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雾里余温 > 第254章 荷叶上的月光

第254章 荷叶上的月光(1/1)

目录

荷叶在暮色里舒展开时,思砚正蹲在院角的水缸边。刚从塘里采来的荷叶还带着水珠,碧青的叶面像被打过蜡,连叶脉都透着亮,边缘卷着点紫,是被塘水浸的。他小心地把荷叶铺在竹篮里,怕碰折了叶梗——苏晚说要用这个包荷叶饭,得选最完整的。

“够了够了,”苏晚提着水壶过来,往水缸里添了点水,“再采就把塘里的荷叶采光了,留着给青蛙当伞呢。”她拿起片荷叶,往思砚头上一扣,“像个小牧童,就是缺根笛子。”荷叶的清香扑了满脸,思砚笑着躲,叶上的水珠落在脖子里,凉得他一缩。

林砚扛着鱼竿从塘边回来,鱼篓里躺着两条草鱼,尾巴还在扑腾。“今晚喝鱼汤,”他把鱼篓往墙根一放,“张叔说这塘的鱼最鲜,加片荷叶炖,一点腥味都没有。”他瞥见竹篮里的荷叶,“够包三顿饭了,苏晚你这是想把夏天都包进饭里?”

苏晚嗔他一眼,却忍不住笑:“你懂什么,荷叶饭得用新采的叶才香,过了这阵就老了。”她往灶房走,荷叶在臂弯里轻轻晃,像托着片绿云。思砚看着她的背影,突然想画下来——蓝布衫的衣角沾着点泥,臂弯里的荷叶绿得发亮,像从画里走出来的。

外婆坐在凉棚下,把晒干的荷叶剪成小块,用棉线串起来,“挂在灶房,”她慢悠悠地说,“烧鱼时扔两片,比姜还去腥。”思砚凑过去看,干荷叶呈深褐色,却依然透着股清苦的香,像把夏天的雨都吸进了纹路里。

晚饭时,荷叶饭的香漫了满院。糯米混着腊肉丁,被荷叶裹得严严实实,蒸得透了,绿汁渗进米里,变成淡淡的青,咬一口,荷叶的清混着米的甜,像把塘边的风都吃进了嘴里。林砚吃得最快,嘴角沾着点绿,被苏晚笑着用帕子擦掉。

“今晚的月亮该圆了,”外婆看着窗外,“去塘边散散步吧,荷叶上的露水映着月,好看得很。”思砚想起去年的月夜,他和林砚在塘边捉萤火虫,苏晚提着灯笼站在柳树下,灯笼的光落在荷叶上,像撒了把碎金。

果然如外婆所说,月亮升起来时,塘面像铺了层银。荷叶上的露水在月光里闪,像满地的星子,偶有青蛙“扑通”跳进水里,惊得露珠滚进塘里,荡开一圈圈银纹。思砚蹲在塘边,看月光透过荷叶的缝隙落在水里,碎成一片亮。

“你看那片叶,”林砚指着塘中央,一片大荷叶托着颗大露珠,月光照在上面,像颗滚动的玉,“像不像你画里的蝉眼?”思砚点头,确实像,晶莹剔透的,仿佛能映出整个月亮。他突然想把这景画下来,却没带画具,只能把这画面刻在心里。

苏晚摘了片大荷叶,铺在塘边的石头上,三人并排坐下。风里飘着荷叶的香,远处的蝉鸣已经歇了,只有青蛙在“呱呱”地唱,像支温柔的夜曲。“小时候,你娘总爱带着你在这儿看月亮,”外婆轻声说,“说‘荷叶能接住月光,也能接住心事’。”

思砚的心轻轻一颤,原来娘也爱这塘边的月。他想起那张红底肚兜,想起那幅藏在箱底的竹图,突然觉得娘从未走远,就像这荷叶上的月光,看似消失了,却早就在心里落了根。

往回走时,林砚摘了片荷叶当伞,虽然没下雨,却能接住月光。苏晚的发梢沾着点露水,在月光里泛着亮,像撒了把碎钻。思砚走在中间,听着他们小声说话,荷叶的香缠在鼻尖,突然觉得这夏夜的月光,比任何画都要动人。

回到院里,思砚趴在画案上,凭着记忆画塘边的月。荷叶用淡墨勾勒,露珠点上明矾,在光下闪着亮,水面的波纹用极细的笔扫过,像流动的银。他特意在荷叶旁画了只青蛙,只露出半个脑袋,像怕被人看见。

“这露珠画得神了,”林砚凑过来看,“跟真的一样,好像一碰就会滚下来。”苏晚也点头:“水面的光也像,粼粼的,像碎银子。”思砚看着画,突然觉得把心里的月光画下来了,虽然不及实景的万分之一,却藏着塘边的风、荷叶的香,还有身边人的暖。

夜深时,画已经干透了。思砚把画挂在《夏景图》旁边,月光透过窗纸照在画上,荷叶的影在墙上轻轻晃,像真的在塘边飘动。他躺在床上,听着窗外的蛙鸣,鼻尖仿佛还沾着荷叶的香,心里软乎乎的。

他知道,明天太阳升起时,塘里的荷叶还会接着舒展,露珠还会在叶上滚动,而这画里的月光,会永远停在那里,装下夏夜的风、荷叶的清、还有那些藏在月光里的思念,让每个平凡的日子,都像这荷叶上的月,干净而明亮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