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伪纪录片的齿轮开始转动(2/2)
接下来进来的皮夹克青年迈克(Abc),一坐下就大大咧咧地翘起二郎腿:“导演,我演迈卡是吧?我觉得我特合适!我玩乐队,搞改装车,好奇心爆棚!湖边小屋闹鬼?太酷了!我肯定能演出那种又怂又想探索的劲儿!”他语速飞快,带着强烈的表现欲。
汪言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段迈卡摆弄新买的摄像机(在电影里),试图说服凯蒂“记录灵异现象”的台词。“开始吧。”
迈克立刻进入状态,眉飞色舞,动作夸张:“宝贝儿!你看!这可是最新款的索尼!夜视功能!超酷!我们把机器架在卧室,拍一晚上!万一真拍到什么,我们就发了!……呃,不对,录像带!寄给电视台!《未解之谜》!”他用力挥舞着并不存在的摄像机,试图营造兴奋感,但眼神飘忽,肢体语言浮夸,充满了“演”的痕迹。
汪言心里默默打了个叉。太油了。伪纪录片不需要这种舞台剧式的表演。
“停。谢谢,回去等通知。”汪言语气平淡。
迈克愣了一下,显然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,没想到是这反应,悻悻地起身走了。
络腮胡程序员本杰明进来后,显得有些局促。“我……我是搞代码的。看到‘技术宅’就来了……需要我……展示一下修电脑吗?”他说话慢吞吞的,带着点书呆子气。
汪言没给台词,直接抛出一个情境:“假设你刚搬进一个新家,发现阁楼有个奇怪的旧木箱,上了锁。你女朋友觉得晦气,让你别动。你会怎么做?”
本杰明推了推眼镜,眼神里闪过一丝真正的、属于技术宅的执着光芒:“嗯……先观察锁的类型。如果是老式挂锁,或许能找到钥匙孔结构弱点……或者用点润滑油?实在不行……用角磨机?不过得先做好防护,木屑很麻烦……”他完全沉浸在解决问题的思路里,那种对未知事物近乎偏执的探究欲,自然流露。
汪言在本子上记了几笔。“很好。回去等通知。”
浓妆女孩艾米丽进来后,对着汪言的镜头(他象征性地举着)摆了好几个自认为“略带神经质”的忧郁表情,念台词时更是抑扬顿挫,仿佛在演舞台剧。汪言耐着性子等她表演完,客气地请她离开。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面试者进进出出。汪言像一台精准的筛选机器,通过简短的对话和情境测试,快速判断着每个人身上的真实感和与角色的契合度。他话不多,眼神却锐利如鹰,让一些面试者倍感压力。
就在他以为今天可能找不到理想的“迈卡”时,会议室的门被再次推开。
一个穿着格子衬衫、卡其裤,背着旧帆布包的男人走了进来。他看起来三十岁左右,头发微卷,有些凌乱,脸上带着温和却略显疲惫的笑容,像是刚结束一周忙碌的工作。他叫陈默,是法拉盛一家中餐馆的厨师。
“导演好,我叫陈默。”他的声音不高,带着点烟嗓的磁性,“我看到超市门口的启事……‘生活观察’,‘伪纪录片’,觉得挺有意思。我……平时喜欢用dV拍点生活片段,给孩子,给老婆。”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,“迈卡那个角色……‘玩世不恭或技术宅’可能不太沾边,但‘好奇心强’和‘有时略显固执’……我觉得我有点。”他笑了笑,笑容里有种被生活打磨过的、真实的烟火气。
汪言心中一动。这种气质……很特别。不是本杰明那种技术宅的纯粹好奇,也不是迈克那种浮于表面的玩世不恭。而是一种在平凡生活中依然保持观察和记录欲望的固执,一种属于普通丈夫、父亲的内敛探索精神。
汪言没给台词,直接抛出了那个“阁楼旧木箱”的情境。
陈默听完,没有立刻回答。他微微蹙眉,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,像是在认真思考。“锁着的旧箱子啊……”他喃喃道,眼神放空了一瞬,“我可能会……先拍下来?用dV。各个角度。然后……嗯,问问房东?或者邻居?看有没有人知道来历。如果实在没人知道……”他顿了顿,眼神里闪过一丝顽皮,“可能会趁老婆不注意,偷偷研究一下锁……但不会真弄坏。万一里面是人家的重要东西呢?拍下来,留个念想就够了。”他的回答没有本杰明那么技术流,却充满了生活智慧和一种温和的固执,以及对“记录”本身的执着。
汪言看着他,仿佛看到了一个拿着家用dV,在“闹鬼”的湖边小屋里,固执地想要记录下一切异常,试图用科技理解未知,却最终被恐惧吞噬的“迈卡”。真实,自然,毫无表演痕迹。
“非常好。”汪言难得地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真心的笑容,在本子上陈默的名字后面重重画了个圈。“陈先生,请回去等通知。最晚明天下午联系你。”
陈默有些意外,但很快笑着点点头:“谢谢导演!”转身离开时,脚步都轻快了些。
面试结束,会议室恢复安静。汪言看着本子上画圈的两个名字:姜珊(凯蒂),陈默(迈卡)。一个温婉敏感,一个温和固执。他们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?汪言心中充满了期待。这比他前世用千万片酬砸出来的明星阵容,更让他感到兴奋。
他收拾好东西,刚走出会议室,裤兜里的诺基亚手机就震动起来。是刘小丽。
“喂?刘阿姨?”
“小汪!怎么样?找到人了吗?”刘小丽的声音带着关切。
“嗯,初步定了两个,感觉不错。”汪言边走下楼梯边说,“一个叫姜珊,一个叫陈默。气质都挺贴角色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刘小丽松了口气,随即语气变得有些无奈,“茜茜……唉,这小祖宗,从早上起来就闹着要去图书馆‘看汪言哥哥拍电影选明星’,被我好说歹说摁在家里做作业了。这会儿估计嘴撅得能挂油瓶呢。”
汪言脚步一顿,眼前浮现茜茜鼓着包子脸生闷气的可爱模样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他握着手机,看着图书馆窗外洒满阳光的街道,一个念头突然清晰起来。
“刘阿姨,”汪言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和不容置疑的温和,“跟茜茜说,汪言哥哥的电影里,给她留了个小角色。不用试镜,就她了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随即传来刘小丽惊讶的声音:“啊?你不是说……”
“我想通了,”汪言打断她,语气轻松却坚定,“就几个阳光下的镜头,湖边跑一跑,窗边回个头。拍出来肯定漂亮。就当……给咱们的‘吉祥物’留个纪念。片酬嘛……”他顿了顿,笑意更深,“一个最新款的芭比娃娃套装,带梦幻城堡的那种,我包了。”
电话那头传来茜茜隐约的欢呼声和刘小丽哭笑不得的嗔怪:“你就惯着她吧!”
挂断电话,汪言迎着图书馆外灿烂的阳光,深深吸了一口带着青草香的空气。演员到位,齿轮啮合。属于“导演汪言”的时代,终于要真正拉开序幕了。那台在跳蚤市场淘来的二手索尼摄像机,即将用它粗糙的镜头,捕捉一个注定要震动影坛的幽灵。
而他的“神仙姐姐”,将以一种他从未预料到的方式,第一次出现在他的镜头里——不是镁光灯下的巨星,而是湖边阳光下,一个奔跑的、无忧无虑的小小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