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真理之光照四方,雏凤清于老凤声(2/2)
轻响声中,玄铁靶被无声无息地从中剖开,断面光滑如镜。
一剑之威,竟至于斯!
广场上一片死寂。只有能量残余引发的微风,吹动着众人的衣袂。
十七名学员同时撤去灵力,空中的构件迅速分解,飞回各人手中。他们的脸色都有些苍白,气息不稳,但每个人都站得笔直,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光芒。
成功了!他们以筑基之身,凭借知识与协作,斩出了堪比元婴的一击!
观礼台上,无人说话。那些势力代表们,无论是家族族长、散修头领,还是宗门长老,都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。之前对学宫的一切认知——量产筑基、廉价丹药、制式法器——在这一剑面前,都显得苍白无力。这展示的不是某种单一的技术,而是一种全新的、足以改变力量格局的可能性!
就在这时,林可平淡的声音再次响起,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:
“能量叠加效率百分之九十二点八,结构稳定性评估良好,协同延迟低于毫秒级。总体表现,符合预期。”她略微停顿,似乎在审视数据,然后给出了那句让所有在场外来者心头巨震的评语:
“这只是能量协同与叠加的基本应用。证明路径正确,但优化空间依旧很大。”
基本应用?!
优化空间?!
青岚宗的白须长老猛地看向林可,嘴唇翕动,想说什么,却最终一个字也没能吐出。他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骨升起,瞬间窜遍全身。他明白,林可这句话并非炫耀,而是陈述一个她认为的事实。也正因为如此,才更加可怕。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,比那惊天动地的一剑,更具冲击力,更彻底地宣告了旧有规则在这片土地上的失效。
时代的车轮,真的被这两个外来者,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,强行推动了。而他们,要么设法跟上,要么,被无情碾过。
---
毕业展示的震撼余波尚未平息,学宫深处,一座新落成的、风格与主流修仙文明迥异的建筑内,另一种形式的冲击,正在更隐秘却更深远的层面扩散。
这里是“真理阅览室”。没有雕梁画栋,没有檀香袅袅,只有简洁的线条、明亮的灯光(依旧是杨华优化的灵光术),以及一排排由不知名金属与灵木打造的书架。书架上陈列的,并非玉简,而是一本本以特殊灵植纤维压制、用耐久之墨印刷而成的……书籍。
《基础能量导论(学宫内部试行版)》
《灵气粒子波动性与符文学应用》
《从丹方到化学反应——丹药标准化初探》
《逻辑与实证:科学修行方法论》
封面上那些直白甚至有些“粗俗”的标题,让任何一位传统修士看了,恐怕都会皱起眉头,斥之为“离经叛道”、“歪理邪说”。然而,就是这些“歪理邪说”,此刻却被允许作为纪念品,由参加典礼的势力代表们,每人限取一本带走。
大多数代表,在震撼于之前的“真理之剑”后,怀着复杂难言的心情,几乎是下意识地拿了一本。有的随手塞进储物袋,打算回去再研究(或者束之高阁);有的则出于礼貌,当场翻看起来。
青岚宗的那位白须长老,原本也只是随意拿起那本《基础能量导论》,打算装装样子。但当他翻开第一页,看到那段开宗明义的文字时,目光就再也无法移开。
“第一章:灵气的再定义。传统修行观念中,灵气乃天地精华,虚无缥缈,重‘感悟’而轻‘度量’。然,经观测与实验证实,灵气实为一种具备特定波粒二象性、可与生命体精神及肉身产生交互的能量粒子(暂命名‘灵子’)……”
“荒谬!”长老心中本能地升起一股驳斥的冲动,这完全颠覆了他上千年的认知基础!灵气怎能是“粒子”?修行怎能用“实验”?
但紧接着,的曲线图,关于不同属性灵气粒子(灵子)的波动参数——却像是一根根冰冷的针,刺入他的思维定式。书中没有空泛的感悟描述,只有一条条基于观察和推理提出的假设,以及验证这些假设的思路和方法。
他不由自主地往下翻看,越看,心跳越快,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。
书中用严谨(虽然他极度不适应这种严谨)的逻辑,剖析了传统功法的几大常见缺陷:能量路径冗余、灵子筛选效率低下、不同属性灵子调和方式粗糙……每一个论点,都配有简化的数学模型或能量流示意图。有些地方,甚至隐隐指向了他自身修炼的青岚宗核心功法中,几个他一直隐约感觉滞涩、却从未深思过原因的关窍!
“这……这难道就是他们能批量筑基,能越阶而战的根源?”一个可怕的想法在他脑中成型。这不是什么邪法,这是一种建立在完全不同认知体系上的、更高效、更清晰的路径!
他猛地合上书,环顾四周。只见不少势力代表,也如同他一般,先是眉头紧锁,面露不屑,随即变得惊疑不定,继而陷入深深的沉思。有人手指颤抖地摩挲着书页,有人下意识地按照书中的某个简易图示,尝试调整自身灵力的微弱波动,随即脸上露出骇然之色。
安静的阅览室内,弥漫开一种无声的惊涛骇浪。
这些书籍,其价值远超那些量产的法器丹药!它们传播的是一种思想,一种方法论,一把可能解开困扰他们多年修行难题的钥匙!虽然书中记载的只是最基础、最浅显的部分,但对于浸淫旧体系已久的修士来说,无异于在黑暗的房间里打开了一扇窗,透入了完全不同的光芒。
可以预见,当这些代表带着这些书返回各自势力,将会在底层修士中,在那些困于瓶颈、苦无前路的修炼者心中,掀起怎样的波澜。真理学宫播下的,不仅仅是一批筑基弟子,更是颠覆旧世界的思想火种。而这火种,一旦接触到干渴的心田,势必会燃起燎原之火。
白须长老深吸一口气,将手中的《基础能量导论》小心翼翼地、郑重其事地收入怀中最贴身的储物法宝。他看向窗外,学宫广场上,那些年轻的弟子们正在有序退场,阳光洒在他们身上,充满了朝气与希望。而他,以及他所代表的青岚宗,乃至整个天玄界东域的旧有秩序,却仿佛感受到了夕阳的余晖。
---
夜幕降临,学宫并未因白日的盛典而沉寂,反而多了一种沉稳内敛的活力。各处建筑亮起温和的灯光,实验室、讲法堂、工坊区,依旧有不少弟子穿梭忙碌,或三五成群地讨论着问题,一切都井然有序。
学宫最高的观星台,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祭天台或感悟之地,而是一个布满各种奇异晶石和金属探针的平台。这里没有神秘符文,只有冷硬的科技与解析后的修真符文结合的风格。
林可和杨华并肩而立,俯瞰着下方初具规模的学宫城。
灯火如星子般点缀在规划整齐的区域,以主塔为中心,教学区、生活区、工坊区、实验田、能量枢纽……轮廓清晰。更远处,是被学宫力量影响而逐渐安定繁荣的周边地域,原本荒芜的土地上,开始出现新的聚落和开垦的痕迹。一条由学宫主导修建的、平坦宽阔的道路,如同动脉,正向远方延伸。
“引流灵脉的二期工程,可以启动了。”林可的视线落在远方几个黑暗的区域,那里是规划中的新能量节点,“需要优先建立第三号工坊集群,模块化法器的产能需要提升百分之五十,以满足预期需求。”
她的思维永远精准地指向下一个目标,效率和扩张。
杨华轻轻点头,目光却更柔和地掠过那些生活区,感知着其中洋溢的、充满希望的生命气息。“陆明他们几个,已经可以独立带高阶课程了。那个叫小铃铛的女娃,在生命场域与灵植契合方面的天赋很有意思,我打算把‘乙木化生诀’的优化课题交给她试试。”
他更关注的,是人的成长,是生命潜力的绽放。
“可以。”林可同意,“建立标准化的导师晋升与课题审核机制,是维持体系自我迭代的基础。”
两人沉默了片刻,夜风吹拂,带着远方工坊区隐约传来的、有节奏的灵力锻打声,那是法器工坊仍在运行。
“第一阶段目标已达成。武力威慑建立,基础理论体系初步验证,人才培养流程贯通,经济循环雏形已现。”林可总结道,语气平静无波,如同在汇报一项常规实验数据,“学宫根基已稳。”
杨华微微一笑,接过了她未尽的语意:“所以,是时候让这火焰,烧得更旺些了。天玄界……很大。”
他的目光投向更遥远的、星辰寥落的夜空深处,那里代表着更广阔的世界,更强大的势力,以及更多等待被解析、被改变的“真理”。
林可没有再说话,只是微微颔首。镜片后的双眸中,数据流的光芒微微闪动,那是更庞大、更复杂的计算与规划正在酝酿。
观星台上,两道身影静静伫立,一如他们初临此界时那般,仿佛超脱于这个世界之外。但在他们脚下,由他们亲手点燃的星星之火,已然在天玄界的东方坚定地燃烧起来,光芒虽初绽,却带着无可阻挡的、必将燎原的势态。
镜头拉远,真理学宫如同镶嵌在沉重大地上的一颗明珠,散发着与周围格格不入却又充满生机的光辉。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一个全新的时代,正以此为原点,悄然拉开序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