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章 格鲁姆布里奇1618(1/2)
1. 基本概况
1.1 命名与定位
格鲁姆布里奇1618(Gre 1618,也称为GJ 380或hd )是一颗距离太阳系约15.9光年的红矮星,位于大熊座(Ursa ajor)。它属于银河系的本地泡(Local bubble)区域,是距离地球相对较近的恒星之一。
1.2 发现历史
这颗恒星最早由19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史蒂芬·格鲁姆布里奇(Stephen Gre)在其恒星目录中记录,因此得名。它后来被纳入hd星表(henry draper catalogue),编号为hd 。
1.3 恒星分类
Gre 1618属于K7V或K8V光谱型,介于K型橙矮星与型红矮星之间。它的表面温度约为3,900-4,000K,比太阳冷但比典型的型红矮星温暖一些。
2. 物理特性
2.1 质量与尺寸
质量:约0.62-0.64太阳质量
半径:约0.68-0.71太阳半径
光度:仅为太阳的6%-8%,属于低光度恒星。
2.2 自转与磁场活动
自转周期:约48天,显示中等的恒星活动性。
它有明显的恒星黑子和磁场活动,偶尔会产生耀斑,但不如型红矮星剧烈。
2.3 年龄与金属丰度
年龄估计在20亿至80亿年之间,可能比太阳古老。
与太阳相比,它的金属丰度(重元素含量)较低,可能影响行星形成。
3. 行星系统
3.1 已知行星
2020年,通过视向速度法发现了Gre 1618 b,一颗超级地球\/迷你海王星:
质量:≥10.3±1.7地球质量
轨道周期:168.4±2.2天
轨道半径:约0.46天文单位(AU)
3.2 行星特性
行星b位于恒星宜居带的外缘,接收的辐射约为地球的90%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