,因而就显得特别高耸。

尤其是其南面较北面,更为陡峭,

九里山东面为三贤山,西面为太子山,

西面太子山与九里山之间,为白河的支流鸭河流过,

从而两山之间,形成一道峡谷,

依山畔水,此地就是“云阳关”,又名“口子河”,

只要把守住云阳关,就控制住了宛洛古道中路通道三鸭路,南下进入南阳盆地以北南召县的通道,

而宛洛古道之西路伊阙古道,则少有人知道!

宛洛古道西路伊阙古道,主要是沿伊河南下,

伊河,是黄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,

洛河,分为南洛河和北洛河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