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1章 西方语言文学系教室(2/2)
第二天上午,苏禾来到西方语言文学系的教室。
教室里大概坐了二十多个人,空气里满是兴奋和紧张。能坐在这里的,没一个是轻松的,都是从千军万马里头闯出来的,眼里都亮着劲儿。
苏禾走进教室,原本嗡嗡的说话声顿了一下,不少人抬头往她这边看。
她看起来比大多数同学年轻些,穿件浅蓝色的衬衫,头发简单扎在脑后,气质安安静静的,在一群大多经历过社会磨砺的人里,有点特别。
前排一个剪着齐耳短发的女同志先开了口,声音爽利:“这位同学,看着面生,你是我们西语系的?我在宿舍见过你?”
苏禾找到空位坐下,笑着点头:“是啊,我叫苏禾。”
“哦!苏禾同学!欢迎欢迎!” 那女同志一拍桌子,“我叫李卫红,老家在东北黑土地,之前在林场伐了三年木头,可算盼到能上大学的这天了!”
她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推了推镜架,语气温和:“我叫张文斌,家在江南,我爸在外交部,小时候常看他翻外文文件,慢慢喜欢上外语,这次也算子承父愿!”
靠窗一个穿 “的确良” 衬衫的男生接着开口,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,语气淡淡的:“秦凯歌,我妈是外国语学院的讲师。”
这下,其他人也纷纷开了口,教室瞬间热络起来:
“我叫王海涛,鲁省菏泽的,之前在黄河边上种了五年地!”
“刘青枝,陕省延安来的,下乡插了八年队,终于能坐进课堂了!”
“赵国庆,我爸是部队的,我从小跟着跑,算是半个京市人。”
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说着自己的名字、家乡和过去的经历,隐约能看出些不同。
多数是带着各地风尘的知青、工人,少数是本地子弟,还有像张文斌、秦凯歌这样家学渊源的,说话时带着股知识分子的清高劲儿。
等介绍得差不多了,李卫红又看向苏禾,好奇地发问:“苏禾,听你口音也是京市?住哪个宿舍啊?怎么没见过你呢?”
“我家就在京市,办了走读,不住学校宿舍。”
后排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女生凑到同桌耳边,小声嘀咕:“哎,她是不是昨天报到时,那个有穿军装的‘叔叔’陪着的?还帮她签了走读申请,看着可气派了。”
这话不大不小,正好飘进周围人的耳朵里,不少人又看向苏禾,连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秦凯歌也抬了抬眼。
苏禾抬手捋了捋耳边的碎发,脸颊有点泛红,但还是说得清楚:“昨天来的不是我叔叔,是我对象。”
“啊?对象?” 李卫红先惊了一声,嗓门也大了些,“苏禾你这么年轻就有对象啦?”
这话一出,教室里顿时响起几声低低的惊呼,连一直挺斯文的张文斌也推了推眼镜,多看了苏禾两眼。
秦凯歌的手指顿了顿,没说话,往这边扫了一眼。
苏禾点点头,语气挺坦然:“嗯,我们认识挺久了。”
教室里静了几秒,随即响起一阵善意的低笑,刚才那点微妙的打量,也变成了好奇的起哄,气氛反倒更热络了些。