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9章 卧薪尝胆日,砥柱砺锋芒(1/1)
岳璃的归来,如同一块投入激流的磐石,虽未能平息波涛,却让巴州这艘航船有了更坚定的压舱石。帅府后院特意辟出的静养小院内,药香弥漫。李清菡几乎寸步不离,以精湛的医术和女性特有的细致,照料着岳璃的伤势。剜除腐肉、接续断骨的过程痛苦不堪,岳璃却始终紧咬牙关,汗透重衣也不曾呻吟出声,那份坚韧让见惯伤病的李清菡都为之动容。
“岳姐姐,伤口不能再沾水,这腿……每日需按时活动关节,否则筋骨粘连,日后便真难恢复了。”李清菡小心地替她换好药,轻声叮嘱。
岳璃靠在软枕上,脸色依旧苍白,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清亮,只是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——那是属于武将的、对可能失去巅峰武力的本能恐惧。她点了点头,声音有些沙哑:“有劳李姑娘。我晓得轻重。”她试着动了动受伤的右腿,一阵钻心的刺痛传来,让她额角瞬间渗出冷汗,但她只是微微蹙眉,便继续尝试,每一次动作都缓慢而坚定。
凌岳每日必来探望,有时带来前线最新消息,有时只是静静坐一会儿。他并不多说安慰的话,但那份无声的信任与支持,岳璃感受得到。她知道,主公肩上的担子比她更重,巴州的未来系于他一身,自己能做的,便是尽快好起来,重新拿起刀剑。
“刘整那边有何动静?”一次凌岳来时,岳璃忍不住问道,眼中寒光一闪。断魂渊下的绝望与痛苦,刻骨铭心。
凌岳坐在床边的凳子上,神色平静:“跳梁小丑而已。陈兵边境,小规模挑衅不断,但不敢真的全面开战。他在等,等朝廷的态度,或许……也在等蒙古人的动静。”他顿了顿,看向岳璃,“你的仇,也是巴州的仇,迟早要报。但现在,我们的首要敌人,是蒙古。”
岳璃握紧了拳,指甲陷入掌心:“末将明白。阿里海牙部到何处了?”
“先锋已过归州,兵临峡州(今湖北宜昌)城下。荆湖震动,各地守军或降或逃,抵抗微弱。”凌岳语气沉重,“峡州若失,则川蜀门户洞开。”
岳璃沉默片刻,忽然道:“主公,可否将荆湖一带的详细地图与敌军动向资料,送至我这里?”她抬起眼,目光锐利,“纵然此刻不能上阵杀敌,末将亦可在沙盘之上,与主公、与冉先生一同推演战局,分析敌情。这双腿废不了我的心,废不了我的脑子!”
凌岳看着她眼中燃烧的不屈火焰,心中触动,点了点头:“好!我让冉先生将一应文书抄录一份送来。巴州需要你的经验与韬略。”
自此,岳璃的病房便成了第二个小型参谋部。沙盘、地图、情报文书堆满了桌案。她虽行动不便,但思维却愈发敏锐,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和对地形的深刻理解,常常能提出一针见血的见解,让前来商议军务的冉琎和凌岳都获益匪浅。
也正是在这种卧薪尝胆、励精图治的氛围中,巴州的战争潜力被压榨到了极致。
龙潜渊基地,炉火日夜不熄,仿佛要将群山都熔化。在墨衡的主持下,采用了“能量浸润”新工艺的火铳生产逐渐步入正轨,虽然产量依旧有限,但质量稳步提升。第一支完全合格的“神机百人队”正式成立,开始进行密集的装填、瞄准、射击训练,那沉闷的轰鸣声日夜回荡在特定的山谷靶场,虽然依旧无法与强弩的精准和射速相比,但那巨大的声威和潜力,已让所有知情人充满了期待。
更多的神臂弩被生产出来,配发给精锐部队。利用水利驱动的简易镟床、钻床数量增加,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提高,军械的维修和补充速度大大加快。苏婉清甚至组织妇孺,利用本地生产的苎麻和葛布,大规模缝制军服、鞋袜和绑腿,确保将士们最基本的后勤。
农田里,夏粮抢收刚刚结束,秋粮便已抢种下去。官府组织水利修缮,推广堆肥技术,一切为了保障最基本的粮食供给。街市上,物价虽因战备有所波动,但在苏婉清强有力的调控下,基本保持稳定,民心尚算安稳。
然而,平静的水面之下,暗流从未停止涌动。
“察事厅”不断有消息传来:
——刘整与朝廷钦差往来密切,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。
——荆湖部分溃兵、小股义军开始向巴州方向流窜,带来混乱的同时,也带来了前线的最新、往往也是最坏的消息。
——更令人不安的是,川西方面,圣殿骑士团的探险队似乎在“雪域秘境”中取得了某种进展,引发了局部的地脉能量异动,连远在巴州的凌岳,偶尔都能隐约感觉到掌心印记传来的、一丝微弱的、仿佛来自远方的共鸣与悸动。
内忧外患,如同逐渐收紧的绞索。巴州上下,所有人都明白,风暴正在迫近。每一天的平静,都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惊天雷霆积蓄力量。凌岳站在帅府的高台上,望着这片在危机中奋力挣扎、顽强生长的土地,目光穿越千山万水,仿佛看到了峡州城下那如林的蒙古战旗,听到了那预示着毁灭的铁蹄之声。
卧薪尝胆,只为利刃出鞘那一刻。巴州的锋芒,正在这极致的压力下,被砥砺得愈发寒光刺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