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修真 > 本心即可 > 第54章 江湖新篇,传说永铸

第54章 江湖新篇,传说永铸(2/2)

目录

那带琴的少女名叫苏晚晴,是青鸾婆婆座下一位侍女的孙女。青鸾婆婆在十年前耗尽心力稳固赵清莲的心魂碎片后便羽化而去,临终前将一些关于“天言劫秘”的基础心法和一架仿制的九霄环佩残琴交给了侍女,嘱咐她若有合适的传人,便将这份守护的责任延续下去。苏晚晴自幼便在琴音与心法的熏陶中长大,对那位以悲鸣血脉守护苍生的女帝充满了敬意。

另一位少年名叫石磊,是李铁舟的远房侄孙。当年李铁舟撑船护众人渡江,力竭而亡,他的事迹被江湖人传颂。石磊自小听着渔夫爷爷的故事长大,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横练功夫,此次随沈砚秋下山,便是想看看这太平盛世,是否如爷爷所愿那般安宁。

三人走进酒馆,喧闹声稍稍一静,随即又恢复如常。江湖人见惯了年轻后辈,尤其是看到沈砚秋身上的天剑宗服饰和苏晚晴腰间的琴,不少人眼中露出善意的微笑。

沈砚秋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点了三碗牛肉面,轻声对苏晚晴和石磊道:“仔细听,这里的每一句话,都是前辈们留下的印记。”

苏晚晴乖巧点头,手指轻轻拂过腰间的琴弦,仿佛能感受到那来自十年前的、跨越时空的共鸣。石磊则挺直了腰板,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,虽然他知道如今已是太平盛世,但爷爷“护船平安”的信念,早已刻进了他的骨子里。

邻桌的虬髯刀客看到他们,爽朗地笑了:“这位小哥是天剑宗的?好得很!年轻有为啊!来,我敬你一杯,祝你早日修成游前辈那般的剑意!”

沈砚秋起身回礼,举止得体:“前辈谬赞。游前辈与独孤宗主乃是我辈楷模,晚辈唯有砥砺前行,不敢奢望比肩。”

“哈哈,有这份心就好!”刀客大笑,“想当年,我不过是个只会挥砍柴刀的莽夫,若不是亲眼看到白前辈(白凤锦)焚刀战魔,恐怕早就成了魔宫的刀下亡魂。如今能看着你们这些年轻人成长,老头子就算死也瞑目了!”

这时,酒馆老板端着牛肉面过来,笑着插话:“客官们有所不知,上个月啊,有位来自西域的女子,带着一柄断刀,在葬魂渊外哭了整整三天三夜。后来才知道,她是白前辈的远亲,特意来祭拜的。据说她如今也在练刀,说要继承白前辈的焚寂刀意呢。”

“哦?竟有此事?”众人纷纷侧目,眼中露出欣慰之色。英雄的火种,从未熄灭。

沈砚秋听着这些话语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想起临行前,师父指着祠堂里那柄独孤南天的剑器残片对他说:“剑,是用来守护的,不是用来杀戮的。你游前辈的剑,冷冽如冰,却护了最暖的人间;你赵前辈的琴,悲怆如泣,却奏出了最烈的绝响。记住,力量越大,责任越重。”

苏晚晴轻轻拨弄了一下琴弦,发出一声清越的音,如同山涧清泉滴落石上。她低声道:“我好像……能听到一点点琴音。很轻,很温柔,却又带着一种很坚定的力量。”

石磊挠了挠头,憨笑道:“我听不懂琴音,但我知道,只要我们好好守护这太平,前辈们就不会白牺牲。”

沈砚秋看着身边的两个同伴,又看了看酒馆里或高谈阔论、或低头沉思的江湖人,心中豁然开朗。传说,并非仅仅是故事,它是一种精神的传承,是一种信念的延续。游振枫的孤傲坚韧,赵清莲的隐忍守护,独孤南天的舍生取义,白凤锦的炽烈无悔,还有老黄、李铁舟那些小人物的挺身而出……他们的精神,早已融入了这片江湖的血脉,化作了支撑这个世界的脊梁。

夕阳西下,余晖将落霞镇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。沈砚秋三人辞别了酒馆,踏上了前往凌云巅的路。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,消失在蜿蜒的山道尽头,只留下清脆的马蹄声和偶尔随风传来的、若有若无的琴音。

在遥远的凌云巅天剑宗,祠堂深处,一盏长明灯彻夜不熄,灯下供奉着两物:一块通体漆黑、布满裂纹的剑片,正是墨陨剑的核心碎片;一片温润如玉、刻着繁复花纹的琴徽,取自九霄环佩琴的残身。

此刻,剑片与琴徽忽然同时发出微弱的光芒,一道极淡的剑气与一缕轻柔的琴音悄然交织,在寂静的祠堂里盘旋片刻,而后缓缓消散,仿佛从未出现过。

但守祠的老仆却分明感觉到,那一瞬间,祠堂里的寒意似乎柔和了许多,空气中仿佛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。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明悟,苍老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,轻轻拂去了剑片与琴徽上的微尘。

江湖路远,传说永铸。

新的故事,正在这片被英雄守护过的土地上,悄然拉开序幕。而那些逝去的英雄,从未真正离开。他们的心魂,早已化作了这天地间最温柔的风,最明亮的光,守护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人间烟火,直到千秋万代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